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历史97货币激增的价格革命
西方的价格革命(二)
货币激增的价格革命
西方的贵金属数量的激增,所带来的就是发生了价格革命,这个激增表现为物价的暴涨,但对于这个物价的增加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的学者并不把这个叫做通胀,而是把它叫做价格革命,被冠以革命的字眼,完全是一个褒义词,这个物价的涨势是给欧洲进入近代化和现代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又叫物价革命(英语:Price Revolution)是指15世纪地理大发现后,西班牙人入侵美洲,破坏了美洲印地安人的印加和阿兹提克文明,并且掠夺大量(主要是黄金白银)贵重金属输入欧洲,但是各项物资并未增加,加上人口增加,以致商品农产品产量不足,物价急遽上涨,尤其是粮食价格。
蒙古的战争逃难人群涌入再加上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它们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致被称为价格革命。这里带来的不但是西欧物价的涨幅,也带来了东西方物价的差异。
笔者对于西方学者把价格革命归结为美洲金银的进入的观点是有一点变化的,这些物价的上涨应当计算蒙古屠杀和蒙古的金融政策导致的早期贵金属进入所带来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由于蒙古的战争和蒙古拿贵金属来换取所需的奢侈品,蒙古统治的东方由于经济完全破坏只能依靠掠夺境内的贵金属,在境内发行纸币来维持这样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下贵金属是一种逆差的状态,导致贵金属在地理大发现前持续的输入西方,已经造成西方对于外来贵金属输入的依赖性,造成了社会变革的萌芽,因此已经造成西方对于贵金属输入的渴望和需求,在中世纪分封状态之下对于贵金属货币的需求是相对低的,社会需要贵金属货币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在中国的古代就没有那么大的对外寻求金银的动力,郑和下西洋对于金银是没有那么渴望的;而西方持续输入货币贵金属,这样的需求就是一种依赖性,促进了整个社会对于贵金属的需求,因此也产生了地理大发现的巨大动力。
这次物价上涨涉及了工业和农业的各种商品,上涨幅度前所未有,在时间上持续了一个世纪,所以在经济史上被称为“价格革命”。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的机理不断有新的探索,近代早期席卷整个欧洲的物价持续上涨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传统的解释往往将其归因于美洲贵金属的大量涌进这种倚重于美洲贵金属流入的观点(即货币数量理论),简单因果论的解释模式有着极其悠久的理论传统。早在价格革命时期的西班牙萨拉曼卡学派就提出了这种解释,他们认为发生于西班牙的物价飞速上涨是由于美洲金银大量进口所致。其后,法国思想家博丹也支持这一解释。而到了现代,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量、货币、流通速度),认为在均衡条件下价格水平是货币供给量的函数。早在1895年,德国史学家韦埃伯在其著作中就将16世纪西欧物价飞涨归结为美洲金银流入的影响。进入20世纪,美国历史学家汉密尔顿更是成为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以极其详实的数据资料论证了美洲白银输入对于西班牙和欧洲的影响,从而使货币数量论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解释模式。
这样的价值革命,带给西方的是改变了国家从立国开始以来就进入长期通缩的趋势,中国每一次改朝换代以后,随着人口的增长,白银的人均占有量逐步降低,而人均创造的财富却是逐步增长,这样的结果就是只有通缩,而通缩的趋势造就人们生产不如存钱和放贷,很多白银会埋入到地下,进一步加剧了通缩的趋势,这样的通缩会扼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西方汇集全球的贵金属,美洲金银的持续流入,改变了这样的趋势,西方世界的崛起与之是有特别的关系的。西方的这个时代是刚刚被黑死病戏虐的欧洲,人口减员三分之二以上,而其后的人口恢复所带来的人口增长过程当中,价格暴涨的背后就是人均占有货币量的增加,也就是贵金属数量的增加,这与世界贵金属聚集西方是分不开的,这个过程才是诞生当今资本社会的关键。
这样的货币激增,给后世带来的巨大影响就是西方的崛起、定价权和财富的集中,物价高对内可能是存款的贬值,但如果是对外贸易,则原来物物交换的天平就要被打破了,高昂的物价可以换取更多的财物,也带来了更多的贸易需求,全球贸易时代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背景阅读:价格革命数据支持
数据支持
①所谓的“17世纪危机”也与其相关,漫长的16世纪一直延伸到1650年,其间气候的变化对收成及经济政治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② 1450到1750年,英格兰的总价格指数从100上涨到600。在法国,从1500到1592年,价格增长了十倍。在对巴黎食品市场价目表的分析中,鲍兰和穆芜莱发现,1521—1522、1524—1525、1531—1532、1545—1546、1562—1563、1565—1566、1573—1574、1586—1587、1589—1591年的粮食歉收都导致了价格的上升。③在对多菲内地区物价的研究中发现,1572年的歉收造成物价昂贵,直到1580年才有好转,但接下来整个80年代都是在粮食歉收中度过的,谷物价格一直飞涨,直到90年代中期才有所好转。④在英国的埃克塞特,一夸特小麦的价格1543—1544年不到10先令,两年后上涨到19先令以上,在1546—1548年下降到不足7先令,而到1551—1552年则又上涨到20先令,几经波折后到1556—1557年涨到32先令。⑤ 同样,人口在近代早期的增长也对需求和价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里格利带领的剑桥人口小组对从1541年开始的人口调查中可以看出,人口自然增长在整个16世纪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而到17世纪时则处于整体的下降趋势。⑥康沃尔指出,英国1430年人口为210万,在16世纪20年代上半叶为230万,而此后进入高速的增长期,到1545年达到280万,16世纪中期短暂的降低之后,到1603年达到了375万,在80年的时间内增长了63%。⑦法国16世纪中叶已处于人口过多的状态,而且同之前14世纪的1500万人口数量相比,15世纪中期的人口量达到了最高点,即1700万,并且这一数字一直持续到18世纪,从1560到 。
①布罗代尔、斯普纳:《1450—1750年欧洲的价格》.波斯坦等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四卷,第391页。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jingjixuejia/13862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为什么农村人喜欢多生孩子?
下一篇:官员高学历有用吗?
·央行新批10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2013.11.05
·银监会并购贷款期限可延至7年 鼓励兼并重组整合产能2013.11.05
·孙扬无证驾驶始末2013.11.05
·民委岗位70001竞争背后的就业冷暖2013.11.05
·外界睁大眼睛看中国为何如此适合长期投资2013.11.05
·学院派“亮剑”工博会20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