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留美必须走一步看两步

发布时间:2013-6-1 13:51:56 来源:中国经营报 【字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龟很少。偶然有一些,也往往都是些“毅然放弃国外高薪报效祖国”的故事。不错,这里当然有一些当事人自吹自擂的成分,但也不可否认,当时留美的一代,毕业后在美国出路大多比较好,回国后更是奇货可居。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留美的许多人要靠奖学金才能成行。而给奖学金的,基本都是研究院,而且是比较好的学校。

  如今“海龟”如潮,“海带”成堆。这里的一大原因,是留美族多是自己掏腰包去读书,读本科的越来越多。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下滑明显,大学生毕业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到中国未必就能找得到。但是,这并不是说不该留美。21世纪的知识竞争,使教育的回报边际越来越大。问题是,大学已经从高等教育变成了基础教育。对于职业生涯而言,研究院往往更有决定意义。仅盯着大学而不考虑研究生院,就像是我们过去仅考虑上哪个高中而不考虑上大学一样。

  为研究院“卡位”和为毕业后就业而读大学,在战略上就有着非常大的不同。美国注重通识或博雅教育的价值,在本科期间强调素质的培养、注重可转移性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如读写、数理思维、沟通能力等等)的训练,相对比较淡化专业。所以,那些把大学当作就业的敲门砖的人,在美国本科教育中几乎找不到法学、医学等实用课程。商学教育虽然在美国大学本科很流行,但除了沃顿和MIT的Sloan等几个例外,大多数都是低端的。商学院本科学生的素质普遍比较低,毕业后多就业于“事业的死胡同式”的岗位上,升迁机会甚少,进一步读研究院的竞争力远不如文理专业。中国的家长和学生正是不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简单的道理,把大学当成职业培训所,使商科成为最热的留美本科专业。仿佛一百五六十万元的投入,就是为了培养一个商店里的出纳或公司最底层的会计。这样还怎么可能得到教育回报?

  那么,怎么为研究院“卡位”?首先要注重留美的先期准备。如今中国的留美潮,还是“先出去再说”的心态占主导地位。这种心态,导致了中介和培训行业的大盛。其中最没有出息的学生,是通过中介造假,用父母的钱买到录取通知书。稍微好一些的,也是一门心思地精研SAT、托福等应试技巧,希望分数能够打开留美之门,并不太考虑进去后怎么办。

  但是,这些学生终将会面临“出去以后怎么办”的问题。如前所述,一张美国的本科文凭可以一钱不值。这张文凭如果还有价值的话,那么就是为进比较靠谱儿的研究院当敲门砖。不管你是怎么出去的,只要在美国说得过去的大学读书,就必须依赖那个学校的成绩和推荐信,很难找得到中国那类中介机构给你伪造。出国前准备不足者,在大学里表现自然不好。再往好的研究院跳就几乎不可能了。

  美国大学本科的教育质量虽然每况愈下,但并非毫无标准。特别是那些想出类拔萃的学生,不努力是不行的。前面提到的Richard Arum和Josipa Roksa的《学术的漂失:大学校园中有限的学习》(Academically Adrift: Limited Learning on College Campuses)一书,旨在痛陈美国大学教育质量败坏的现实。但这本书里提供的一些数据,还是值得那些未来的留美学子好好掂量。

  比如,书中提到,在美国竞争力比较强的大学,至少有71%的学生每学期选一门有20页以上写作要求的课程,有91%的学生选一门每周有40页以上阅读要求的课程。这两个比例,在一般大学各为46%和62%,在末流大学各为39%和56%。这大概就是最低线了。假设你仅仅上一所一般的大学,一学期多半要对付一门一周阅读40页以上的课,和一门要求20页写作的课。你一学期一般要选四五门课。其他课程,虽然未必如此之重,但对阅读写作也并非全无要求。所有课加起来,一周读一二百页,一学期写三四十页的论文或读书报告,恐并不为过。精英大学就更不必说了。我在耶鲁读书时,和本科生上过一些课,也给本科生当过助教。从来没有见过周阅读量在50页以下的课程。本科生每周阅读两三百页是最起码的。

  如今在出国潮和英语热中,大家对于听说能力都特别挑剔,乃至游学哈佛的王石用英文发表演讲视频播出,立即有一大堆人为他的口音着急。其实,在美国读书,厚重的英语口音无伤大雅。关键是是否有足够的阅读能力。在我看来,每周读200页是一道门槛。这200页中还可能包括相当艰深的内容。这道门槛过不去,在大学本科课程中就很难出人头地,也很难为一流的研究院“卡位”。

  教育不是消费。在留美之前,要问问自己本钱有多少。这本钱不仅仅是自己能否支付学费、生活费等等开销,更重要的是自己每周能消化多少页的阅读。读书还是重在一个“读”字。这才是留美的真正“本钱”。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shiping/9818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