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世界迎来“中国公司时代”
2015年4月至今,上海证券报“一带一路”调研报道组从广西北海始发,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线路,走过广东 、福建 、浙江 、江苏 、上海、山东 、天津 、辽宁等省市,再深入关中平原,从陕西西安沿“丝绸之路经济带”走过河西走廊,足迹踏遍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最后至新疆喀什,抵达西北国门——红其拉甫口岸。
朝在波涛汹涌的隽秀海岸线,夕于黄沙漫天的斑驳古城垣。千年以降,不舍昼夜穿梭奔波在这丝绸之路的,是最具冒险精神与经济眼光的商旅之人。
而于最近四分之一世纪崛起的中国上市公司,是现代商旅中的精英。我们沿途调研的40多家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上市公司,分处港口、航运、基建、能源、医药、矿产、服装、金融、高科技、高端制造等产业。他们走在“一带一路”上,充当探路先锋。
他们中有豪情壮志者,宁波港副总裁褚斌说:国际航运中心东移趋势已定,中国要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筑就国际强港梦;有静觅机遇者,康美药业副总经理李建华说:我们将整合沿线国家医药资源,设立东盟中药材交易市场,探索新商业模式;有积极转型者,中远航运首席执行官韩国敏的策略是:全面调整公司船队业务结构,为“一带一路”先行者铺设海上之路;有情怀不变者,达刚路机董事长孙建西 :做产品需要激情,要为“一带一路”造“会呼吸的路”……
走出去:世界迎来“中国公司时代”
去年以来,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已有141起。一个又一个“一带一路”项目的签约与落地,背后都涌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身影,或主导投资,或协同参与,正尽情展露中国资本输出的强大力量与独特魅力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产能走出去提供了全新的政策平台。一年多来,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一些敏锐的国际产业界人士发现:中国企业走出去已全面涉足装备、制造、能源、水利、文化和高科技,优势产能整合的全球化态势日趋明朗。
世界迎来了“中国公司时代”。
12月初,中国与老挝首个合作成功的“一带一路”电网项目——230千伏老挝北部电网工程在老挝琅勃拉邦举行投产仪式。该项目是南方电网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把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点项目。
11月底,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埃德拉全球能源公司签署了埃德拉公司下属电力项目公司股权及新项目开发权的股权收购协议。协议覆盖了分布在马来西亚、埃及 、孟加拉国 、阿联酋、巴基斯坦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3个清洁能源项目,标志着我国清洁能源产业“走出去”战略得到进一步实施。
同一时刻,在巴基斯坦瓜达尔市,中方与巴方就“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瓜达尔港建设签署4项合作协议,计划在港口建设、经贸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其中,珠海港与中海港控签署了65亿元的合作建设瓜达尔港的大单,珠海华发集团与中海港控签署合作建设中国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协议。
一个又一个“一带一路”项目的签约与落地,背后都涌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身影,或主导投资,或协同参与,正尽情展露中国资本输出的强大力量与独特魅力。
12月5日,南非约翰内斯堡,中非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升格为峰会,由中国和南非政府共同主办。本次峰会的正式名称是“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主题为“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我们的‘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对接非洲的‘2063议程’,焕发出新的光彩。”
此次跟随习近平主席参会的中国上市公司,有来自国内基建、通信、文化等各产业的龙头企业,他们看到的中非合作商业机会,从农业、通信、基础设施、加工制造、资源开发,到金融和商贸物流等领域。“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与机制下,我们期盼能尽早投资。”
一份名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报告最近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规模投资呈加速态势。
去年以来,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已有141起,其中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29起,1亿至10亿美元的投资55起。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交通运输及制造业,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的投资也有明显增长。
商务部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31.7亿美元,同比增长36.7%,占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3.8%。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 、哈萨克斯坦、老挝、印尼、俄罗斯和泰国等。
