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期待“两会”开创一个新的“议政时代”

发布时间:2013-3-2 8:31:03 来源:新京报 【字体:

  两会揭幕前夕,新京报“京报调查”结果新鲜出炉,公众对今年两会最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民生权益,以及反腐倡廉、司法公正、生态环境等重大议题,该调查结果并不出人意料。

  民众所关注的一些两会热点并非始于今日,而是近年来两会始终纠结不去的“老大难”,最近几年的人民网(603000)相关民意调查结果也并无大的变化,足以佐证。这样的局面,固然折射了转型期中国式问题的复杂性,同时也意味着,两会的议政资源能否转化为实质的政治成果,存在着极大的改善空间。

  一年一度的“春天的故事”,应当演进成助推国家改革、社会进步和民生权益的坚实足印。

  今年全国两会适逢换届,新一届议政者能否更好地推动民意诉求上升为国家意志,使两会进一步成为解决现实问题、满足社会期待的制度平台,并由此开创一个新的议政时代,既是其历史使命,也是亿万国民的殷殷期望。

  “民众诉求”期待“议政实效”

  应当深度构建社会化的两会政治效果评价机制,通过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监督议政过程和成果兑现,以使民意持续、长久地介入两会政治,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放大“两会效应”。

  综观历年来两会的议政景观,各类议案、提案、建议数量惊人,其中不乏契合民意的高质量建言献策,但也掺杂着不少跟风动议、口水建言,乃至饱受舆论质疑的“雷语雷案”。而议政主题的过于分散和庞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议政质量,一些国民所关注的重大议题,缺乏深入的审议讨论和充分的意见博弈。

  参与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超五千之众,这体现了两会政治广泛的代表性,但有限的议政时间与多元的表达欲望也必然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在议政人数、会期、流程等一时难以作出重大调整的现实下,两会议政实践需要首先突破自身瓶颈,合理平衡议政民主与议政效率,在保障议政自由的同时,集中议政资源,直面民意诉求,致力于制度性、全局性事务,尽量避免泛泛而谈、纠缠琐碎的清议。

  有鉴于此,建议人大、政协在其职权范围内采取积极措施,顺应国民关切和改革发展所需,通过对议题的合理筛选、提炼和引导,使两会注意力集中于最为紧迫的国计民生领域,以提升议政效率,防止议事“跑题”。

  尤其是,目前人大按代表团、政协按界别划分的分组会议,承担了主要的议政功能,这固然便于发挥议政者的自身优势,但也容易使议题拘泥于本地区、本行业。与分组讨论相比,大会发言显然更易集中议题,并促进更广泛的意见交流和碰撞,从现实议政实践看,人大会议也可以尝试运用这一议政方式。

  全国政协的大会发言虽然已成惯例,但议题设置也时存争议。正因此,两会的议事规则、开会方式需要更趋合理化,尤其是进一步激活大会发言,赋予全体会议以更强大的议事功能。并且诚如一些政协委员曾经建议的,应当通过挑选或集体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大会发言,如此,当有助于聚合更符民意、更具价值的议题,并成为议政舞台上的主角。

  从更深的层面而言,“议政”的精髓并不仅仅在于话语的表达,更在于思想的竞争。回顾近年来的两会,诸如房价、医改、教育、收入分配等民生议题虽然年年大热,并引发了众多的意见分歧,但大多局限于自说自话的单向表达,而非双向乃至多向的交锋,这实际上反映了两会辩论机制的缺失。正因此,两会在优化议题、集中资源的同时,努力构建和完善符合现代议会政治特点的制度化辩论程序,有意识地设置辩论议题,引导各方利益诉求平等、充分博弈,以最大程度达成社会共识与和解,形成符合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的决策成果。

  两会要肩负起回应民意诉求的政治责任,还有赖于焕发更多的行权意识,激活更多的行权手段,针对公众反应强烈而又经年不决的“老大难”问题,议政者在必要的情形下,应当敢于约见政府官员,询问、质询政府部门,乃至启动特定问题调查等,使这些法定权力真正转化成解脱民生疾苦、切割社会弊端的现实政治压力。

