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国际要闻 >> 浏览文章

美国制造业回巢效应

发布时间:2013-2-5 17:08:00 来源:网络 【字体:
美国企业把生产撤回国内的做法并非是几十年来将生产外包的简单扭转,其中蕴含了更多经营策略上的审慎考虑

  2012年,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走上了归乡之路。制造业“回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企业依据全球产业链的变化对自身经营战略的重新审视,也呼应了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国内涌现的实业立国的思潮,以及美国政府所倡导的以振兴“美国制造”带动就业和驱动经济增长的思路。

  然而,“回流”的美国制造业企业仅融合成涓涓细流,过去几十年里失去的数百万制造业岗位难以一朝挽回。与多年前将生产“外包”能普遍获益的大潮流不同的是,回流美国究竟是否具有诱人前景存在很大的行业差异。

  2012年12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宣布,公司计划2013年在美国投资1亿美元,并把一条现有苹果电脑生产线迁回美国本土。“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把更多的工作放在美国。”库克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

  当年面对总统奥巴马提出“为何苹果手机不能在美国本土生产”的问题,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乔布斯回答:“那些失去的工作再也回不来了。”

  同样高调回归的还有通用电气公司。2012年2月,通用宣布把采用尖端技术的低耗能热水器生产线从中国撤回其位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电气总部。仅一个月后,通用再次宣布把法式冰箱的一条生产线也从墨西哥撤回。

  通用公司的战略转移是美国制造业“海外移民”的一个缩影。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在1979年达到1960万的峰值后,随着企业生产外包和机械化设备的使用而逐年下降。从2000年开始,全球产业化大潮风起云涌更是加速了这一过程。此后10年间,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的“失血”速度是之前20年的7倍。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用全球化时代产品的周期性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美国在生产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方面依然拥有优势,但随着产品市场的扩大。生产的标准化和竞争对手的出现,当产品的技术和工艺以及营销手段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的时候,生产成本就成为越来越主要的决定因素,生产也往往从高收入国家转向低收入国家。

  四年前本想卖掉工业园的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弗里•伊梅尔特现在有了新憧憬。他认为,制造业“外迁”的概念已经过时,通用电气未来还将把更多散布于世界各地的设备制造业务撤回国内,并计划在美国本土投资近10亿美元。

  综合成本的助力

  伴随着将生产转移到国外的潮流,美国制造业在经济总量和就业人数中所占比例不断下滑。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上世纪50年代的近30%降至目前的12%。二战结束后,美国曾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就业人口在工厂工作,而现在这一比例已经降至9%。

  制造业在创造财富、吸纳就业和促进创新方面依然有着重要意义。据美国制造业联盟统计,制造业研发占美国全国工业生产研发的四分之三;制造业出口约占整体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的三分之二,支持了约2000万个高薪岗位,对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全球化的加速和世界经济版图的变迁,随着国内外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差异的变化,不少美国公司决策开始转向,福特、卡特彼勒和英特尔公司都曾把部分生产迁回本土。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反之美国的劳动力优势则开始提升,比如美国南部部分州由于失业率高企、工会势力削弱等原因劳动力成本较低,而且美国工人在使用机器和自动化方面占有优势。

  12 下一页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相关图片信息
今日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