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速“破八”不足虑
原文发表于:FT中文网

日前中国统计局公布,2012年中国GDP增长率为7.8%。这是中国1999年以来年度GDP增长率第一次低于8%,也是1998年以后最低年度增长率。这个简单的事实对比,或许会引发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偏于悲观的推测与联想。
然而把去年中国宏观经济表现与世纪之交情形简单类比并不适当。给定内外现实环境,中国去年7.8%增长率大体合理合意。中国经济仍在快速追赶,对全球经济增量贡献仍呈上升趋势。中国宏调政策仍应以稳健作为优先目标。
从多方面看,去年经济增速破八与世纪之交时的宏观形势不可同日而语。当年中国宏观经济遭遇通缩,1998与1999消费物价指数以及GDP平减指数,都连续两年录得负增长。去年中国消费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仍分别增长2.6%和1.8%。
宏观金融形势基本面也大相径庭。上世纪末中国企业利润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加上实际利率过高,派生债务-通货紧缩压力,限制政府扩内需政策效果。目前 中国企业和银行虽有财务困难,然而资产负债表总体充实稳健。去年信贷扩张受政策性数量约束增速有限,社会融资总规模仍较快增长。
更 为突出差异在于,中国世纪之交企业改制突破伴随大规模员工下岗,经济运行面临严峻就业压力。去年中国劳动市场仍大体面临供给偏紧态势,城镇就业人数扩大 1188万人。受经济增速走缓的滞后影响,今年中国就业扩张速度可能回调,然而与体制转型一次性冲击联系的世纪之交那样失业压力难以再现。
除了潜在供给增速下降等长期结构原因外,去年中国经济增速走低相当程度折射超常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效应。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的四万亿刺激政策发挥了积极效果,然而刺激措施通过透支未来需求发生作用,“功成身退”后会由于透支回补效应拉低经济增速。
去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降,从1季度8.1%一路下降到3季度7.4%。“朗润预测”连续三季度正误差显示学界总体低估经济减速力度。超预期减速调整无疑给很多企业运营带来困难。不过去年四季度扭转跌势回升到7.9%,比“朗润预测”值高出0.1个百分点。
值得重视的是,去年底中国宏观经济止跌回升,是在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增长低迷与中国外需不振环境下实现的。这再次显示处于大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的中国经济,在发掘内需推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特殊潜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中国经济迎来周期拐点,是在避免大手刺激与采用温和宽松政策措施基础上取得的。在总结认识多年宏观调控经验教训基础上,中国决策层去年采取稳中求进方针谋求稳增长目标,比较注意避免过度刺激。这有利于后续宏观经济较为稳健回升增长与避免大起大落。
增速破八不足虑还有一个技术性理由:从历史经验看7.8%很可能是被低估数据。中国统计部门发布数据常规,最早通过统计公报发布最初增长率数据,正 式统计年鉴会公布增长率修正值,随后还可能会提供经济普查提供的调整数。历史上不同时段报告同一个统计指标值之间误差形态有一个规律,就是最先公布GDP 增长率最低,随后通常会修正调高。
例如2003-2011年历年GDP最初数据与经济普查调整数据都有相同方向误差,即初步数据后来被证明低估,初步统计值与后来调整值年均误差正好 为一个百分点。最高误差年份2007年,最初统计值后来竟被证明低估2.8个百分点。如果几年后目前报告的7.8%增长率被认定低估,从经验看不应使人感 到意外。
继续阅读请点击下一页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四大难点
2.中国如何缩小收入差距?
3.收入分配改革与藏富于民
4.仇富情绪蔓延全球
十大热门文章 TOP 5
1.产能过剩挑战中国经济
2.中日不知如何化解僵局
3.媒体札记:周星驰与周立波
4.媒体札记:递刀飞刀
5.破解地方融资怪圈
FT图辑精选:


上一篇:缺乏计划经济使治污努力打水漂
下一篇:中国央行已做好降准的准备
·汽车行业春天刚来 强推5只股2013.01.25
·1月25日机构最新评级个股2013.01.25
·下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1-252013.01.25
·缩量休整后将继续前进 下周紧盯一大指标2013.01.25
·2296点成关键支撑位 多方必须守住的防线2013.01.25
·历史走势指明未来两周方向201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