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用市场规则改造中石油是时候了

发布时间:2013-9-27 8:58:33 来源:腾讯博客 浏览: 【字体:
 

随着中石油原董事长蒋洁敏被调查,中石油腐败窝案的内幕正在逐渐曝光。尽管这一大案仍在调查之中,但对中石油这个占据了中国石油工业中绝大部分市场、资源、政策优势的“巨无霸”企业的改造也已提上日程。包括国务院国资委在内的主管部门已多次召开针对国内石油领域改革的重要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也多次召集会议,重点讨论将中石油的管道业务收回的可能性,目的是进一步理顺天然气管输价格。(9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中石油是我国最大的一家石油企业,它集石油开采、炼制以及成品油供应于一体。作为一家中央直属企业,它与中石化、中海油这两家同样身份的企业基本占据了国内石油市场,虽然这三家企业之间也有市场利益的竞争,但这种竞争基本由其主管部门国资委控制,是一种不完善的市场竞争,因此三家企业已经占有了对国内石油市场的垄断地位。这种格局的形成,除了遏制了石油市场的市场化竞争,使消费者无法享受到市场化利益之外,还使其很容易产生高管腐败。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的腐败大案已经创造了惊人纪录,而此次中石油发生的腐败窝案,其牵扯人员更广泛,腐败程度也会更高。

遏制中石油这样的央企高管腐败,加强反腐力度,严惩腐败分子自是一个回避不了的命题,此次被调查的蒋洁敏尽管已经升任国资委主任,但纪检部门还是果断地将其纳入调查范围,显示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但是,除此以外,我们更应看到的是,中石油所具有的“巨无霸”式的企业体制,除了给腐败分子提供了巨大的寻租空间以外,还对我国经济运行形成了严重的阻滞作用。因此,无论是从遏制腐败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市场竞争,让民众更充分地享受到市场红利的角度来看,按照市场规律对中石油所具有的“巨无霸”体制进行改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1998年,国务院就赋予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垄断国内石油市场的权力,中石油、中石化把控了陆上油气开采权,中海油则独占海洋石油开采,在国内石油领域,中石油和中石化占据了几乎所有的原油供应渠道。国家作出如此考虑,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作为一种战略物资的石油供应的安全,但这种思路却基本上沿袭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它在利用政府的行政力量推动石油央企做大做强的同时,实际上把民企排除在石油市场之外,使央企拥有了对石油市场的绝对权力。依凭着这种绝对的垄断权力,中石油可以将自己的利益需求扩充到行业的整个产业链,在政策保护之下,尽管它的成品油供应有相当部分来自国内自行开采,但由于其运作的封闭,它却可以按照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来定价,为了企业利益,它甚至可以在油价高企的时候囤积油品供应,人为制造油荒,加剧物价上升。

因此,对中石油所具有的垄断进行改革,终结其垄断地位,不仅是为了遏制腐败,更重要的是理顺国内石油产供销的关系。中石油腐败窝案的爆发给这种改造提供了一个机会,政府有必要改变将石油定位为战略物资的传统思维,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只要市场竞争充足,辅之以严格的监管,石油供应就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基于这种市场化的思路,有必要对中石油这样的“巨无霸”企业实行分拆,国家资本力量只集中于石油勘探、开采等领域,而炼油、供油领域则应放开,并且向民营资本的进入完全开放。在这同时,目前国内成品油定价参照国际市场的机制也应改革,定价依据应立足于国内原油生产的情况,在中石油等石油央企的垄断体制被打破以后,市场的充分竞争将倒逼出一个合理的价格。

就目前来说,对中石油这类石油央企进行分拆的市场条件已经成熟。一方面,政策面上已经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石油等重要的能源行业,另一方面,社会上对石油行业的垄断格局意见越来越大,国家反垄断局也多次释放了将在石油领域推行反垄断的信号。分拆中石油,在技术上并无太大的难度,真正需要的只是观念上的突破。中石油目前跻身于世界500强之列,也是全球市值第三大石油企业,这似乎很能体现“做大做强”的要求。但是,这种用行政力量“做大做强”的企业规模并不符合市场规则,相反在市场上产生了许多问题,因此并不值得迷恋。将中石油庞大的业务分解到各种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消除“巨无霸”体制对市场的绝对权力,更能激发市场活力,也一定更能造福于消费者,推动经济转型更顺利地前行。

 

(东方早报,2013年9月27日)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jingjixuejia/13101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