前10个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新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2677个,新签合同额645.5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3.3%,同比增长21.6%,其中新签合同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40个,累计合同金额547.9亿美元,主要涉及电力工程建设、房屋建筑、通讯工程建设、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建设等领域。
国务院国资委也发布了《“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路线图》,盘点央企“走出去”发展现状:已有107家央企在境外共设立8515家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80多家央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上证报记者调研获得的信息是,在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中央企业承担大量“一带一路”战略通道和战略支点项目的建设和推进工作,具体包括中俄、中哈、中缅原油管道,中俄、中亚、中缅天然气管道,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10条互联互通输电线路以及中缅、中泰、中老铁路,中巴喀喇昆仑公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等项目。
作为输配电产业的央企,中国西电总经理陈元魁告诉记者,中国的输配电装备、乃至特高压装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正努力推进这些业务,抓住机遇。”
国内水利行业龙头大禹节水的董事长王栋近来异常忙碌。他奔波在以色列、埃及等地,考察海水淡化、智能水表、水处理、灌溉等项目,并将在埃及尼罗河、以色列及国内天津同步建设产业园和高新技术孵化园,“把国内资金带出去,把国际技术引进来。”
对康美药业而言,中药材走出去既是贸易也是文化相通。公司最近与玉林市政府签订协议,投资建设和运营中国-东盟(玉林)中药材交易所。康美药业副总经理李建华自信地向记者道出这项投资的“天时地利”:玉林目前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香料市场之一,香料60%以上为中药材,远销海外。更吸引人的是它的地理优势。汉朝时,广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而现在,广西又是我国进入东盟最便捷的通道。
一年前,上证报记者曾抵达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大运河开工现场,期间经历4个国际航班、36个小时洲际航行,再搭乘一段俄式军用直升机。由A股公司信威集团实际控制人操盘、规划投资500亿美元的尼加拉瓜大运河,是当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最重磅的案例,也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在中美洲落地生根的“嫩苗”。
对世界而言,一个由“一带一路”开启的“中国公司时代”,呼啸而至。
港口:从区域大港到国际强港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沿海各大港口率先行动起来。作为标志性案例的宁波港,更是国际航运重心东移的微观缩影,正在努力实现从世界大港向国际强港的新跨越
“一带一路”战略下,哪些行业的上市公司率先动起来?
从南向北,由海而兴,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港口业。
南有良港,名为北部湾。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及打造中南西南战略新支点进程的加速深化,广西北部湾港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大港口迎来了再次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的机遇。
在北部湾港旗下的铁山港,北海铁山港务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浦业告诉上证报记者,“尽管五年前才开始开发,铁山港的吞吐量却在以每年50%的高速度增长。”
“黄色部分是已建成的区域,红色是规划区域。”铁山港80后工程主管“赵工”指着铁山港西港区总体布局规划图向我们介绍,通过小汽船抽沙填海,未来的铁山港吞吐量将进一步增大。
数条铁路线也正在往铁山港推进,其中玉林至铁山港的玉铁线已于5月通车。通过它们,北部湾的港口群向湖南 、湖北 、昆明及贵州等西南和中南腹地打开,而它将拓展的是一片更广阔的海域,是中国对接东盟乃至世界的新门户、新枢纽。
从广西来到广东,上证报记者在广州市最南端的南沙港看到,一艘新加坡太平船务的散货船徐徐靠岸。它的旁边,停泊着“穗富航”水上穿梭巴士,这类水上巴士用于收集腹地的零散货物组成标准集装箱。
已申报IPO的广州港股份公司总经理蔡锦龙告诉上证报记者,广州港将对外加快海铁联运、口岸联动和跨区域合作。在国家“一带一路”的规划中,广州港南沙港区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集聚核心的作用。
除港口主业外,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港口上市公司利用“一带一路”机遇,正谋求开拓多元化业务链,搭建临港产业合作平台。
在深圳的盐田港 ,记者体会了“再造一个盐田港集团”的机遇与信心。“面对广东自贸区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我们集团提出立足盐田港区、大铲湾港区等港口主业,推进深圳港东西两翼协调发展,积极培育与港口供应链相关的新兴业态,打造以供应链金融为基础,产融结合的现代企业集团,构建世界级湾区经济岸线。”盐田港董秘冯强对记者说,“这已区别于港口主业,是我们的新尝试,意义极为深远。”
在上海,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也对记者表示,“一带一路”战略中,上海港是个重要的枢纽点。目前上港集团正在谋划“一带一路”沿线港口论坛,拟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的港口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建立信息平台网络、物流平台、贸易便利平台。
