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速增长的中国资本留下还是离开?
从上海到北京的高铁,仅5个小时的车程,给欧盟商会主席大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高铁上我找不到咖啡。”
在他眼中,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在服务上仍有相当差距,这些领域给外资企业提供了机会。
经过30余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支撑经济增长基础性条件发生了变化,由此带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从10%高速增长阶段转入7%-8%中速增长阶段。
市场准入、融资成本、行政垄断等等这些过去掩盖在高增长下问题,如今更清晰的摆在国资、民资与外资企业面前,告别高速增长的中国,还有吸引力吗?
“增长阶段开始转换以后,无论是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短期内都难以适应,因此我们要提高它的适应性,逐步做到在中速增长的环境下,企业可以盈利,财政可持续,风险可防范,民生可改善,就业可充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表示。
外资部分撤离
根据欧盟商会对1000多家在华企业的调查回馈的问卷显示,企业普遍认为,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从根本上来说不公平且向国有企业倾斜。
《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认为,国有企业具有行政垄断、监管优势,可以获得廉价的资源,民营企业有限的市场准入,在融资和获取补贴方面受限,而外资企业要满足过时的合资与许可证要求、强制性技术转移、无法参与标准起草等待遇。
实际上,中国利用外资也面临一些调整,劳动力成本在上升,过去急于吸引外资的地区面临资源、环境、土地的约束,有的地方“招商引资”变成了“招商选资”。
来自商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503家,同比下降10.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00.2亿美元,同比下降3.6%。
不久前由商务部召开“跨国公司座谈会”,参会的包括中国美国商会、中国欧盟商会等12家在华商会和国外机构到会。在华83家跨国公司共派出121名代表参会,其中全球500强的企业有47家。参会企业为历年座谈会之最,显然,外资企业抱怨归抱怨,中国市场仍难以割舍。
“我们的调研显示,大多数跨国公司认为中国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他们计划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扩展在华的业务,而不是收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
但国内日益上升的原材料价格和工资连年上浮,推高了企业经营成本,企业无法像过去那样依靠低成本获取高利润。从通用电气,到奥的斯,再到阿迪达斯,一些跨国制造企业改弦更张,从外资流向看,跨国巨头多选择将工厂迁回本土或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
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之一的凯雷集团,其合伙人康韦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我们为什么投资美国》称:过去十几年,中国是全球最有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但现在中国面临经济增长从10%下降至7%的挑战,凯雷集团一直在寻找安全与增长,美国无疑能够提供两者。
<<上一页123下一页>>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shiping/676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三方面解围中国概念股困境
下一篇:从国际前例看中国未来20年
·首批IPO现场检查全过程揭秘2013.05.02
·驳重启IPO上涨500点的错误论2013.05.02
·同仁堂国药拟发售2亿股新股 发售价每股3.04港元2013.05.02
·第二批15家IPO在审企业下周将迎来现场检查2013.05.03
·2012年IPO总规模比2011年减少逾六成2013.05.03
·IPO重启成市场悬剑201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