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公款消费产业链”遇冷怎么解?

发布时间:2013-3-24 16:31:33 来源:法制晚报 【字体:

  新闻提示:

  由于三公经费紧缩,今年高端礼品茶的定制市场遇冷,西湖龙井的价格还出现了市场预估与实际销售截然相反的现象,茶叶价格出现跳水,因为销量不好,不少茶农和炒茶锅都“赋闲在家”。无独有偶,苏州碧螺春茶叶价格10年涨10倍的态势今年终结,高端茶销售遇冷且价格稳中趋降,不少茶商转而主推精简包装的中端茶。(据新华社)

  公款消费受到抑制,“公款消费产业链”上的许多行业都进入了冬天。先是高档酒类和礼品,接着是餐饮行业与会务,现在轮到了茶叶,接下来是什么大概也能猜到——月饼、螃蟹、旅游疗养乃至飞机头等舱、动车一等座。

  产业链上企业的反应越强烈,越能反映曾经的公款消费是多么威力巨大。消费领域几乎让公款覆盖,很多企业一出生,就定位准确,直接瞄准公款。北京某饭馆的老板讲起饭店选址时就说:“不进商场。因为人杂了以后领导不愿意去。”他的饭馆选址在干休所和政府机构密集的地方,这也为现在的迅速衰落埋下了伏笔。定位太过势利,一旦定位人群不存在了,企业必然面临危机。出产高档烟酒茶的企业,更是这种心态,使得价格远远偏离了市场水准,形成畸形的市场经济。

  “公款消费产业链”遇冷,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产业链的企业利润下降、员工收入下降,一些依靠“高端”的地区经济发展滞缓。某些报道还对这样的企业给予了同情。其实这样的同情是不必要的,因为公款带来的繁荣,副作用更大,它会扰乱经济,带高物价,惹得民怨沸腾,败坏政府形象。想靠公款发一笔,是明显的投机思想,以前管得不严,投机成功,现在管得严了,就不要鸣冤叫屈,该收手就收手吧。

  真正应该操心的,是这些“公款消费产业链”上的企业该如何转型。有的企业采取“地上转入地下”,比如一些豪华会所、餐饮企业,连菜单价格都是保密的,继续偷偷摸摸延续自己的“长项”。应该说,他们只是对公款消费死灰复燃还抱有希望。但这样的选择是不长久的,一是中央遏制三公消费决心很大,临时的措施会逐步演变成制度;二是信息越来越发达,生意越好,泄露的可能性就越大。有的事情,蒙得了一时蒙不了一世,相信那些嘴馋的官员,也不愿意冒着巨大的压力与风险,赌上自己的地位和前途,去吃吃喝喝吧?

  另外一些企业,则在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定位。例如一些招待会议比较多的豪华酒店,正逐渐把主业转向婚礼;还有一些餐饮行业,逐步降低档次,面向民众。茶叶也是这样,高档的天价茶卖不出去了,改卖中低档茶叶。这就是回归市场本位。既然投机取巧的事情做不成,不如老老实实做生意,告别暴利心态,赚取本分的利润。换个工作角度想问题,企业也好、老百姓也好,都会减轻些压力,松上一口气。

  在转型过程中,肯定会有些企业受到损失,一些生产者如茶农、蟹农等会赔钱。这个时候政府不该放任不管,应该帮他们想想办法、搞搞策划、找找销路。这是短期现象,一段时间以后,一切都会在真正的市场规律作用下,重新走回正轨。

  企业暂时的低落,不能成为期盼公款消费的借口,不能成为反对打击腐败的理由。没有一个国家能靠公款消费长久地发展经济,那属于饮鸩止渴。老板们也该转变思路,重新看待自己的企业,认识到什么叫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