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魏迪英双汇保卫中国餐桌安全?

发布时间:2013-6-6 14:52:47 来源:不详 【字体:

猪肉生产商成为资本市场的光鲜主角。

5月29日,双汇国际宣布将收购美国的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双汇国际将以每股34美元的价格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收购溢价为31%,前者对后者的现金支付和债务承担总计约71亿美元。受这一消息刺激,双汇国际旗下的双汇发展,在5月30日大幅攀升,一度涨停。

双汇发展是中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商,而史密斯菲尔德则是全球最大的猪肉商。就市值而言,前者是150亿美元,后者是36亿美元。但就2012年的营业收入而言,前者约为65亿美元,后者约为131亿美元。此番交易若能顺利达成,或为“蛇吞象”的又一鲜活案例。

这次“蛇吞象”的收购之所以可能,中国不断攀升的猪肉需求被认为是一大关键。5月30日,《经济学人》在其报道《美国猪飞往中国》中写道:“这次收购的推动力来自中国国内的需求。随着中国收入水平提高,中国人的猪肉消费量迅速上涨。中国的生猪存栏量为4.76亿头,约为全球总量的一半,但这个数字依然无法满足需求。自2008年以后,中国成为猪肉的净进口国。”《经济学人》指出,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美国的猪肉消费量连续4年下滑,市场已陷入过剩。与此同时,中国的猪肉消费量迅速上升,现在已经是美国的2倍。《华尔街日报》同时报道说,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中国的评价肉食消费量比上一年增长了8%,接近韩国的水平。

据统计,2012年中国进口猪肉及副产品约130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约50万吨,史密斯菲尔德是主要的出口商,其25%的猪肉销往中国。对此,史密斯菲尔德董事长波普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这次交易将有助于向中国和亚洲出口该公司的猪肉。

交易双方对进口美国猪肉的前景预期乐观,某种程度上还可追溯到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5月30日,《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国在美国的最大手笔》中指出:“中国的食品工业近年来一直被卫生安全问题困扰。2013年3月,成千上万头死猪漂浮在黄浦江上,政府最后将责任归咎于违法的农民。”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双汇不久前也有前科。“2011年,双汇曾陷入有害添加剂的丑闻”,《经济学人》报道说,“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双汇和史密斯菲尔德的联姻是个好消息,这可能意味着从美国进口更多猪肉。”

由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中国的消费者正被迫转向。《经济学人》报道说:“目前的趋势是加强与西方的品牌合作,来消除消费者对中国国内产品的安全担忧。达能、爱氏晨曦都在推进类似的策略。”

目前来看,美国猪肉要端上中国的餐桌,并没有太多障碍。在海外收购上,中国企业常在政府审查和劳工问题上遭遇瓶颈。目前来看,双汇的这项交易不大可能在此搁浅。《华尔街日报》报道说:“美国的肉制品企业对中国来说是个好机会,它不像电信企业那样涉及国家安全问题。这个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竞争者,这意味着美国企业之间要收购,会遇到反垄断审查。”但双汇和史密斯菲尔德分处中美两个不同的市场,避开了这个问题。

不过,尽管股价猛烈攀升,但这次收购案的主角并不是猪肉生产商双汇发展,而是双汇发展的离岸控股公司双汇国际。

6月2日,《纽约时报》在报道《华尔街撬动的收购》中称:“在这次交易背后,一批精明的投资、交易机构实际上控制了这家中国企业。其中包括高盛、鼎晖投资、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和新天域。”

“双汇在开曼群岛成立了一家离岸公司,以此来推动收购,收购融资由摩根士丹利安排。高盛和鼎晖投资将主导这次交易,其他机构只是跟随者”。《纽约时报》报道称,双汇的管理层持股约36%,但享有更高的投票权;鼎晖投资是第二大股东,持股34%;高盛和新天域各持5%,淡马锡持股约3%。“这些机构几乎控制了双汇国际的一半股份,这是在7年前双汇私有化过程中完成的。”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海外委员会将审查这笔交易是否涉及美国的国家安全,其中就包括调查其股权的详细结构。双汇国际的官方网站透露,该公司持股人包括鼎晖投资、高盛、新天域、凯雷集团、淡马锡,以及双汇的员工和管理层。双汇国际通过其子公司双汇集团和罗特克斯,持有在深圳上市的双汇发展。以上持股人大多也是2006年双汇私有化的投资者。

“双汇的这次收购中有诸多中介现身,”《纽约时报》评论说,“这不仅揭示了中国一直以来的商业文化,还暗示了将来华尔街和亚洲的精英将紧密合作,联手推动跨境的收购和并购。”

(魏迪英)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shiping/10037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