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垄断恩惠的思维应改变

发布时间:2013-5-4 7:52:08 来源:不详 【字体:

四川芦山地震后,慈善事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一方面,官方红十字会的公信力跌至谷底;另一方面,民间慈善也因官方的种种限制,难以施展。

中国历史上的官府对于民间慈善从来是不信任,不支持。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儒家学派,提倡君主实行仁政,却反对民间或大臣搞慈善。在儒家学派的孔子看来,仁政和慈善是不两立的。孔子的学生子路在卫国出私财救助饥民,不但没有得到孔子的表扬,反而受到批评。孔子说:“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明汝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见《孔子家语·观思》)孔子指责子路在饥荒面前,没有立即向国君报告灾情,是有道理的,但是斥责子路这么做是彰显君主之不惠,是为个人美德而出风头,显然毫无道理。这完全不像是那个处处标榜“仁者爱人”的孔子说的。但是,这完全是孔子的思想,因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维护上下、尊卑、贵贱这种等级秩序。在他看来,救助即将饿死的灾民这样的事,是仁政,是美德,但这种仁政与美德只能由最高等级的君主所专有,所垄断,臣子是不具有施行“仁”“惠”的资格的。

在中国传统上,君主下面的臣子们如果给老百姓行善,那就一定是别有用心、包藏祸心,是收买人心、图谋不轨。所以,人臣以行私惠为大忌。《韩非子·内储说下》说:“田恒因行私惠以取其国,遂杀简公而夺之政。”说的是齐国的大臣田恒(也叫田常)把粮食用大斗借出,小斗收进的方法笼络、收买人心,终于杀死齐简公而取得了齐国江山。大臣行私惠而篡夺了江山,这个历史教训显然足够深刻,以致后来历代统治者都非常忌讳臣子向百姓行私惠。对老百姓的一切恩情、恩惠,必须由君主亲自去做,他人不得染指。这种情况下,民间慈善是难有存身之地的。

当然,君主或为君主服务的官府垄断一切慈善救助,是力所不及的。历史上,虽然被严厉打压,民间慈善也在夹缝中有一定的发展,突出的是宗族和宗教的慈善事业。但是宗族的慈善救助也被严格防范和压制,而宗教(历史上主要是佛教)从事的慈善事业,也往往被政府插足,干涉最后瓦解散灭。在寺院慈善较为发达的宋朝,虽然寺院公益团体提供了一定的福利服务,但官府总要介入,形成“官督寺办”的格局。在北宋时期,政府还和寺院合作,出部分物资,成立、维护甚至授权僧人管理举子仓、平籴仓、居养院及造桥修堤等,到了南宋,政府不但不出钱,往往还变着手法“兼并”、没收佛教的产业。这种做法一举两得,既充实了官府的财政,也取缔了让官府十分犯难的游离于官府垄断之外,向老百姓施行恩惠的寺院慈善活动。

历史虽然进入21世纪,但中国对于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管理及其思想,沿袭了古代的路径,就是政府垄断慈善事业,排挤打压民间慈善。在全世界都是民间组织的红十字组织,在中国却成为官方机构;民间工艺慈善组织的注册登记受到极为严格的审批限制,通过审批难如登天。而如果不能注册,则“非法集资”就是高悬在这些身份尴尬的慈善组织头上的利剑。因为有这样严格的控制,目前中国的慈善组织多是政府组织。

政府背景的慈善组织募捐的资金,差不多成为政府的二财政,支配权在各级政府。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后,国家有关方面要求将玉树地震的善款集中汇缴后给青海省,由青海省统筹安排使用;具体项目的组织落实,亦由青海省统一负责。而笔者去年采访某地灾后重建也发现,灾民得到政府的建房补助,灾民对政府相当感激。但政府分配给灾民的补助款,事实上并不都来自财政资金,而是对来自各个渠道的慈善资金,不过纳入政府,统一分配管理。政府的统一分配即使是高效廉洁的,但这种分配一定会存在违背捐助人的意愿的情况。更何况,窃天功为己有,拿捐助人的钱去收获老百姓的感恩戴德,恰当吗?

政府垄断恩惠,垄断慈善,排挤民间慈善事业,是慈善发展之大不幸。本届政府倡言要进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那么,人们有理由期待,应该将慈善公益组织的管理作为改革突破口,切实转变政府垄断慈善、垄断爱心、垄断恩惠的狭隘做法。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shiping/8426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