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谁在制造中国股市的“119惨案”?

发布时间:2015-1-20 6:18:04 来源:腾讯博客 浏览: 【字体:

谁在制造中国股市的“119惨案”?

  2015年1月19日,中国股市上演了罕见性的暴跌行情,而股指期货主力合约也首次出现了跌停的走势。至此,笔者把当天的行情描述为“119惨案”。

  纵观全天的走势,其中沪市暴跌7.7%,并一举跌破了3300和3200两大整数关口。至于深市也难逃大跌的命运,最终以6.61%的跌幅报收。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前期表现极佳的银行、券商、保险等热点权重板块却纷纷出现大幅下挫的走势。其中,银行、保险、券商、煤炭及石油等权重板块最终跌幅高达9%以上!此外,截至收盘,两市超过140家股票出现跌停的走势。

  其实,在前两个交易日中,A股市场也并未出现明显的崩盘前征兆。相反,在最近两个交易日中,A股市场的表现却相当亮眼。其中,以上证指数为例,上周四大涨超过100点,而周五也出现40点以上的涨幅,两个交易日内累计最大涨幅达到了150点。然而,仅仅过了一个周末的时间,A股市场却走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走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几大消息的合力冲击。

  其一、证监会严打两融违规现象,并对12家券商实行了通报批评。同时,对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及国泰君安采取了暂停新开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的处理。

  其二、银监会委托贷款新政出台,银监会将严格限制委托贷款的用途,严防资金进入股市。

  其三、新股发行加速,而肖钢的发言进一步引发市场对注册制来袭的恐慌情绪。

  其四、AH溢价指数创出三年来的新高,A股较H股整体估值溢价超过了33%,侧面反映出A股存在明显高估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多重消息的合力影响下,也直接加快了市场下挫的走势。但是,鉴于19日股市的暴跌,笔者认为,归根到底还是两融规模膨胀后引发的踩踏行为。

  不可否认,上周末证监会及银监会的联合发声,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市场的投机热情。同时,也反映出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即当下狂热的市场,尤其是在两融业务规模暴增的大环境下,确实让管理层感到了很大的担忧。

  早在去年7月初,A股市场的两融业务规模也仅有4500亿的水平。然而,自此以后,两融业务规模的增长速度却明显加快。截至上周五收盘,A股市场的两融业务规模已经突破了1.1万亿,较半年前的规模水平出现了倍数式的增长。

  一般而言,两融业务对市场起到助涨涨跌的影响,尤其在牛市行情中,因市场资金得到充分地激活,由此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不过,与此同时,两融业务规模的迅速膨胀,却很容易引发市场资金的转向。一旦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的下跌行情,则愈容易发生踩踏的现象。

  笔者认为,A股市场的“政策市”性质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至此,无论股市有多么地狂热,只要有一个政策性文件,则足以把牛市摧毁。

  对于2000至3404点的这一轮上涨行情,可以定义为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修复性行情。从本质上看,因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长期丧失,更有银行股出现了集体破净的表现。因此,在经济大转型的环境下,股市直接融资功能的减退并不利于其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对此,前期提振股市,修复股市的投资与融资功能就颇显关键。

  随着股市的大幅上涨,蓝筹股的估值修复行情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至此,管理层趁机推动注册制推行,加快新股发行的节奏,由此给实体经济带来更多的补充血液。

  事实上,纵观过去二十余年的股市发展史,大部分牛市行情都是在政策的组合拳打击下结束的。此外,新股的加速发行,市场的扩容压力大幅增大也直接缩短了牛市的运行周期。由此可见,若注册制度得以全面铺开,市场的准入门槛将会大幅降低,由此将会给未来的市场带来一个无法估量的扩容压力。

不过,笔者郭施亮认为,中国股市本轮的牛市周期并未结束。从某种角度分析,证监会、银监会的联合行动或有利于市场的理性回归,提升蓝筹股的长期投资价值。然而,经过这一段快速的杀跌行情后,有望给市场带来二次抄底的机会。同时,也将会为2月9日股指期权的正式推出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jingjixuejia/17309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