  而在另一个方向,两会能否取得令国民满意的实效,还取决于其政治成果能否由会场内落地生根于会场外。一方面,需要通过完善重点议案、提案、建议督办制度、建立代表委员常态性履职机制等内部改革,对行政和司法公权从“两会监督”延伸至“日常监督”,使两会期间所达成的重大决策,真正取信于民。更重要的是,应当深度构建社会化的两会政治效果评价机制,通过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监督议政过程和成果兑现,以使民意持续、长久地介入两会政治,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放大“两会效应”。

  防止另一种“隐性浪费”

  与餐饮、纸张、鲜花等物质意义上的会议成本浪费相比,议政资源浪费对民主效能和国民热情的伤害后果,显然更为严重。

  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精简纸质文件材料的印制和发放,提案简报、大会发言等文件将通过网络系统提供查询,此项无纸化办公措施可节省会议支出200万元人民币。另据了解,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秘书处也采取了系列措施,比如,会议工作人员尽量使用机关办公用房,减少租用宾馆会议室和房间的数量等,也减少了不少经费开支。

  无论是改进会风,还是改进文风、作风,都是上行下效,这是一个基本规律。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和重要地位,对政治生活发挥着一种重要引导作用。因此,全国“两会”厉行节约,无疑会成为落实改进会风“顶层设计”的示范之举,这不仅会推动各地会风的转变,也必定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倡导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做出表率,进而推动建设更加节约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不过在赞叹这一重大进步的同时,或许更应关注另一种浪费现象——议政资源的浪费。

  最近几年,少数代表、委员尤其是一些文体明星的“缺席门”事件,屡屡成为众矢之的,从前些年刘翔委员因“备战”“养伤”而五年四次缺会,到今年新晋广东省政协委员周星驰为宣传自己电影而上演现实版“逃学威龙”,无不成为社会批评的标靶。与此同时,个别代表、委员虽身处会场却魂游会外,打瞌睡、玩手机等摆不上台面的小动作时有见光,引发舆论哗然。此类视两会为儿戏的“躲猫猫”“打酱油”行为,不仅伤了公众的殷殷期望之心,也是对议政资源的典型浪费。

  与上述“显性浪费”相比,不容忽视的还有议政资源的“隐性浪费”现象。少数代表、委员虽然年年现身会场,其议政质量却令人不敢恭维。从假话、空话、套话乃至声称“从不添乱”的自我表白,到人云亦云的跟风动议、重复建言等议政泡沫化,从悬空于调研与民意土壤的“凑数议案”“交差提案”“口水建议”,到违背常识、偏离法治和道德原则的“雷语雷案”,无不遭遇公众围观和吐槽。更有个别代表、委员在任期间从不发言和发起动议,成了徒占席位的“哑巴代表”。于两会有限的会议期内,这类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耗、空转现象,同样是议政资源的极大浪费。

  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治基于效率要求的普遍选择,而在中国现有政治框架下,两会则是参政议政最重要的制度平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虽然数量有限,却承载着全体国民的现实疾苦和利益诉求,更掌握着普通人难以享有的直接议政话语权,如此珍贵稀缺的议政资格和机会,理应倍加珍惜和利用,以务实高效的智力贡献和思想竞争,助推国家改革、社会进步和民生权益,而种种议政资源浪费现象的背后,折射的却是社会责任、议政素质的缺失。与餐饮、纸张、鲜花等物质意义上的会议成本浪费相比,议政资源浪费对民主效能和国民热情的伤害后果,显然更为严重。

  正是从这个意义而言,如何最大限度地抑制乃至杜绝议政资源浪费现象,乃是未来两会政治亟须破解的改革议题。首要的一点,是进一步完善代表、委员的遴选和退出机制,依据民主原则而非“政治待遇”选拔社会精英,依据能力优劣而非名气大小分配政治资源,使那些真正具备议政愿望、热情和素养的贤才进入议政行列,无心无力甚至无时间者及时“让贤”议政舞台。前些年,广东省28名政协委员的“辞职风暴”引发社会关注,其中就包括因训练繁忙而无暇参政的奥运冠军孙淑伟和胡佳。今年广东省政协再度表态,委员不积极履职将除名。类似的改革不应再犹豫不决,如此,拿两会不当回事的现象才会渐渐绝迹。

