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如何走出“一代穷代代穷”怪圈
5月26号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也可以说是一个读者来信,题目叫做“农村孩子为何不愿跃龙门”,作者是赵勇平,我不知道赵勇平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他在这个文章一开篇讲的故事却深深震撼了我。他的故事是这样讲的,高考临近,堂兄家的女儿却突然放弃高考,这让堂兄急的坐卧不安,一连几个电话找人劝侄女。结果侄女反应却是非常得平静,她说上四年大学一年得花两万多,到头来还是工作不好找,不如现在就出去打工。他这个侄女又说,在她就读的乡镇高中升学率很低,上好大学很难,弃考的同学屡见不鲜,除非你能够上一线名校,否则念书的路也不平坦。
赵勇平讲的这个故事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将近20年前,我记得在我1991年考上大学的时候,当时的农村的乡镇高中就像今天的赵勇平的侄女所讲的那样,考大学的升学率确实是非常非常低。
当年我就读的高中是我所在县的重点高中,但即便在我所在县的重点高中里面,真正能考上一线名校比如清华、北大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每年能够有一到两个就是很不错很不错的了。无论你学习再努力,都很难像北上广的那些孩子一样轻而易举可以考上一线名校,且不说在这些地方有了名额倾斜,单单是教育的资源就是天壤之别。因为在我所就读的高中,很多老师还是大专文凭,而可以想像在北京教高中的尤其是比较好的高中老师非本科估计你不可能进,事实上早在十多年之前很多北京、上海和广州的高中生已经有了大量的硕士生甚至博士生。
我如果不在我们县的重点高中读书,今天的我依然不会拥有当年的那个大学文凭。我读本科上的大学,就是河南的一所普通的高校,虽然当时我的成绩已经过了南开大学的分数线,但很遗憾没有被南开大学相中,于是就到了河南的一所普通大学。当我看到赵勇平的这封信这篇文章中讲的这个故事以后,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当年的那样一个记忆。
1991年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过去了,可是农村的教育现状、农村的乡镇高中的教育现状依然没有丝毫改变,这说明在这么多长时间以来我们再教育的根本变革上实际上并没有点滴的进步。那么一旦教育不公平,农村孩子要想跃龙门那确实是难上加难,而教育公平它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公平,如果连这样一个公平都不能够保证的话,农村的孩子实际上还没有开始起跑就已经输在那个起跑线上。虽然我一向不赞同起跑线这样一种说法,但问题是在教育资源的起跑线上,农村的孩子确确实实已经输了。
那么在赵勇平的这篇文章中就提出,如果我们不能够改变教育资源的配置现状,那么一代穷代代穷的怪圈就会形成。我们既然说一代穷代代穷,回头看一看现在的一代穷代代穷的现状究竟是什么,赵勇平他在文章中举了一个数据,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的占比却是逐年下降,比如北大的农村学生占比从三成降到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到17%,这是他所说的数据。就我自己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包括其它一些重点高校工作的这些朋友亲口告诉我,在他们的学校中农村孩子确实是越来越少。有一次我到北京大学去做讲演,讲演完毕和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学生餐厅就餐的时候我就问这位老师,我说老师,现在在您所教的班里面农村的孩子还多吗?这位老师说,真的不多。
事实上农村孩子在重点高校中确确实实是越来越少,它说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说明当城乡分割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当城乡的教育资源越来越不平衡的时候,当大批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不能够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得到公平教育的时候,他们的受教育权不能够得到很好保障的时候,不要说上重点一流大学,就算是普通的大学都非常非常难。以我自己的调查为例,我就发现,大批的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中很多是初中毕业就开始打工,因为他们的父母所在地不可能给他提供高中教育,就算是有一些提供了高中教育也很难在当地参加高考。而一旦不能够在当地参加高考,回到原籍之后由于教材的不统一,那就更不用说你学的这套教材而考另外一套试卷,所以很多农村务工人员子女在初中就辍学了,这样就使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显然始终保持在一个低水平。由此对一代穷代代穷的怪圈就是越来越多的形成,这些孩子就越来越深的陷入到一代穷代代穷的怪圈中。
这是所说的现状,其实一代穷代代穷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教育领域,在其它的领域同样非常明显的体现。比如说在农村人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曾经农村人是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可言的,而城市人可以享受着虽然没有那么完善但是毕竟还有的社会保障,农村的医疗保障现在有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但是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远远不能够和城镇居民的医疗报销比例相比。由此就会形成,如果家里面有一个病人,那么很快就会因病致贫,而因病致贫以后由于债台高筑,那就会进一步使孩子不能够上很好的学或者是上学也很难延续下去,贫穷由此开始推延,进入一种贫穷的怪圈。
再者,对于流动人口的权利我们的社会始终没有能够给予很好的保障,由于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不足,造成这些房子只能提供给城市的户籍居民,而不能够或者很难提供给非户籍的流动人口,由此就会造成流动人口的生活成本在城市中越来越高,在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的压力之下很多人只好选择将孩子放在老家。我们都是做父母的可以想一想,孩子在自己身边每天看着他读书写作业,孩子的学习成绩才可能会有所保障,甚至即便这样有时候也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就更不用说父母一直不在身边。这样的孩子不仅要自己照顾自己的学习,还要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在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时候,身体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所以厌学的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有一些女孩甚至遭到了性侵,就在这两天河南桐柏就发生了一个50多岁的老教师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中性侵小学生的问题。其实这种新闻屡见不鲜,自从社会流动出来以后,留守的女童被性侵的现象就一直存在,这类新闻不时的进入人们的眼球,可是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因为城市没有给广大的流动人口一个安静的安全的温暖的屋檐。数千万的留守儿童在农村,他们怎么可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又怎么可能有公平的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的竞争机会,由此又会形成一代又一代的留守儿童代代穷,进入代代穷的怪圈。
