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国资改革应“放手”股权激励

发布时间:2013-10-23 13:17:01 来源:腾讯博客 浏览: 【字体:
 

人民财评:

                                                文/邹光祥

 

下放权力、推行股权激励、完善考核机制、强调市场化和国际化。新一轮上海国资企业改革升级版3.0尚未正式推出便引来市场广泛关切。

继上海自贸区之后,上海国资改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上海国资委门户网站已经披露的信息显示,此轮改革是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通过深化国资改革,提高国有企业活力、竞争力。将完善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将国有企业分为竞争、功能和保障三类实施差异化管理,全面推行领导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市场化选聘经理层。完善注重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成为国资有序流动的常态化机制。

上海国资是仅次于央企的第二大国资系统,其改革举措令人关注。

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大幕即将拉开,国资改革无疑是其中的重点。此前,中石油系统爆发的腐败窝案再次将国企改革推至风口浪尖。

作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其在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一直饱受非议和指责,垄断、腐败、低效等标签如影形随,挥之不去。如何继续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国企股份制改革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之后,在股份制改造中引入更加科学、规范的股权激励理应成为改革的优先方向。

现在,上海正在酝酿的国资改革升级版,其重大创新和突破必将引领新一轮经济改革风向。

国资、国企改革必然是遵循“先试点、再推广”的节奏,上海作为新一轮改革试点的先锋,是改革的试验田,我们必须重视并总结在试点中的成败得失。

国企内部问题的关键解决途径之一是激励机制的改革。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更多地引入股权激励。从过去一些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来看,科学、规范的股权激励不仅获得了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高度认同,也起到了多赢的结果:上市公司迅速做大做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司市值增加,国有资产也实现了保值增值。

从过去的实践来看,实施股权激励不仅不会导致国资流失,相反起到了国资保值增值、迅速做大的效果。新一轮国资改革应该充分总结经验和教训,在转变监管思路、推广市场化激励机制、优化国资配置、加强考核和责任追究上下功夫。

在激励和考核上,国资改革可以适当引入金融工具创新和特殊制度安排,包括养老金管理计划、优先股、黄金股等金融工具等。

当然,实施股权激励不能只片面强调激励,而忽略了责任和约束。只有建立与国有上市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紧密挂钩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分配机制,才能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保护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

不可否认,当前国有企业高管的行政任命和市场化的股权激励之间存在矛盾: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在于“锁定”核心高管,但行政任命却是短期的和不确定的,因此公司高管的积极性难以有效激励出来。

对此,专家建议,除国企一把手(党委书记、董事长)仍需政府任命,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可按市场化方式由公司自行招聘,以化解当下国企内耗与扯皮弊病。

实施股权激励必须考虑激励的整体效果,既不能激励不到位而让股权激励成为鸡肋,也不能激励过度而成为只是少数人谋利的工具。

从华尔街投行的经验教训看,对公司管理层的过度激励将最终损害股东利益,出现不可估量的经营风险。实际操作中,包括对股权激励在总薪酬中的占比、股票转让次数、行权价等都应该有一定的限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国资管理办法执行。

此外,在实施股权激励的同时,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深化行业改革相结合,而这两者正是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重要内容。

目前,一大批优秀的国企已经上市,它们是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国企要做公众公司,实现竞争中立,在保证国有控股地位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股权多元,建立起市场化的考核、约束、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jingjixuejia/13673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