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管控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需政银合力

发布时间:2013-4-23 13:51:44 来源:上海金融报 【字体:

  4月10日,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强201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再次引起监管层关注。近年来,银监会为管控平台贷款风险曾多次召开会议和发文,但收效甚微,平台贷款规模越控越大,风险越垒越高,已成为悬在各级政府和银行头顶的“堰塞湖”,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政府债务危机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如何有效管控平台贷款风险成了当下亟待破解的经济难题。笔者以为,只有政府和银行凝聚高度共识,才能管控好平台贷款风险。

  政府部门应把管控风险当成稳定政局和改善民生的大事。据披露,截至2012年底,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约15万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了38%。其中融资平台贷款为9.3万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了55%;而另据原财政部长项怀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给出的政府债务数据为30万亿元。如此庞大的政府债务大都投资在公路和市政基础设施上,项目现金流小,还本付息能力弱,每年利息支付就需几万亿元,需要地方政府财力每年至少增长20%以上,才能覆盖债务利息。在调控房地产政策趋紧及实体经济萎靡不振状态下,要保持财政较高增长几无可能。而另据资料,目前地方政府年均收入约12万亿元,与每年地方政府行政运转和各项社会保障支出基本持平,很难挤出更多资金用来偿债。因此,地方政府在高额债务面前,要保持足够警惕和理智,充分意识到平台贷款违约的危害性,努力打造责任政府:一是树立银政互利共赢意识。切忌片面考虑政府利益,学会换位思考,把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银监会调控融资平台贷款精神,积极配合银行管控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消除行政干预银行贷款和采取各种变通手段增加融资平台贷款。二是树立财政风险和债务危机意识。切忌贪多求速,保持适度投资规模,对部分有经营回报和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设施项目,考虑通过产权转让、合资合作等形式,实现政府投资逐步退出。三是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切忌债多不愁和政绩冲动,在投资决策上要坚持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杜绝随意扩大政府债务包袱的行为,确保政府债务规模与偿还能力配套,避免为了政绩不惜将债务包袱转嫁给银行和中央政府的做法。

  金融部门应把管控风险当作巩固金融改革成果的大事。2012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额为9.3万亿元,占全部银行机构贷款的13.82%。从表面看,近两年只增长了2%,但在严控新增贷款政策背景下,通过地方债务转移至银行表外,如通过城投债、基建信托等表外融资方式则远超过9.3万亿元。可见,地方政府债务给整个银行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隐患,若融资平台贷款有10%哪怕是5%出了问题,都极有可能引发银行大面积坏账。因此,银行机构在庞大的融资平台贷款面前,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一是树立守法合规经营意识。切忌阳奉阴违,做到四个从严:严格执行银监会指导意见,切实控制好平台贷款总量和规模,确保平台贷款结构合理、存量优化;严格执行平台贷款审批程序,确保各银行总行对平台贷款集中审批和管理;严格履行总行统一授信和审批,加强支付监督,防止贷款腾挪;严格执行平台贷款全口径统计和“名单制”管理,确保地方政府表外融资全部纳入银行表内进行监管,消除地方政府变相融资以及对未纳入名单管理的公司发放平台贷款。二是树立忧患意识。要将平台贷款违约风险上升到事关巩固金融改革成果和稳定金融大局的高度,制订风险前瞻防范措施,当平台贷款发生违约时,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要保持对风险的警惕性,消除平台贷款有土地等优质资产抵押无风险的糊涂认识,力争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