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4月中旬油价或再迎下调

发布时间:2013-3-28 17:52: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体:
    27日,油价下调,与之伴随出台的成品油定价新机制给人们带来惊喜。专家认为,新机制出台有望改变因投机行为引发的油品市场“失真”的窘境。按照新规则计算,新机制运行后的首次调价可能于4月11日开启,当前国际油价仍呈下行趋势,预计国内油价下调概率增大。
    新机制“意外”出台
    此次成品油价格下调,无论在时间点还是下调幅度上与市场机构此前的预判基本一致。但成品油定价新机制随之出台令不少机构感到意外。
    “新机制随之推出略显意外。”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李宏表示,伴随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出台定价机制完善方案,市场接受起来比较容易。随着新机制正式运行,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更加紧密,成品油调价或将成为一种常态。
    易贸研究中心分析师温莎告诉记者,此前市场对新机制的种种猜测得到了验证,比如定价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国际油价波动4%的限制,修改挂靠油种。
    值得注意的是,回应此前舆论广泛的呼吁,成品油新机制设置了“安全阀”。即在特定的情况下不调整或少调整油价,这使得国内油价不至于失去控制。
    根据新机制规定,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另外,当国内价格总水平出现显著上涨或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国际市场油价短时内出现剧烈上涨等特殊情形需要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控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后,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缩小调价幅度。
    或改变市场“失真”窘境
    在专家看来,比起油价下调,新机制的出台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惊喜。
    卓创资讯分析师吕斌表示,新机制出台对石油公司最有利,未来国内油品价格更能及时地反映原油成本价格的变动,这不但可以改变中石油中石化等炼油板块亏损的现状,也可以改变民营炼厂生存的困境。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带来的最大意义在于给市场带来了正确的指引,提供了新的风向标。
    “市场投机行为或受到抑制”,山东济南一家炼油企业负责人表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市场供需的实际情况。调价周期缩短,会加大中间贸易商投机操作的成本,减少市场投机因素,促使油品行情回归真实的基本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表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加快调价节奏,这可以更好地发挥定价机制对市场引导作用,减少因调价周期过长而引发的市场行情失真。
    邓郁松表示,以前因为调价周期比较长,单次调价幅度比较大,市场很容易形成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如果市场对后期看涨,那贸易商会提前囤货,炼厂也会提前提高价格,市场容易出现“一油难求”;倘若市场对后期看跌,那么大家都不愿意买油,炼厂油品滞销压库,市场秩序也会紊乱。
    新机制加快调价频率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快调价频率,将调价周期从22个工作日收窄至10个工作日。这意味着,新机制的出台可能让下次成品油调价提早到来。
    近期国际油价表现低迷,业内专家认为,新机制出台后的首次调价或以下调开局。
    东方油气网分析师程瑞锋认为,近期塞浦路斯救助风波让市场对欧洲经济的担忧进一步加重,国际油价尤其是布伦特油价依然承压,预计近期仍有望维持低迷的态势。
    程瑞锋表示,按照新机制“10个工作日内该升就升,该降就降”的原则,新一轮的油价调整有望提早到来,而且方向很可能是下调,预计到4月中旬就可能兑现。
    3月27日油价调整落定之后,三地原油变化率将重新计算。目前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虽然宣布修改挂靠油种,但并没有公布具体细则。市场普遍猜测的阿曼原油将替代辛塔原油成为新的挂钩油种。
    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表示,若按“阿曼原油替代辛塔原油”的调整方案计算,新调整后的三地原油变化率仍将负向运行,后期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概率大于上调。考虑到清明假期的因素,预计在4月11日新机制的调价时间窗口可能会开启。
    除了汽柴油价格之外,4月份国内航空煤油价格或率先下调。
    (据新华社上海3月27日电)
行业 透视
行业运行成本降低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陈晴说,此次成品油价格下调,对于厂矿物流企业、农业以及终端消费者都有较大利好,多个行业的运行成本将随之降低。
对于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升的车主,每月的油耗成本将降低约40元。对于以油品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物流运输业而言,此次成品油价格的下调将减轻物流企业的油耗成本。以载重50吨、月跑10000公里左右的物流货车计算,单车月度油耗成本将减少960元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运输成本占物流企业成本的70%左右,而油价成本占运输成本的一半左右,此次柴油价格下调,将直接减少近3%的运输成本。
受油价下调影响,出租车的运营成本也将减少。预计部分地区的燃油附加费或会因此下调,市民打车的费用会因此减少。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今后的销售价格将更能及时反映成本价格的变动。一方面可以改善两大集团炼油板块频繁亏损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地方炼厂“夹缝中生存”的困境。
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李宏认为,油价的下调会有一个传导效应,进而影响到生产和消费环节,此次油价下调,间接对CPI造成的影响较大,能间接缓解农产品的成本压力,有利于控制通胀。
(据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观察
“两桶油”不差钱应让利消费者
除了延迟调整、油品升级,油企连续上升的经营支出压力也日益显现出来,但业内人士认为,在去年利润下滑的情况下仍能现金分红近800亿元,显示出“两桶油”实际上并不差钱。
2012年财务报告显示,中石化与中石油去年的经营支出费用分别同比上升12%和10.9%,除去原油采购成本的硬性上升,劳务与人力成本、勘探投入、折旧损耗成本的上升尤为显著。
在此情况下,虽然“两桶油”2012年末手中的现金流同比下降,但按照利润分配方案,两家公司2012年总计现金分红将达到780亿元,而中石化还将推出每10股送2股红股、转增1股的送转股方案。浙商证券研究所所长邓宏光认为,作为蓝筹上市公司,两大油企手中并不差钱,同时它们也有稳定的利润分配方案。
国家发改委在发布新定价机制时强调,“石油企业要认真执行价格政策,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保持合理库存,加强综合协调和应急调度,保障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对此,石化行业和资本市场人士均表示,作为总市值近2万亿元、年产汽柴油1.5亿吨的“两桶油”,克服延迟调整、升级油品、成本上升等困难并不会伤筋动骨,消费者应该能从让利中得到实惠。
(据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