在另外的一种代代穷的怪圈中,比如说农村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来共同竞争公务员职位的时候,你会发现由于农村孩子他的视野比较狭窄,受的知识和教育没有那么丰富,言谈举止不像城市孩子经过一些文明的熏陶和一些规则的训练,所以无论是在书面考试中还是在面试中,农村的孩子又往往很难竞争过那些城市孩子,更不必说农村孩子大多没有很硬的后台,而城市的孩子七拐八歪总能够找到这样那样的一些社会关系,而有钱的和有权的这样的父母更可以通过钱和权为自己的孩子早早的铺下一条阳光大道。当一个孩子背后有强大的钱和权或者是知识这些做支撑的时候,另外一个孩子既没有钱又没有权又没有很好的文明生活习惯,当他们在同样一个舞台上去PK去竞争的时候,胜负其实不用竞争我们就已经看得很清楚。由此,一代穷代代穷的怪圈不但会形成,而且会越来越大。
那么该怎么样真正的解决这种贫困的代际传播呢?怎么可能让我们这些穷人们一步步的走出这些怪圈呢?实际上答案并没有那么复杂,也就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政府做到政府该做的,社会做到社会该做的,家庭做到家庭该做的。政府怎么做到自己该做的呢?比如说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就应该真正打破城乡的二元分割,让城市的学校和农村的学校一模一样,打一个比方,用一张图纸绘遍全国所有的学校。农村的学校同样是窗明几净,不再是破窗烂椅,农村的学校同样拥有塑胶跑道和实验室,如果我们能够在教育上,在教育资源的均衡上做到了资源的公平配置的话,至少可以让农村的孩子在教育上首先不失败。现在的问题是你到了农村会发现,农村的学校是日益破败,也正是因为这样大批的孩子才会走进城市,但城市呢又并没有拥有宽容和爱的怀抱来接纳他们,所以大批的孩子只好进那些没有户籍黑户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而这些学校随时面临着被关闭。
所以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公平公正,第二在公民权利的保障上也应该做到城乡一碗水端平,城镇人口享受各种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农村人口也同样应该享受各种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城市人口男到了60岁女到了55岁可以退休,农村同样到了这个年龄一样可以退休。城镇人口通过自己交的这份社保和政府的这份补贴来享受养老,农村可以采取同样的办法让他们养老,只不过政府投入应该更多一些。因为农村对于城市做的贡献太多,城市就像抽水机一样时时在抽着农村的血液,而且一抽就是几十年,从建国初期一直抽到现在,所以现在应该是城市反哺农村。假如能够在这方面得到一个公平对待的话,一代穷代代穷的怪圈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打破。
再一点就是政府应该确保公民的各种权利的实现,在权利面前应该人人平等,不分户籍不分区域不分种族不分受教育程度,更不分男女性别。只要拥有中华民族人民身份证就可以在这个国家自由的行走适宜的栖居,就可以享受作为一个国民的尊严,也可以拥有作为一个国民的权利。无论是受教育权、就业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等等各项权利都应该公平的享有,只有实现了这种权利的平等,才有可能在同一个舞台上展开竞争。对于社会而言,社会应该真正的意识到当贫穷实现代际传播一代穷代代穷的时候,贫富差距就会日益严峻,基尼系数就会越来越大。当贫富分化出现严重对立的时候,那么社会的天平平衡就会被打破,由此就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什么样严重的社会问题呢?比如社会动荡,比如犯罪率的急遽提升,由此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种贫富分化越大社会越不稳定的怪圈之中,而使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陷入到一片混乱。当社会意识到这个的时候,就应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那些贫困人口来脱贫致富。同时家庭也同样应该承担起责任,比如我们农村的父母一定要深刻的认识到,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那真的是让你走出贫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以往我们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那是政府提出的口号。对于我们家长来说也应该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我们做父母的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幸福的同时也能够让孩子更幸福吗,所以一定要把教育放在首位,无论你的家庭生活有多艰难都要拿出足够多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和精力成本来好好的呵护好自己的孩子。只有教育才能真正改变命运,只有知识才能真正改变命运。即便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之下,还有很多不公平不公正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穷且益坚,不坠青春之志,也一样可以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中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因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他最大的敌人既不是政府也不是社会而是自己,政府的一些失职一些缺位也许我们无能为力,社会的一些不公不平也许我们一时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贝多芬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一定扼住命运的咽喉。所以我们也一定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无论人生路有多么曲折,无论我们生活中有多少苦难,认清明天必然有太阳升起,认清我们自己自信的往前走,它也同样可以走出一代穷代代穷的怪圈,虽然这样做会让我们付出很多,但每一步付出都值得。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shiping/9754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中国人如何走出“一代穷代代穷”怪圈 留守儿童 穷且益坚 教育公平 农村孩子 保印说新闻
上一篇:叶檀划清市场和政府边界是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下一篇:“美国模式”究竟是什么?
·龙虎榜揭秘敢死队大肆抢筹8股抛售8股 机构抛售2股2013.05.31
·券商资管迎公募时代 分级基金恐大行其道2013.05.31
·上交所放宽ETF两融上限 研究员暂不涉及个股2013.05.31
·重要股东一周净减持65亿元 董监高占三成半2013.05.31
·马云天罗地网魅惑A股 机构游资抢筹物流概念2013.05.31
·大股东美国“买肉” 机构针锋相对双汇发展仍涨8.7%201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