位处北仑区的宁波港三期码头,一辆辆货车络绎不绝,等候着漂洋过海的集装箱货物从这里装卸离岸。隔海远眺,金塘岛、梅山岛等岛屿的轮廓清晰可见,一座座桥梁飞架两岸。
这是记者在宁波港码头捕捉到的一个普通镜头。
如果将镜头切换到全球港口的版图,宁波港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2014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突破5.26亿吨,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世界港口第四位;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87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5%,箱量增幅列大陆沿海主要港口首位,箱量排名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并首次超越釜山港,进入世界港口前5强。
宁波港成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下港口发展的标志性案例,更是国际航运重心东移的微观缩影。
在业界,“宁波港速度”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而渐入高潮的“一带一路”战略,使宁波港又站在了腾飞的风口。宁波港副总裁褚斌对上证报“一带一路”调研报道组说:“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宁波港以建成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打造我国重要的现代港口物流中心为目标,加快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从世界大港向国际强港的新跨越。”
有别于南方港口的精致秀美,记者来到天津、大连、青岛、烟台等北方沿海港口,感受到的海风是咸硬的,在太阳光下,吹在脸上火辣辣的有点疼。
东北的铁路网最为密集发达,经满洲里等口岸可以连接到西伯利亚大通道上,直达俄罗斯、欧洲,陆水联运极具优势。记者实地调研了解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出后,从北方港口过境的集装箱班列增速及热度明显增加,天津交通运输委、天津港集团公司、大连港集团公司均在加强相关对接,打造环渤海经济圈带动东北亚贸易发展的新格局。
位于东疆保税港港区的天津港码头,海平面上氤氲绵绵。记者看到,深水货轮正在装卸货物,一辆辆集装箱拖挂车驶入,自动化无人驾驶的起重机准确无误地抓举着大型集装箱。
据介绍,天津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部起点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运港。向西向北陆路连接中西亚、蒙古、俄罗斯、欧洲,向东向南海上辐射东北亚、东南亚、欧洲、美洲、非洲。2014年,天津港通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50万TEU,占集装箱总吞吐量的比例超过30%,占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比例超过60%。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已成为天津港海上航线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
受惠多重发展机遇,天津港不仅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还紧密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将对我国形成南北互动、东西相联的深度开放新格局发挥重要作用。
距离天津港东北200多海里的大连,是东北及内蒙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门户。从运距看,大连港离满洲里最近,来自华南、华东、华北等地的汽车零件、机械设备、日用小商品,通过“辽满欧”国际联运通道源源不断运抵欧洲,2015年“辽满欧”班列同比增加283%。而经满洲里过货的众多口岸中,大连港过货量排名近年来一直位居前列,并呈上升趋势。
大连港执行董事、总经理徐颂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公司正积极筹划 “东北新丝路”。以大连港为起点的北冰洋航线“辽海欧”以及“辽满欧”、“辽蒙欧”三条国际物流通道的建设,将促进东北地区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规划。
“我们在海上陆上都有一些重要布局,探求包括集装箱班列国际化方面的合作。从海上讲,一方面开辟往欧洲、地中海、中东的海运干线,另一方面围绕环渤海12个港口开展合作,也积极和日本 、韩国几个重要的港口进行合作,增强我们辐射东北亚的能力。”谈起公司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徐颂滔滔不绝。
航运:中国航企重绘国际产业版图
“一带一路”上,与港口同呼吸共命运的航运也迎来了全新的征程,其背后隐含着一个更大的发展逻辑:中国航运业能否重绘世界版图,至少需要两个支点,一是国际良港的建设,二是本土航企的强大
“一带一路”上,与港口同呼吸共命运的是航运。
坐在记者对面的高级船长老吴,皮肤白皙、面色红润,如果不主动介绍他的职业生涯,别人很难想象他曾在大海中航行了16年。
在“一带一路”历史机遇下,这位中远航运的高级船长已经告别了早期服装、食品等低端货物运输,迎来了全新的征程:打造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特种船运输公司,成为大型工程项目设备运输的领导者。
这背后,隐含着一个更大的发展逻辑:中国航运业能否重绘世界版图,至少需要两个支点,一是国际良港的建设,二是本土航企的强大。
本土航企目前境况如何?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度业绩看,中国13家航运上市公司营收与利润平均增幅,领先全球同业;随着2015年年末将临,航企四季度经营加速向好,成为全球航运业一道亮丽风景线。
从资产上看,更值得注意的是,国有航运企业的重组正大踏步推进。
目前,国务院国资委旗下的航运板块共有4家央企,分别是中远集团 、中海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以及招商局集团 .
