保证GDP增长7%的新引擎尚未成熟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已近尾声。此次全国人大会议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确定了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7%左右,尽管这还有待于人大代表们最后通过,但从这几天分组审议的情况来看,人大代表们对这个目标基本上没有疑义,因此在闭幕大会上获得通过是没有悬念的。而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我们拿什么来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在中国经济增长原有的引擎失灵以后,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动力在哪里?
将2015年GDP增长目标定为7%左右,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计划。2014年,中国GDP实现了7.4%的增长,这是20多年来中国经济出现的最低增长纪录,对于政府来说是有压力的。但就是在这一年,中国GDP总量史无前例地超过了60万亿元人民币,成为继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之后第二个GDP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这样庞大的基础,实际上也增加了GDP继续垒高的难度。因此,就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来说,以后已经不可能再看到以往那种动不动就10%以上的高增长了,这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一个表现。因此,将2015年GDP增长目标定为7%,在2014年基础之上再度有所降低,可以切实地减轻各级政府的保增长压力,有利于推进经济转型。
但是,中国在长期的经济运行中,又形成了对GDP的高度依赖,而这种依赖又不是短期内能够消除的。为了GDP的增长,中国曾经选择了政府主导之下的投资扩张路径,现在我们对这种路径的后果已经看得很清楚,它导致很多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不理想,产能严重过剩,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也令人不安,但是所有这些问题的形成,其间存在的一个内在逻辑却也有其正面作用,这就是它保证了城乡居民的就业。而GDP增速的下降,一个直接的后果便是很多企业运行困难,特别是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中小微企业难以维持,最近两年我们不断听闻到中小微企业关门,老板跑路的新闻,而随着企业困境的加深,便是大量职工失去了他们的工作岗位,成为失业者。因此,政府对GDP的高度重视,其背后的动力还在于保证城乡居民就业,能够得到正常收入,而这是一种合理需求。这种矛盾的心态也就是李克强总理近两年反复强调的GDP增长不能跌破下限的内涵。当然,总理没有明确表态GDP的下限在哪里,但就近阶段中国就业的紧张形势来说,7%应该是一个不可以跌破的下限。
因此,实现GDP增长7%的目标,已经成为今年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那么,拿什么来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成了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原有的增长路径已经不可持续,但是经济结构调整受制于中国的现实,也面临着很大的难度,甚至会出现反复。值得注意的一个现实是,本届政府建立以后,大力推进了简政放权的改革,取消和下放了数百项政府审批事项,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以此来释放原来受到压抑的市场活力,推动“万众创业”的形成,以此来保证GDP下降以后不会影响到就业。政府的这一改革目标在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得到了确认,这次会议充分肯定市场要在经济运行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政府要收敛自己随意干预市场的“看得见的手”。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高层的提法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在今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政府和市场“双引擎”的观点,在此次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更是明确表示:“很多财税、金融政策,宏观调控工具,我们还没有完全使用,如果遇到更大困难,我们会出手的。”这明白显示,一旦GDP增速达不到7%的目标,政府很可能会重新启用扩大投资、货币宽松等手段来刺激经济。事实上这在一年来的经济运行中已见端倪,尽管货币政策仍坚持稳健(这是“从紧”的一个代名词)的目标,但降低准备金率已经从最初的定向改为全面,降息也已在100天里出现了两次,今年2月份更是降准降息齐头并进。在这同时,发改委也一改原先的态度,密集批准了地方上的一批基建项目。
但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事实上政府调控的手段已经不多,即使重启扩大投资和货币宽松的政策,也难以收到像前几年那样立竿见影的效果。2014年,我国GDP虽然超过了10万亿美元,但1元钱的投资,新增GDP仅为0.13元,这表明投资所产生的边际效应正在不断递减。3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头两个月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仅为13.9%,是14年来的最低。由此可见,2015年经济运行的最大难点是,旧有的模式已经丧失了持续性,而新的经济引擎还未成熟,特别是消费增长,由于受到的制约因素太多, 短期内难以对GDP担负起支撑重任。无论是政府向企业减税降费,还是央行继续以降息降准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其效果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密集降准降息,很可能重新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当然,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CPI升幅控制在3%,按今年头两个月的CPI实际走势来看还有很大的空间,但如果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不断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下半年内出现物价强劲上升不是没有可能。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遭遇的困境,是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和矛盾的集中爆发。因此,对于中国各级政府来说,面对目前的困难,需要认真地审时度势。政府作为经济引擎当然是可以的,但首先要求政府是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是一个尊重市场的政府。因此,最为重要的还是必须坚持改革,向改革寻求增长速度。这种改革的方向其实早已明确,就是通过简政放权,解除政府权力对民众创业的束缚。由于多年来政府在市场运行中表现得越来越强势,导致民众的创业精神不断受挫,年轻人以进入政府当公务员、进入国企捧铁饭碗为追求,即使是一些有心创业的年轻人,也因为市场资源已被国有企业瓜分殆尽而显得十分艰难。因此,即使是为了经济增长能够保持一定的速度,政府必须把权力还给民众,以简政放权来提高市场的效率,国有企业也有必要收缩在竞争性领域拉得过长的战线,把市场空间还给民众。当亿万民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创业的追求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氛围以后,民众就业就有了充分的保障,收入也能保持稳定,那么,即使GDP增速跌到7%以下,也就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大公网,2015年3月14日)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jingjixuejia/18462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2015年地方债治理“压力山大”
下一篇:股市也要顶住下行压力
·投资者应积极挖掘补涨品种2015.03.17
·3.17收盘惊魂一跳意味什么2015.03.17
·深交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启动2015.03.17
·大盘一震,后市如何操作2015.03.17
·坚定抢筹一大天赐良机2015.03.17
·收评今天是重要的分水岭201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