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巴曙松影子银行的规模在中国并不大

发布时间:2013-3-26 7:51:2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影子银行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对于日益增长的影子银行的规模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巨大影响,也使得人们不得不客观地来看待影子银行的功与过。为此,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现场,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

  中国经济时报:您刚才在演讲当中谈到了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和影响还不是很大,对于刚才论坛嘉宾提到的影子银行规模大约占银行总资产的四分之一左右,您怎么看待当前影子银行的具体规模有多大?

  巴曙松:我觉得首先要界定什么叫影子银行,如果说受到严格的监管、杠杆率受到限制,期限错配也有限的,你很难把它界定到影子银行,也不能混淆说将所有表外业务比如传统的受到资本约束的业务界定为影子银行,如果我们把信托所作的一些受监管的产品,以及再排除受到监管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话,中国目前的影子银行的规模会比现在提到的数据要小得多,也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大。

  当然影子银行中间也有很多风险,未来需要界定影子银行产品当中不同的法律关系,不同的监管部门怎么样形成一个统一的对待所有理财产品的标准框架等难题。

  中国经济时报:也就是说,影子银行其实是可以有一条可以规划发展的路可以走的?

  巴曙松:中国的影子银行产品其实存在着信贷投资管制,在很大程度上在金融管制、利率没有市场化、信贷投放存在严格管制、不同金融市场存在严格分割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些产品。因此现在不是重新加强审批让它回到传统的、单一的存贷款业务模式,更不是去恢复管制,而是通过继续推进市场化,让资源流到能够更有效率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手里, 这个就需要对其风险进行监管,并强化法律关系。

  中国经济时报:刚才有嘉宾提到影子银行其实对经济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您怎么看?

  巴曙松:欧美的影子银行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别,美国更多的是以房地产相关产品的证券化,基于提供流动性和杠杆放大的产品。欧洲市场上主导的产品是基于对冲基金为主体的产品。基本上是非常大的规模,也有非常高的杠杆。而中国这些所谓影子银行产品,基本上没有什么高的杠杆,而且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流入到实体经济当中。虽然它回避了一些监管,但依然回到了实体经济中。因此,要非常谨慎地使用那些内涵外延不清晰的概念对待所谓的影子银行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