11月16日,中外运长航旗下三家上市公司中外运航运、中外运股份和外运发展同时发布公告称:接到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公告内容显示,虽然“该事项的细节尚未确定,且需要获得国资委及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但是“中外运长航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可能发生变化”。
目前,招商局集团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已经各自成立了重组领导小组,商讨初步的重组整合方案。
同样在11月10日,中国远洋 、中远航运、中海集运 、中海发展 、中海科技五家公司集体发布公告称,因其控股股东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中国海运总公司正在分别筹划下属公司相关业务板块资产整合事项,其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由此,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重组,中外运长航集团与招商局集团重组,央企航运板块将成为四变二格局。
从经营上看,中远航运的转型升级可谓中国航企顺应“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经典案例。
记者在广州实地采访了解到,中远航运已拥有规模和综合实力居世界前列的特种运输船队,经营管理多用途及重吊船、半潜船、汽车船、木材船和沥青船等各类型船舶100多艘200多万载重吨,在远东至地中海、远东至欧洲、远东至波斯湾、远东至美洲、远东至非洲等航线上,形成了稳定可靠的班轮运输优势。
这家以特种船运输为主营的航运公司,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特别是中国装备走出去之时,迎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中远航运被资本市场誉为“一带一路”海上运输的龙头。
2014年是这家公司的“高铁之年”,这一年该公司共揽取1178辆轨道机车运输业务,同比增长3倍多。同时,该公司还巩固风电营销成效,跟踪25个风电项目,共承运相关业务达80万方。并全面加强了核电工程项目营销,客户涉及核电股份、中广核 、国家核电等。
提前加快业务调整与转型,并紧紧抓住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历史机遇,是这家公司成功的关键。仅以该公司船队结构调整为例,2007年至2015年4月,公司共新接入船舶34艘,退役船舶63艘。目前在建订单18艘,其中包括半潜船、新型多用途船、重吊船及沥青船。
船队结构调整带来的是运力结构、客户结构、货源结构、甚至内部营销机制及网络建设的转型与升级。该公司高管坦言,一开始并没想到会遇到现在这么大的历史机遇,前期船队结构一系列的调整是为了应对整个航运市场的变化。
“我们不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者,但却是最紧密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行动者。”中远航运首席执行官韩国敏对记者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正在从单纯的海上运输向工程项目全程物流和整体运输方案提供者、海工货物“运输+安装”服务和EPC总承包业务转型。
在沿海港口城市采访时,当地博物馆的馆长们总会对记者谈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遥远的13世纪,马可波罗沿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东方,在游记中记录了中国泉州港的繁华:“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往来如梭”。
正是他对刺桐港也即泉州城的赞叹,引发了哥伦布启动寻找“光明之城”的远航,从而带来了世界地理大发现,开启现代航运业发展之端。
今日,当记者从古刺桐港遗迹走向新的泉州港码头,走进中国漫长海岸线的沿海港口群,繁荣之气象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动的航运业复兴而再度扑面而来。
情怀:上市公司的强国梦
从广西北海走到新疆喀什,上证报记者一路上调研了40多家上市公司,深切感受到荡漾在“一带一路”企业领导者心中的强国之梦,他们从古丝绸之路的精神和记忆中走来,走向中国资本和产能输出的大时代
上证报记者从广西北海走到新疆喀什,一路上调研了40多家上市公司,深切感受到荡漾在“一带一路”企业领导者心中的强国之梦。
孙建西一袭红裙走向我们,一如其激情火热的性格,让人难以相信她已是近60岁的年纪。
这位达刚路机的董事长,在此后数小时的采访中,极其热情专注地给我们上了一堂全球沥青产业发展课程。她说,达刚路机的意义,是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一个细分行业。又说,“搞新闻的人需要一种激情,像我们搞产品技术的人也是需要一种激情。一种让世界认可中国人的激情。”
