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高新区摊大饼中关村带了个坏头

发布时间:2013-7-6 23:01:55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高新区摊大饼中关村带了个坏头

中关村在1988年北京海淀区划定100平方公里,被命名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4年将丰台和昌平区的各一部分纳入试验区,成为一区三园。1999年,将电子城和亦庄纳入,扩张为一区五园。2002年、2003年,中关村又先后成立“德胜园”和“健翔园”,于是一区七园。2006年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第五批通过审批的20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名列其中,这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总面积是23252.29公顷。由于2004年、2005年国务院清理整顿开发区、高新区,全国经开区、高新区总量减少,但是单个园区面积都在扩大,唯独北京没有扩园,中央考虑了平衡,就接受北京扩张中关村到一区十园。到2012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在北京七个远郊区县各成立一个中关村分园,从而使北京所有区县都有中关村的园区分布,中关村一下子变成一区十六园了。笔者认为高新区摊大饼中关村带了个坏头,依据如下。

第一,这些年来产能过剩行业比如钢铁业、水泥、玻璃等,往往面临关闭小高炉、小厂,于是这种做法被复制到高新区。但是小高炉拼命扩展成大中型高炉,逃避被关闭的命运,企业喜欢这样干,地方政府也喜欢这样。结果是产能越调节越多,一些国企央企钢铁厂、水泥厂、玻璃厂却由于不是被裁的对象,乘机大势扩张产能。如此中国总产能是越调越多。中关村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逆势扩张的类似央企国企的行为,园区越来越大,将来有可能把人民大会堂成为中关村的一个园。

第二,中关村摊大饼大势扩张,实际上是为许多企业打着国家级高新区减少纳税率、注册简便、费用下降、可以轻松进行股权激励等进行的。由于技术含量并没有扩张,只是加入一些商业、总部。虽然中关村与一般的开发区圈地不同,而是合并,所以中关村官员就否定圈地之说。之所以有这样的摊大饼,与科技部、北京市、各园区管委会、园区所在地政府有关。北京市副市长、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苟仲文也说,中关村达到一区十六园后通过扩区增长的可能性极少,接下来如何保持中关村持续、高速、健康发展,成为中关村的第一位挑战。笔者认为,中关村过去通过企业增长和扩区来提高增速,将来只有一条道,即通过产业、企业整合一条道才能走向成功,否则找2020年,中关村经济总量占北京的30%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中关村真正疯狂的扩园时基本上是在2009年底之前,当年占北京市经济总量是18.6%,将来如何单腿走进北京经济总量的30%呢?笔者认为,只有通过笔者第四驾马车的一系列整合,才能保证这一点成功。

第三,20多年来,中关村面积增长10多倍,创新的核心还是在海淀,略微拓展至紧邻的昌平。而丰台总部基地是企业办公空间,与科技创新、与研发没多大关系,中央看重的是科技创新,但是中关村并没有能力提高这一点。

第四,国内产学研成为科技园区的核心观点,但是,笔者告诉你错了,为什么?因为技术的关键并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市场化运用,中国专利转化率只有5%,很明显,大多数专利都是摆噱头。所以,产学研合作未必就是一条正确道路。笔者认为,创新并非来自垂直技术的跟进,而是来自横向散漫化的做法。技术并非来自领先,而是来自于跨业转移运用,比如,平板电脑玩具就是这种运用。但是中关村看不到这种主流趋势。

综上所述,高新区摊大饼中关村带了个坏头,让纳税人的钱补贴给后进入中关村的企业。这种摊大饼并不能改变技术不增加的趋势,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给中国企业在一开始创新上就带了个坏头的作用。如果仅仅从企业在海外学院什么样的对策意见,那么这才是有效得多的东西。笔者希望中关村从现在开始带个好头,通过笔者的第四驾马车一样带来北京市经济总量姹紫嫣红的局面。同时也是给全国高新区带来了个好头。

 

作者简介:吴东华,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第一整合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创立“解购论”来淘汰“并购论”,提出第四驾马车来给中国各地政府和企业整合转型,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转型的第一导师。协助各地政府整合把脉,把脉企业投资风险,风险并非如国内外专家所言在于文化,而在于未来预测、多层次经营与否以及能否随机应变的整合。

写于2013年7月6日星期六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xuejia/11155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