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缘何功亏一篑
短短十日,日本经济基本面并不会发生方向性逆转,安倍经济学的政策效果也不会突然从刺激转向拖累。短期内会发生改变的,只能是人心,只能是人们对安倍经济学的心理认知。
5月23日暴跌7.3%、27日跌3.2%、30日跌5.15%,6月3日再跌3.7%,8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5.14%,日本股市近期的跌跌不休似乎足以给安倍经济学打上失败的标签。
但如果刨去最近十日异常暗淡的股市表现,安倍交出的成绩单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年初至今,日经225指数依旧上涨27.58%,明显高于道琼斯工业指数同期的15.35%;日本第一季度实体经济增长率为3.5%,大幅高于1980年以来2.13%的季均增速。
也就是说,若是没有最近十日的股市暴跌,安倍经济学完全可以视作初战告捷,而现在,安倍经济学注定失败的论调却越来越流行。
实际上,从安倍经济政策内容、日本经济细节数据和宏观政策传导路径客观分析,给安倍经济学下判词还为时过早。短短十日,日本经济基本面并不会发生方向性逆转,安倍经济学的政策效果也不会突然从刺激转向拖累。短期内会发生改变的,只能是人心,只能是人们对安倍经济学的心理认知。而导致人心变化的因素,一是对外部危险的恐惧,二是对自身能力的担忧。
从外部看,引发日本市场恐惧的外部危险主要有两个:伯南克关于刺激政策退出的暗示,以及中国经济数据的走弱。实际上,这些恐惧都是杞人忧天。结合日本贸易结构和当前政经格局,日元汇率变化对日美贸易的影响要大于中日贸易,中国需求并非日本经济复苏的关键动力。值得注意的是,5月29日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上升了0.026%,而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却下降了0.118%,两者同向变化的前期态势已经打破,这进一步说明了伯南克言论引发日股地震的荒诞无稽。
外部危险其实并不致命,对日本股市真正的致命一击在于,安倍政府对于外部危险、民众担忧和国际压力的政策反应不够及时、有力,令市场大失所望。尽管日本国债收益率上行包含了一些正面内涵,但它也很像是“央行购债政策无效”的一种结果,特别是在日本央行已经于4月4日祭出超出预期的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安倍或黑田任何“示弱”或“不作为”的表现,都容易被视为软弱无能或是黔驴技穷。事实上,5月22日黑田东彦确实发布了对国债市场变化较为无力的言论,而23日暴跌后安倍政府也并未采取及时有力的政策补救,进而导致日股在“悲观预期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进入自由落体状态。
实事求是地看,日股暴跌并不标志着安倍经济学的失败,但却意味着安倍的前期努力功亏一篑。从日本复苏进程看,一种理想的演进状态是:7月之前安倍心理学产生积极作用,日本通胀预期形成,经济信心提振;7月借由安倍心理学的阶段性成功,安倍顺势拿下参议院选举,结束日本跛行政治结构;随后安倍再在当前“日元贬值+宽松货币+宽松财政”的政策搭配中加上完整清晰的结构性改革政策,真正完善安倍经济学的政策体系。可惜,在大好开局下,安倍功亏一篑,这不仅降低了安倍经济学的成功概率,也给日本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发送好友:http://txt.sixwl.com/jingjishiping/9894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安倍经济学”缘何功亏一篑 安倍 经济学 1980年 不作为 国债收益率
上一篇:经济数据向好更需重视就业“阵痛”
下一篇:民营经济的“中国梦”需要破门而入
·按药品标准管理婴幼儿奶粉 奶粉概念股有望获益2013.06.03
·LED市场暴发临界点近 或迎七年繁荣期2013.06.03
·电子重点配置三类公司 荐11股2013.06.03
·物流营改增提升板块估值 荐7股2013.06.03
·新能源生物质能源受益政策支持 荐6股2013.06.03
·航天军工持续关注两类公司201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