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继续强调“稳健” 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管理层将更多以市场化改革方向来引导市场理性回归。其政策的核心在于,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记者牛娟娟7月1日发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虽继续有所回落,但连续数月居于50%荣枯线之上。经济运行是低迷徘徊还是触底反弹?中国经济是否有再次探底的风险?近期货币流动性的紧张是否会撬动货币政策放松?货币当局近期的连续表态又透出何种政策深意?
我国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虽然我国经济目前面临下行压力,但整体形势依然平稳。”面对6月份PMI数据,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和专家均持上述观点。“从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上看,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并不太大,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可遏止的持续下行状态。各项指标也基本平稳,没有大起大落,不必过分担心经济的起落。”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称。
针对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情况,来自华安证券的宏观分析师认为:“6月份PMI指数回落,表明未来经济有一定下行压力。但PMI仍在50%临界点以上;1-5月份投资、消费增长大体平稳,出口实际增速也未大幅下滑。与此同时,前期稳增长的政策效果还在进一步显效中。预计未来经济增长将呈趋稳态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表示,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可以用一个“稳”字来概括。无论是经济增速和“三驾马车”,还是就业、物价等都在合理区间,不必过分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急剧回落。
6月28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也对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做出了“总体平稳,物价形势基本稳定”的判断,并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同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合理,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同时各项改革红利还将进一步释放,政府部门简政放权作用将进一步显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将进一步提高。”他同时表示,“在当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中国仍处在有利条件较多的战略机遇期,潜力巨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6月PMI指数在50.1%,从二季度来讲,4月、5月、6月份,这3个月各月的PMI指数都是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3个月平均的PMI指数是50.5%,这反映出来经济整体运行的平稳增长格局是没有变化的。此外,他表示,消费需求1-5月份增长在12.5%以上,其增长还是基本平稳的。投资需求也还是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水平,投资增长保持在一个较快的增长水平,预计可以支撑中国经济保持一个7%-8%的平稳增长格局。从出口需求看,今年1-5月份的出口需求增长了13.5%,虽然出口需求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增长还是比较好的,和去年同期比,去年也是8%左右,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因此,从需求角度来讲,经济增长保持一个适度增长的区间是非常有基础的。
货币政策“新”思路渐清晰
从5月下旬开始,我国银行间流动性骤然趋紧。业内普遍认为,这次资金价格飙升的根源不是缺钱,而是市场出现了结构性问题,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状况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就此次市场资金价格飙升,管理层也采取了与往不同的应对措施。以往面对市场缺钱,央行通常会进行逆向对冲,而这次央行却一反常态,不仅没有投放资金,反而连续发行央票回笼流动性,向市场透露出“稳健”信号。
5月9日,央行在《201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近年来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波动性有所加大”,中央银行将“双向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并介绍了流动性管理工具。6月24日,央行公布《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指出“目前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要求商业银行“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6月25日,央行再度发布了《合理调节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新闻稿,再度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并要求“商业银行要继续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6月28日,周小川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再次明确“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着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与此同时,自5月以来,中央关于货币政策的表态也接踵而来。5月13日,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6月8日,在主持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时,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6月1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这已是一个多月以来,李克强第三次谈及存量资金问题。
有分析人士表示,从近期货币政策操作上并没有出现放松、到不久前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公告重申“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再到央行就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专门发函,以及近期中央和货币当局的频频表态来看,新一届领导集体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思路正日渐清晰———管理层将更多以市场化改革方向来引导市场理性回归。其政策的核心在于,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具体看,就是要稳定货币信贷供给,避免走之前‘银根一紧、政策就松’的老路,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一直存在的资金结构错配问题,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变以往过度依靠资金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多依靠结构性的政策来化解风险、提升发展活力;更多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经济结构、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着手,着眼于中国经济更深层次、更持久有序的发展。”上述华安证券宏观分析师表示。
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适度降低增长速度,提高增长质量已成为经济发展共识。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失衡,要走出经济发展的矛盾和怪圈,化解结构性矛盾,还要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有分析认为,当前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矛盾,既有金融机构过度追求短期利润的因素,更是体制机制问题的积累,因此,要更有效盘活存量,就需要从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入手。不管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还是业内人士呼吁的资产证券化、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等,其所指向的,均是要通过改革创新,让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扭转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错配矛盾。
此次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紧缺现象,给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上了生动而现实的一课。可以预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金融领域工作的重心。预计政府将在一系列重要领域推动经济改革并加快改革的步伐。这些改革将涉及减少审批事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受限行业、财政和税收、金融、资源价格、资本账户开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保险、环保等多个领域,旨在提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潜在增长率,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而在近日召开的“2013陆家嘴论坛”上,也传来了“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结合经济金融改革进展和国内外环境,积极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积极推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发展,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支持金融创新,形成交易方式多样化、参与主体多元化、交易产品日趋丰富、市场监管透明有效的金融市场体系”等积极推进金融改革的声音,金融整体改革和开放的主线条更加清晰和明确。
(责任编辑:DF112)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hongguani/10977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日本新增长战略未被一致看好
下一篇:央行发布调查报告 或折射实体经济“偏冷”
·57只个股年内换手率超10倍 新兴行业遭资金热炒2013.07.03
·3D打印技术再获突破 逾1.5亿元资金追捧4只概念股2013.07.03
·四因素促军工上行 东华测试涨停2013.07.02
·顶点财经三阳开泰 剑指21002013.07.02
·煜融投资吴国平低位红三兵意味着什么2013.07.03
·启明乐投李坚成长股的牛市值得期待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