你无法想象,孙建西曾在实验室连续鏖战27个小时,出来后用柴油洗清满身沥青,中国第一台智能沥青洒布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份自主研发的成绩单:1993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自动加热、泵送和卸载功能的液态沥青运输车,2002年研制开发出国内第一台智能型沥青洒布车,2004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橡胶粉改性沥青设备,2005年研制世界第一台不用辅助发动机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车。2006年研制出国内唯一具有智能联动控制沥青和碎石功能的同步封层车,2008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自行式碎石撒布机,2009年研制出移动式橡胶粉沥青改性设备,2010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导热油加热就地冷再生机,2011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实现洒布与灌缝一体的沥青灌缝洒布车,2012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智能型粉料撒布车,2014年研制出行业最新技术的超薄罩面摊铺机……
以技术起家的达刚路机,目前产品出口到俄罗斯、印度 、巴西 、葡萄牙 、瑞士、澳大利亚 、尼日利亚 、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等57个国家,受到海内外客户的广泛赞誉。
“‘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达刚路机不以规模走向国际,而是以技术体系走向国际,这足以让我们走得更远。”孙建西说。
眼下,孙建西的目标是为“一带一路”铺就真正“会呼吸的路”。“我有些‘技术偏执狂’,2001年我们开始煮沥青,在沥青里面加上橡胶粉,想着怎样把沥青的性能提高,最后把这个材料的性能分析透。2003年我们就去非洲了,在非洲南部大通道莫桑比克段,达刚的洒路系统在非洲修了一条‘会呼吸的路’,用橡胶粉改性沥青造的路它是留有呼吸的孔的,水一来就排走了,所以噪音也没有排水也快,是会呼吸的。”
“一带一路”上,让我们感动的企业家情怀,孙建西并不是孤例。
康美药业副总经理李建华对记者说,“我是学化学出身的,原本比较排斥中医,但是我跟中医打了二十几年交道,慢慢发现,中医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平衡。这是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它跟丝绸是一样的,可以作为一种软实力输出。”
近年来,中医技术和服务在东南亚地区得到广泛认可,特别是传统的中医内科、骨伤科和针灸、推拿等在当地老百姓中有良好的口碑。很多东南亚人士纷纷来中国大陆学习中医知识,回去后开展相关传统医学服务。“中药可以随着这个路径‘走出去’,逐渐形成规范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李建华进一步说。
这背后,是康美药业致力于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良苦用心。“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也在努力打建在全球文化中的影响力。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不仅停留于文化现象和概念,而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也要利用中药文化这种独特的方式。”
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 ,希冀借力“一带一路”机遇打造世界级智能化技术公司。“原来国内企业很难成为世界级企业,但现在中国企业确实也等到了这个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机会。好比智能化技术这块,基本上全球85%的市场都在说这个。我们中国市场也有机会走向全球市场,像在地铁城轨、智慧城市、安防与人脸识别等方面。这就是科技创新带动‘一带一路’。”
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已有25年独特的全球化经验。记者是在泉州匹克的企业博物馆和他畅谈中国服装企业国际化的。“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全球框架,在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推广我们的国际品牌,做了整整25年。我们相信两点,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二是改革开放会让中国强大。”
“强大,就一定要出国际品牌。”许景南豪言。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一带一路”上的上市公司也在壮大,他们既是中国更高层次开放格局的探路者,也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中流砥柱。他们从古丝绸之路的精神和记忆中走来,走向中国资本和产能输出的大时代,在宏伟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书写绚丽的中国梦。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guojiyaowen/19620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 美联储告别零利率 全球金融市场软着陆
下一篇: 中韩中澳自贸区协定20日生效 将两次实施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