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暴跌因“安倍经济学”失效?
日本的量化宽松虽显得“极端”,但其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来已久。
5月22日,日本日经指数大跌7.32%,跌破15000至14483.98点,创下2011年3月日本地震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市场认为日经225指数大跌是受汇丰中国公布的中国5月PMI预值降至49.6,美联储可能退出量化宽松等影响,更有部分市场人士把日经225指数的下跌形容为“安倍经济学”,即财政刺激、极度量化宽松和结构性改革,开始失效的预演。
然而,这些理据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中国PMI下降没有把中国市场直接吓熊,也不太可能把日本股市打熊,然后日本股市反过来影响中国股市走弱,同样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已是确定性的市场共识,且伯南克并无给出退出时间表,暂时尚未有影的事不可能主导日经225指数下跌。
而日本中央计划即“安倍经济学”开始失效,要得出这样的结论还为时尚早。诚然,最近以来“安倍经济学”备受国际市场关注,尤其是中国国内对日本央行极度量化货币政策极度不满,认为这是给中国出难题。
从国际范围来看,当前全球主要央行都在实行量化宽松,澳大利亚、欧盟、印度等都实行降息和量化宽松政策,日本的量化宽松虽显得“极端”,但其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来已久。且基于日本GDP解析,日元显著高估,如今日元出现规模较大的贬值行情,既是日本愿意看到的,在国际上也并不意外,如G8国家并没对日元贬值和日央行量化宽松政策提出异议。况且,若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日元贬值,真正抬高日本通胀,使其走出通缩,甚至对日本经济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力,那么这对中国并不意味着全是坏事。
事实上,“安倍经济学”的核心是结构改革,其财政和货币政策只是万花筒式点缀。而与小泉改革所不同,安倍的结构性改革采取了以开放倒逼改革的策略,如安倍政府不惜国内的反对而高调宣布启动TPP谈判(即《跨太平洋(行情,资金,股吧,问诊)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并警示若日本不尽快启动TPP谈判,并加入TPP,日本将面临新的闭关锁国。
安倍为何采取这种以开放倒逼国内结构改革的策略?一方面是因为更加注重服务和知识产权贸易的TPP,迎合了目前3D打印、纳米技术、移动存储和记忆金属等新技术变革的诉求,加入TPP会使日本秉承自身竞争优势,适应性地进入以服务和知识产权贸易主导的新一轮国际贸易和分工秩序中,进而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增长空间。
更加重要的是,自小泉时代启动邮政改革以来,日本国内的结构改革一直在强势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下举步维艰,而通过加入TPP的开放策略,在国内改革博弈中引入外部性利益竞争者,将会打破日本国内阻碍结构改革的利益集团同盟,进而缓解在国内推动结构性改革的阻力。这也是安倍经济学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shiping/9465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日经暴跌因“安倍经济学”失效? 经济学 暴跌 安倍经济学 TPP 结构改革
上一篇:PMI下滑 海外投资作用彰显
下一篇:中国经济增长三大新亮点
·IPO财务核查第二轮抽查6月启动2013.05.25
·6月初现场抽查IPO企业2013.05.25
·PE减持鲁信创投套现1.57亿元2013.05.25
·华宝兴业郭鹏飞IPO开闸只有结构性影响2013.05.25
·北银消费演绎“聚沙成塔”财富故事2013.05.25
·银行卡交易额突破100万亿元201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