  与此同时,有必要深度构建对两会政治的社会监督机制,代表、委员接受国民监督,既是宪法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也是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通过两会议政过程的透明化,以及议案、提案、建议的公开化等手段,当能对代表、委员的议政素质和责任感形成有效的外部压力,令少数动辄缺会、应付参会、低质建言的怠责者有所忌惮。两会要成为更高水平的建言献策平台,并使民意持续介入、监督公共政治,这样的改革同样没有理由不尽快推行。

  两会作为国家最大规模、耗费必要财力的政治集会,必须考虑民主成本与民主效果的投入产出。如今,节俭办会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从本质而言,杜绝议政资源的浪费现象,进一步提升议政质量和议政效果,具有更重要的价值,如此,两会的成本付出才能真正物有所值,也才能为全体国民所接受。而这,既是社会所期待的理想政治图景,也是未来两会政治更深刻的改革使命。

  “民主大考”呼唤“议政时代”

  对于两会政治过度敬畏或漠不关心的社会心态仍有所存,虽然不参与也是一种政治自由,但这无助于发展一个民族的民主素质,而且,如果人人放弃制约公共权力的权利,私人生活的自由也就失去了保障。

  两会作为这个国家最大规模的政治集会,实际上也在集中检验着国家民主制度能否有效实践、公正运行。就此而言,两会不仅是一场的“民主的盛宴”,更是一场“民主的大考”。

  两会,是对政府和司法公权的一场大考。提交两会审议的预决算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是其核心议程,也是行政权、司法权接受监督的制度性安排。而民主监督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信息公开,就此而言,近年来日益升温的看管政府“钱袋子”的社会诉求,就业、医改、住房、教育、环保等民生热点,以及反腐败、司法公正等焦点议题,都需要预算、政府工作、司法等诸多信息的客观全面而不是“多谈成绩、少谈问题”式的公开。这场大考还表现在,政府和司法公权面对批评、质疑,如何坦诚应对而不是推诿责任乃至“躲猫猫”。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基本的政治道德,上述信息公开和接受监督还应当包括:敢于向一切弊端开刀、与一切不当利益切割的变革措施,而不是隔靴搔痒式的空洞愿景,与既有的政绩相比,这些实质性的改革目标,也能带给人民更多的希望和信心。

  两会,是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体的一场大考。尽管在中国的现实土壤上,还没有生长出“职业政治家”的概念,但并不意味着代行民权的代表、委员有理由缺失“职业精神”。近年来,“哑巴委员”“举手代表”的日渐稀少令人欣慰,但仅仅以此来检测代表、委员是否合格,显然标准过低。人们期待的是,今年两会的光环将不再局限于少数几个“明星代表”“议案大王”身上,参政议政者的提案、建议应当是真正采集民意、深思熟虑的成果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交差,而近年来频频出现的雷人议案、建议即使符合多元化民主政治的一般逻辑,至少也能具备起码的合理性和常识性。两会对代表、委员的考验还在于,在一切必要的情形下,能否敢于启动法律所明确赋予的约见、询问、质询、罢免等刚性监督手段。事实上,这种主动履职、勇于行权的意识自觉,既是考核参政议政者的底线,也是这一群体对于全体国民的起码政治责任和交代。

  两会,也是对包括普通民众、公共舆论等在内的全社会的一场大考。民主,从来就不应该是少数精英政治家的“独角戏”,而是全体国民共襄的盛举。

  近年来,随着两会透明度和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由“网上两会”“民间两会”所发酵的坊间民意正在对公共政策和制度变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也应当看到,在民主文化传统匮乏的历史语境下,对于民主政治的理念和价值还存在着不少社会性误解。一方面,利益多元化与尚未成熟的民主意识相伴相行,导致一些“非主流”的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被民粹主义式的讨伐口水频频淹杀,进而阻碍了一个自由、宽容的代言机制和议政环境的生长;另一方面,对于两会政治过度敬畏或漠不关心的社会心态仍有所存,虽然不参与也是一种政治自由,但这无助于发展一个民族的民主素质,而且,如果人人放弃制约公共权力的权利,私人生活的自由也就失去了保障。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应当期待,全社会能够以更成熟、更积极的姿态介入今年两会这场民主大考,在公共参与上更多进步,更少遗憾。

  两会是一场“民主的大考”,由此滋生的政治压力或动力,当从方方面面塑造中国社会上至公权、下至黎民的民主精神和品格,而这呼唤一个新的“议政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