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中国经济需要调整失衡 启动新增长动力

发布时间:2013-4-8 7:51:4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随着中国新一届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上任,大家都期望着看到政府计划如何将中国经济转型为由消费拉动、无泡沫的清洁经济。

  在去年历经阶段性疲软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现已稳定在8%左右的可接受水平,令一直预测中国经济将出现硬着陆的批评家们哑口无言。增长速度可能会持续小幅减缓,但鉴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及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热情逐渐高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但是众所周知,当前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模式无法长期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如何着手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呢?

  中国经济面临多种失衡现象: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失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失衡、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失衡。过去十年间,政策制订方面已经通过构建城市社会福利体系、鼓励西部制造业投资、农村减税和增加补贴及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等,着手于扭转这些失衡局面。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改革面临着一些利益集团的巨大阻挠。例如,强大的国企希望保留全部利润——即使这些资金用在提升医疗保健和教育上会更好。另一个大挑战是如今的改革错综复杂:让农民单干种粮食是20世纪70年代的巨大变革,但那时比较容易做到,改革国家医疗保障体系要复杂得多。要克服这些问题,政府需要采用灵活的技巧,以争取民众的支持。改革的统筹工作也至关重要,因为许多问题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改革的重心要放在建立长期机构和制订游戏规则上。

  事实上,在未来几年必须关注以下几个主要改革领域:

  第一,采取切实的政策支持城镇化,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城市,帮助他们融入城市。这需要为新移民提供社会福利,或许着手点是,新增城镇人口在最初五年获得部分养老和医疗服务,之后享受100%户籍待遇。政府还需要提供大量保障性住房,而资金来源可能是政府担保债券,通过保障性住房的租金收入和财政部补贴来筹集资金。此外,政府还要让大城市周边农民修建低层的可出租房。

  第二,为民营企业创造与国企竞争的公平环境。中国制定了成为21世纪的工业基地的宏伟计划,包括安全的食品加工、专利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制造。但是,当前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参与力度的规则,就好比打开一扇挤满狮子的房间的门,鼓励一只老鼠进去。首先,我们需要移走几只狮子,把剩下的拴起来。这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实现:出售不能创造经济价值的非战略性企业;削减过度监管;将盈利性国有企业的股权转移到国家社保基金,充实未来养老金的资金来源;向国有和民营企业征收土地、水电和资本的市场价格,从而鼓励他们保护资源,杜绝浪费性投资项目;公开调查一些腐败行为及允许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倒闭。

  第三,为确定好的社会投资筹集充足的资金。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鼓励红利上缴大户和接受略高的财政赤字(如果投资投向适当,GDP 的 3% 是可以接受的),确保国有企业将红利上缴政府预算。赤字可以通过中央政府独家出售的债券弥补,也可以通过征收遗产税和资本利得税,以及增加房产税征收城市来获得资金来源。这些税收措施有利于解决失衡问题,但同时要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政府服务的质量在改善。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将公众开支集中地优先用于重要的地方。大部分财政收入都进入中央政府财政,地方政府却承担总支出的 70%,其中包括 60% 的教育支出和 40% 的医疗卫生支出。这些支出集中到中央财政有助于实现国家均衡,并将支出投放到目标地区。

  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达到中国当前发达程度时,已经实现中学免费教育全面覆盖。目前,中国的农民工子女只有10%完成初级中学教育。没有良好的教育,劳动力的升级无从实现,贫富失衡的状态更加难以改变。政府需要将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并允许民办大学生存发展。

  公共医疗卫生行业需做出更大的努力,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而收取合理诊疗费用的私立医院要逐步纳入公共医保体系中。

  此外,基础设施支出应划入中央财政预算,不再由商业银行承担融资。政府可以通过发行长期债券,提供这些项目的资金。银行不应该为本身不能偿还贷款的项目提供融资。最后,银行需要摆脱地方政府的干预,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大多数国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这也带来了动态失衡。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调整失衡情况,启动新的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