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科用QFII救A股是在饮鸩止渴
◎苏培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让我国股市扭转颓势无非两条路:一是改革各项基础制度,用法制化、市场化的手段来长期治理,通过深层次制度改革来营造分红回报的“正和博弈”条件,减少欺诈圈钱;二是用资金推动的财富效应来制造“人造牛市”。
从这两条路来看,前者显然是长效机制,犹如中药,疗效可能会慢一些;而后者就像“抗生素”,虽能立竿见影,但经常使用会有副作用,会改变市场自我的修复。最要命的是,A股市场长期沉迷于资金推动下的“人造牛市”。
理论上,监管部门的施政方略和路径选择不需要看点位,如果能营造一个“三公”、有回报、法制化的市场环境,市场自然就会有信心,可惜的是目前我国股市还不具备这样的环境,制度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证监会非常清楚A股市场信心不足的原因,除了存在各种制度性的弊端外,市场中的存量资金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IPO圈钱、再融资和限售股的解禁减持,再加上投资者信心丧失和被套者观望情绪,从而市场自动会冻结一部分流动性,而市场中有效的流动性就会出现不足。于是,证监会千方百计地拓展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储蓄存款等增量资金入市,想快速扭转股市的颓势,但努力了一圈之后收效甚微,最终将引入增量资金的期望寄托在外资身上。2012年4月3日将原本300亿美元的QFII额度增加至800亿美元,并在2012年11月13日将原有的700亿元RQFII额度增加至2700亿元,结果外资也是无动于衷,大幅增加QFII额度并未带来外资蜂拥而至的局面,甚至连以前300亿的额度都没用完,于是证监会组织几家交易所和各主要金融机构奔赴海外路演。就在前几天,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香港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时说:“目前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占A股市场的比例在1.5%~1.6%,我们希望在现有基础上可以乘以10或者乘以9这样的规模。”消息一出,A股市场一片沸腾,如此大规模地引入外资入市利弊何在?A股市场的定位究竟是什么?QFII大扩容能不能挽救A股市场的信心?
早在2006年笔者就曾指出,在一个充满投机的市场里很难指望QFII来充当价值投资的布道者,QFII迟早都会“入乡随俗”,别指望QFII来拯救和稳定A股市场。
从QFII这10年的运作历程来看,确实如笔者所料,QFII并没有实现监管者预期的效果,反而在入乡随俗。
现在全世界都在搞量化宽松,国内也并不缺钱,主要是缺乏信心,如果在这个时候大肆扩容QFII额度,未来外资的大进大出会给我国的流动性管理和外汇管理带来什么样的挑战?一旦出现快速抽逃会对我国股市和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有没有做好准备?希望我们的决策部门最好有战略性的思考,千万别为了“人造牛市”的短期效益而埋葬我国股市。虽然中国资本项下对外开放是必然趋势,但得循序渐进,不能太过盲目。
尤其在我国股市基础制度尚未完善,价值投资尚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投资信心并未从骨子里焕发,“人造牛市”只会掩盖制度性缺陷,只是让投资者在短期内忘记伤疤、忘了疼。
全世界发展股市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市场的繁荣与稳定不能仅靠外资来支撑,最主要的是有什么样的游戏规则和市场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投资者。如果我们再不及时营造价值投资的氛围,再不惩罚违规者和造假者,则市场很难规范发展,也很难指望投资者能长期持股。
当前市场环境下,我们期冀中国股市的游戏规则更加市场化,希望中国股市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层次的制度改革,营造法制化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