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移民还是留守我们为何纠结

发布时间:2013-1-22 6:40:53 来源:中国企业报 【字体:

  不如人意的营商环境让部分企业家心灰意懒、身心俱疲,甚至一部分人试图以双重国籍的方式实现自我保护

  2012年底,浙江商人郭强从新加坡急匆匆回国时窝了一肚子火。他的护照签证又到期了,而新加坡分公司的注册事务还没有办完,剩下的事情只能交给他的儿子了。虽然他对儿子的办事能力并不太放心,但儿子的移民手续已经办好,新公司正是以他儿子的名字注册的。

  对于郭强来说,这不是他第一次遇到被护照牵着走的情况了,但这次他忽然有了一种疲倦感。因为他知道,回到浙江的公司总部,他还要处理一个更棘手的问题——财税部门的税务罚款。这项罚款要追溯到3年前他的企业所享受的一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心灰意懒者

  “本来是政府主管部门工作失误,板子却打在了企业身上,我不得不频繁回来配合政府为自己申诉。”郭强无奈地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2008年,郭强的公司曾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他还清楚记得,当时公司所在的高新区科技局通知他去拿申请表,并告诉他如果通过了,能享受到10%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以郭强公司的实力顺利通过,2011年复查再次通过。但是没想到,这次他还在国外,就接到公司副总的电话,说财税部门检查出他们当年申请时有专家打分过高,因此,要撤销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同时向税务机关一次性补缴相关税款。

  而让郭强最头疼的是,与享受优惠政策那两年公司效益大增相反,近两年,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国外订单巨减,公司近期的利润很低,目前正在办理贷款,此事一出,公司授信额度肯定会受影响。

  郭强目前仍纠缠在补缴税款申诉中。最近一次与《中国企业报》记者通话时他有些心灰意懒:“一次性让我们补缴600多万元,这不是想把企业搞死吗?我们又不是靠骗取优惠政策取得发展的。算了,不行我就让他们罚吧,大不了我把厂子卖了,全家移民。反正新加坡那边的公司也快弄好了。”

  身心俱疲者

  与郭强的民营企业性质不同,同是浙商的沈钟的公司股份构成比较复杂:一家央企持有其28%的股份,另一家持有其26%股份的企业原来属美资,后又变更为港资。因此,公司的所有账务管理都要涉及境外资金监管。

  作为阀门生产企业行业龙头的董事长,沈钟现在除了公司战略规划、流程再造、绩效考核,其他都不管了,但他依然感觉这两年特别累。

  按照阀门行业的平均水平,年人均销售额目前在30万元左右,而沈钟的企业达到了93万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还多。

  近几年,由于黄铜涨价,沈钟的企业受到很大影响。“我们制造成本中大约70%是原材料,利润率只有6%—7%。虽然不能和其他行业相比,但我们比较稳健。”沈钟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沈钟的“累”还来自于政府对于制造行业的重视度不够:“全国上下不重视制造业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德国、日本的发达都是建立在重视制造业基础之上,中国却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第三产业中。制造业不兴旺,第三产业会有前途吗?”

  不过他很清楚,他的呼吁没有用。“因为从现实来看,制造业带动GDP太少了,所以都不重视,这是必然的,制造业兴旺需要长期的投入。”

  沈钟的另一种“累”来自财务监管方面。

  “我们公司因为有境外投资,所以比央企的资金监管还严。”在沈钟看来,目前已经严到“正常的事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解决了”:“我们这种行业需要很多先进技术,因此每年的研发投入很大,但却无法说出准确数字,因为我们的产品设计、设备材料、工艺等好多项目都是和国外合作完成的。但是,按照现行的财税政策,按正常渠道我是没办法走账的。同国外公司合作,索要合乎中国标准的发票很难,所以我们只能变通,研发、设计等费用只能通过产品买卖的方式补给对方。这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按照正常手续审批,估计要办到猴年马月了。”

  “我现在是一个企业的老总,到国外请客户吃饭回来是报销不了的。”沈钟苦笑着说,“走正规渠道,国外的发票中国财务制度不承认。按程序我要向外汇管理局报批,你不知道外汇管理局批下来有多难。外汇管理局要问我:你怎么请客花了这么多钱啊?”

  沈钟的企业1992年就曾在泰国办厂。他说他完全能体会郭强的遭遇。“我事情还没处理完,签证日期到了,我还得回来,回来再办签证,留下的事怎么处理?所以说中国企业想走出去太难了。”

  门里门外者

  在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中有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始终是中国人,但同时也拥有其他国家的国籍。

  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周雪,是一家矿山开采机械公司的总经理。她有一个24人组成的团队,这个团队是从原来公司剥离出来的。带着这个团队,她承接了两个大型有色金属矿的开采项目,她本人则很快跃升到富人阶层。

  富起来之后她马上联系了加拿大投资移民。她说移民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另外她总是觉得没有安全感:“我怕有一天政策一变,我辛辛苦苦、风餐露宿挣来的钱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周雪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山西籍民营企业家卫宪法,一个靠自学而在中国铝矾土行业小有名气的“土专家”,经过多年积累身价上亿。6年前,卫宪法遭当地民政局官员非法拘禁后致企业易主,亿元资产被零元转让。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家的财产安全与移民话题再次被热议。此前,俏江南董事长张兰悄然注销户口、移民加勒比岛国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

  “加拿大允许双重国籍,”周雪偷偷告诉记者,“我现在还保留着中国国籍。”周雪的公司目前在两国都有施工项目。

  温庆的情况和周雪有些相似。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的企业家。当时小有积蓄的他到了英国,近20年的打拼始终没有太大起色。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温庆等一批企业家又被吸引回来,他是带着包括前劳斯莱斯副总裁的投资回国创业的。在拥有英国国籍的同时,温庆还保留着中国国籍。

  目前,温庆的公司在节能环保领域已经是领先水平,但他最不适应的是某些地方官员的作风。

  “有一次我们去陕西谈一个项目,当地的一个官员来了,看了我的项目展示,连具体价格都问了。结果,第二天,他的助理来了,说这个领导有一个公司,可以给我一个200万元的合同,直接问我提成是多少?”温庆无奈地冲记者笑笑:“我是做合同能源管理的,能挣多少钱,是基于能省下多少钱,给他提成我怎么做账啊?又怎么向我的股东交代?”

  后来,温庆公司的产品一直无法进入那个地区。

  如今,周雪和温庆们都在观望中,因为他们的企业主要市场都在中国。(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涉及企业家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