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休克疗法”救不了日本

发布时间:2013-4-8 7:51:37 来源:金融界网站 【字体:

“休克疗法”救不了日本

  为结束长达20年的经济停滞,日本央行出乎意料地宣布将实施休克疗法。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 在两年时间内将注入1.4万亿美元资金,货币基础在明年底前将翻倍至2.9万亿美元。日本央行这一激进的破釜沉舟的做法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 受其影响,4日美国股市强劲上涨,抵消了美国就业数据低于预期的利空影响。

  日本在遭遇百年来最严重的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的复合型灾难打击后,两年来,经济复苏步履艰难。产业竞争力已不敌欧美和韩国公司,家电、半导体、芯片等过去的优势领域如今不断被蚕食,与苹果和三星的产品不断形成全球性热卖潮流相比,日本公司近年的热销产品泛善可陈。地震中,日本人的冷静和有秩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外国人大批撤离而在海外日本人大批回国,他们为支持灾后重建抛售海外资产而购买日元,因此大地震后的日元一度强劲升值,结果日本央行不得已求助七国集团联手干预市场,来缓解日元升值的压力。

  日本的官方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加上民间的外汇储备高达8万亿美元,而日本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8。大地震对其汽车、家电等产业链造成了巨大冲击,经济损失相当于外汇储备的总量。换了任何一个国家,遭此厄运后也会必然出现货币贬值、经济衰退的结局。实际上,在短暂的升值后,日本央行大举出钞,支持日本企业的灾后重建和经济复苏,而日本政府债务已达到GDP的220%,金融市场对天量的政府债已越来越难以消化吸纳,日元小幅升值导致的利率上升都可能导致其财政的破产,因而日本央行必须不断地通过买进国债来维持低利率,从而最终达到让日元贬值的结果。相对于美联储三轮实施量化宽松的过程,考虑到日本经济规模,日本央行此次的“休克疗法”与美国的多轮“量化宽松”在规模上不分伯仲,并且遗患无穷。

  金融危机后的几年,在所有公开场合,政治家和央行行长都在“集体抵制”量化宽松,但一转身,他们的所有承诺都化为泡影。从美联储到希腊再到塞浦路斯,刺激经济要么靠印钞票,要么靠打劫式的“债转股”。印钞的直接后果是竞争性发钞比赛,谁比谁更烂,货币战狼烟四起,你敢印6000亿美元,我就印1万亿美元,再不见效怎么办?日本索性祭出超级规模的货币基础两年翻倍计划。在大国的中央银行家眼中,仿佛世界末日已经来到,似乎人类不再有明天。当市场最后清算的时候,他已不在任上,“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及时行乐的短期思维下,宽松而泛滥的货币供应使得刺激政策的有效性起不到任何作用,只在短期资产价格的脉冲式反弹过程中,金融业和投机大佬们借着泡沫膨胀的最后机会仓惶出逃,把有毒资产甩出去,把真正的“尾部风险”留给市场和虔诚的投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家们造的“孽”,可能要以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血汗为代价。

  近年来,量化宽松成为货币超限战中的核力量,其始作佣者当然是美国人,它利用储备货币和全球黄金储备体系中心的主导地位,而成为这场货币战争的源头。美国式的精英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造就了迷幻又旷世繁荣,也酿就了最大的泡沫。这场庞氏游戏的破灭后,美国通过三轮量化宽松的发钞行动,成功把危机转嫁给美元债权人。发钞创造新泡沫,新泡沫创造新需求。在这方面,美日之间当互为师徒。上世纪80年代《广场协定》后,日元加速升值,美国人致命一击让日本经济付出了“炉心融毁”的代价。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人通过唱多全球化热潮下的IT业,吸引全球资金炒高美国股市,当2000年新经济概念崩溃时,它又顺利地将泡沫转向房地产市场。美联储说它任何时候都有能力拯救美国经济,而它的唯一办法就是印钞票。

  在较长时间里,美国人被它发钞成功冲昏头脑。如今,处在经济衰退中难以自拔的日本人,开始全盘接受美国人成功的衣钵,海量的高能货币作用下,装糊涂的中央银行家总以为能通过吹大新泡沫掩盖旧泡沫,因为从决策系统到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都沐浴在泡沫的恩泽中,他们本能地相信自己是点石成金的神笔马良。实际上,所有的经济刺激所能创造的短暂奇迹都只是一个财富幻象而已,最后留下一地鸡毛,一片狼藉。因为物质不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货币在洪水般的倾泻之后还能保持稳定的币值。通过不断放水制造泡沫的经济模式终将破灭,因为巨大的泡沫必然导致资源的错配和经济的扭曲,并且丧失自我纠错能力——结构性的扭曲,强行纠正的结果就是全面垮塌。

  地产泡沫破灭、1/3的住房被止赎,数百万人失业或者丧失退休金,银行因挤兑而“休假性关闭”……本轮危机中,这些多年未遇的极端事件已成家常便饭。这也警示我们,从本质上看,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泡沫也是一贴兴奋剂,发钞是短期止痛的麻醉剂,这债务“三重门”相互叠加,醉生梦死,有朝一日,从迷醉中醒来,沸腾的通胀就是这种愚蠢行为的墓碑。那时,我们该为它铭刻上怎样的墓志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作者是《新华日报》主笔。来自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