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眼中含泪”能洗去国产奶粉的尴尬吗

发布时间:2013-3-4 15:51:39 来源:不详 【字体:

消费者“崇洋”,并不是对内地奶企的实力和技术不放心,而是对生产者和监管者的“良心”不放心。

香港特区自本月起对离境人员实施奶粉“限带令”。面对家中嗷嗷待哺的婴幼儿,不少内地父母顿觉余粮不足。“奶粉危机”再度袭来,闾巷之间、网络之中也是热议不断。汇集民意的两会自然不会绕开这个话题。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针对奶粉问题表示,内地奶粉99%是符合质量标准的,但群众信心不足。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谈及这个现象,已是眼中含泪。

其实,在香港特区实施限制措施之前,荷兰、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早已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内地的抢购压力。这股波及大半个地球的“寻奶”热潮,对于综合国力已经显著提高的中国来说,当然不是什么有面子的事情。要把消费者伸向世界各地的手拉回来,关键还是先提振他们对国产奶的信心。

姑且不论来自质检总局的“99%”有无水分,至少专家认为内地奶粉在工序和配方上与进口奶粉相差无几,一些洋品牌也在内地设有工厂。由此可见,消费者“崇洋”,并不是对内地奶企的实力和技术不放心,而是对生产者和监管者的“良心”不放心。多年来,内地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在热点问题上的“鸵鸟态度”确实强化了消费者对内地奶粉的不良印象。如果说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只是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那么石家庄的三聚氰胺事件几乎给国产奶粉带来毁灭性打击。经历过这些波折,内地奶企本应该痛改前非,以可靠的质量重塑消费者信心,让人失望的是,内地奶企这些年仍然是丑闻不断,或许这些都可以归入微不足道的“1%”,但有多少消费者愿意拿自家人的健康赌一把?中国内地的市场足够大,更多的消费者还没有能力在海外寻找放心奶,很多内地奶企愿意得过且过,也许就是看准了这一点。在一些生产企业不足以信任时,监管部门在奶粉质量问题上的拖和捂,无疑加剧了消费者的信任崩塌。虽然三聚氰胺事件的众多受害者迟迟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当初受到处分的那些官员却是竞相复出或升职,奶业的监管模式也未见根本改进。既要消费者相信,就应该拿出一些能够取信于人的行动,否则岂不是诱人“迷信”?

在消费者都知道“睁眼看世界”时,监管部门不妨也看看其他国家如何处理食品质量问题,学一学现成的世界先进经验。近日,欧洲各国对“马肉风波”的处理手段堪称范例,这些国家对这个事件的重视,以及对涉案企业的打击力度,甚至让中国内地消费者都感到些许惊诧。此后,德国又发生了以普通鸡蛋冒充有机鸡蛋的事件,被认为是德国农业史上的最大丑闻,德国相关官员的感受是“令人发指”。如果我们的监管部门也能对企业的不法行为多一些苛刻,对自己的失察多一些不宽容,何愁唤不回消费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