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信心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发展的本质是由需求拉动的,如政府公共投资的需求、国际商品的需求以及国内的消费需求,三种需求从各个层面推动经济的发展、满足整个社会总的需要。经济的良性循环与消费者信心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经济的景气指数走高、个人薪资收入提高导致个人消费者消费欲望提升,而商品销售的快速增加会导致企业利润增强,整个经济从而良性循环、持续向好。
我们看看哪些指标能代表消费者的信心指数,最具代表性的是每月公布的就业报告,就业人数增加就代表经济的持续繁荣,就预示社会整体消费能力提升;反之,就业人数减少,人们的消费态度便趋于保守。
举例说明,假定过去一年就业率增速维持在3%的水平,现在1月份的官方数据为0.1%,粗略按12个月计算,预估今年就业增长率为1.2%,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经济形势并不看好,导致消费能力不足;如果1月份数据是0.4%,则4.8%的就业增长率就会预示未来经济的向好,企业也会扩大再生产等等。就业人数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复苏的提前指标,往往预示一个新的经济景气周期的开始。
当经济发展逐步繁荣,最终导致过热,如利率上升、原材料价格高企、产品销售不畅。此时,企业会减少开工,甚至会裁员。所以此时失业率就是一个判断经济变化的重要指标,失业率指标高企预示经济的走缓与不景气。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失业率一度超过10%,整个经济处于极度不景气状态,失业导致家庭支付能力丧失,我们看到很多美国家庭因为还不起房贷而流离失所。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出台货币量化宽松的救市政策,在各种措施下,美国经济才逐步复苏,道琼斯指数由2008年年底的6500点上涨到今天的15000点,失业率指标也下降到7%左右。通常,以美国的标准看只有失业率下降到6%以下,美国政府才有可能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所以我们看到,失业率这个指标其实是经济盛衰的“温度计”。我们再看一下欧洲,由于长期债务的困扰,时至今日,如希腊、西班牙失业率仍维持在30%附近,经济仍处于困难挣扎的境地,而政府进一步采取僵化的紧缩政策使得经济情况雪上加霜。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较低的失业率预示经济的景气向好,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过低的失业率往往是经济逐步质变的开始,失业率过低就会导致用工紧张、企业的产能将会达到极限,此时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此时往往预示通货膨胀的到来,反过来制约企业的产能扩张和商品的销售速度,此时还会发生利率上升等,经济的过热现象就有可能发生,随之限制性政策就会出台,导致经济减缓。
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它是通过第三方调查问卷的方式,询问消费者对经济的看法、收入增长情况、通货膨胀、耐用品消费态度等来了解大众对未来经济的信心。最著名的指标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指数在100说明消费者对经济的看法非常正面、经济处于较好的景气周期、大众愿意增加消费;但指数低于80,预示经济的减缓甚至于进入衰退甚至萧条周期,大众消费信心便会趋于保守,导致社会商品零售额下降。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的是,美国消费占经济的70%以上,所以消费市场活跃就预示美国经济的向好,而在中国消费拉动经济的比重占比只有30%不到,所以在分析消费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区分每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的不同。
上届政府温家宝总理对中国经济自2009年以来的复苏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树立信心”,显示政府对经济的把控能力越来越强,但2013年中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总理李克强针对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又提出尊重市场规律、发展健康民生经济的新发展模式,政府放权、由市场自身的发展解决老百姓的收入结构,提升内需消费占GDP的比例。而事实上,消费者信心首先来自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如医保、养老、政府廉洁的建设,其次经济的发展才是消费者信心的最终保障。因此,政府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更加开放的自由经济市场,老百姓勤奋劳动提升自身收入,最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消费驱动经济的持久发展模式。
(作者为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shiping/9811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消费者信心与经济的关系 消费
上一篇:说说早教机构那些事
下一篇:双汇收购美国最大猪商两大亮点带来的思考
·周五可申购鹏华丰泽A2013.06.03
·目前全国蔬菜价格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2013.06.02
·5月PMI意外回升 经济增长略有起色2013.06.03
·PMI意外回升 经济增长仍存不确定性2013.06.03
·人民币中间价首破6.18 即期汇率“逆势”下跌2013.06.03
·美联储退出预期增强 热钱撤离新兴市场货币201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