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楼市调控是股市利好

发布时间:2013-3-7 8:31:31 来源:证券时报网 【字体:

证券时报记者 陆星兆

楼市调控政策让A股坐了回过山车,也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过去经济过热阶段才有的政策压力似乎提前了,经济运行步子也好像凌乱了。其实,在复苏和通胀赛跑中,政策提前打消掉市场投机预期,正是复苏得以持续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理解,楼市调控对股市是个利好。

去年底以来,随着经济回暖,国际金融资本出现新一轮大迁徙的迹象,主要表现在:作为避险资产的债券、黄金价格下跌,股市、楼市等风险偏好性资产上涨,反映通货膨胀的大宗商品反弹。再从跨国资金流向来看,发达国家货币相对新兴国家货币集体走软。以上因素相互印证,揭示了全球资本正由防御性配置向进攻性配置的转变。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宏观政策迅速对经济和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包括中国央行天量正回购及随后更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美联储官员退出QE言论,G20公报呼吁货币政策应减少负面溢出效应等,又暂时压制了市场的风险偏好。

管理层如此高度警惕,究其原因还是出于对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担忧,从政府工作报告下调2013年CPI和M2增长目标可见一斑。那么这种担心是不是多余的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货币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欧美日发达国家连续多年刺激,累积投放的庞大货币如何回笼将是难题。收急了,影响经济复苏;但收缓了,货币乘数效应随着经济回暖,产生的流动性可能大幅超出各方预期。加上低利率下,发达金融体系更容易催生泡沫,进而通过热钱、输入型通胀等方式冲击我国。

从货币层面来看,管理层对通胀的担忧是有道理的。1月份M2逼近100万亿,M1同比增长15.3%,新增外汇占款6836.59亿元,创历史新高,货币供应总量有增长加速的迹象。另外,影子银行、地方投融资体系等结构性矛盾突出,都对货币吞吐造成不稳定影响。

其次,实体经济重拾向上动力。在经历过去两年的调整后,美国、中国楼市已出现量价齐升状况,汽车销售也一并回暖。终端消费需求增长沿着产业链路径向上传导,提升了中游企业开工和补库存的愿望,并拉高大宗商品表观需求,作为宏观同步指标的钢铁、煤炭行业效益改善。投资方面,国内除围绕民生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方向比较明确外,房地产、工业投资面临极大不确定。但完成去杠杆的美国私营部门,在利润驱使下有望实现投资扩张,包括自动化工业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乃至传统的房地产领域都有的很大空间。随着主要国家实体复苏和由此触发的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共振,也极可能推动进入新一轮通胀。

第三,国内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都存在刚性上涨的压力,对农产品、服务业价格的影响还将持续。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有利的一面。考虑到生猪清库存周期还未结束,蔬菜价格节后下跌,以及庞大过剩产能有待释放这些因素,通胀至少在短期内还不会爆发。

根据经验,资产泡沫往往是通胀的预警。在宽货币、弱复苏状态下,道琼斯指数创出14286点历史新高,国内房价攀升等信号值得关注。因而,在经济复苏关键时期,扎牢篱笆,及时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实际是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而从资金流向角度来看,引导楼市投机资金进入股市,调整社会融资结构,无论对经济转型还是股市本身都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