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服装厂
杨闵
上次回老家,附近的服装厂还在打地基。这次,不到半年的功夫,两栋三层高、近5000平方米使用面积的厂房已经拔地而起。厂房的围墙也已建成,院子里甚至已经移植进去十几棵香樟树,整体快竣工了。
这是村子里的第一家工厂。纺织业虽然是家乡的主打产业之一,但是纺织类工厂一直在市区或镇上,离乡下还是有段距离。村子里世代务农,从未有过什么工业。现在冷不丁来了一个工厂,村民还觉得有点稀罕。来来往往经过时,总要多瞅上一眼。
服装厂的老板是江苏人,但其实是本地人的女婿,在江苏有多家公司。据说因为在我们老家有不错的销售网络,建厂成本也低,便在这里开了这家厂。
厂房占地20亩,都是附近庄子的,这些庄子也属于我们村。这里的“村”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村落,而是指包含了若干村落的行政区域。
这不是村民们知道的唯一一家工厂。早在前年,十几公里之外的一个村子便引进了一家服装厂。与那家工厂类似,我家附近的服装厂交通很便利。厂房门前就是齐整宽阔的马路,直通县城。去年下半年,路上更是装上了路灯。这里治安虽然一向被称道,但是夜幕降临时,昏黄的灯光还是增加了一些安全感,呼啸而过的车辆也能更安全地行驶。
服装厂刚进来时不乏反对声,村民们虽远离都市,但也慢慢有了环保的概念。他们担心工厂建起之后,会出现类似“毒大米”之类的污染,但打听清楚之后,觉得不是染色,只是加工成衣,污染不会那么严重,也就乐意了。
服装厂计划招工三四百人。这个规模不算大,但也能稍稍带动一些产业。厂房附近的一些村民家已经准备开杂货店或小餐馆。我的二爷甚至已经盘算好店面怎么布置,卖什么价位合适了。
周边庄子的妇女也跃跃欲试。表妹之前是江浙一带服装厂的熟手,现在结婚生子了,孩子才1岁。丈夫还未能在城里立住脚,如果该服装厂的工资待遇跟在江浙的差不多,她希望能待在老家,顺便照顾孩子。
但是,对于本地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来说,该服装厂几乎没有吸引力。大年初六,虽是阴雨绵绵,一大批年轻人已经拎着大包小包候在街上的汽车站了,其中就有隔壁家的阿隆。他30多岁,在省城接活做装潢,一年能挣十几万元人民币。
他说,在服装厂做工一月也就三四千元,虽是离家近,但是哪能养活一家老小?作为家庭经济顶梁柱的男人还是得进城做些活络的生意,多挣些钱。
我的表弟是90后,更是从未想过在家门口干活。外面的世界对他而言,五彩斑斓,有着巨大的魔力,“至少能增加一些见识。”
如果不是过年,村子应该已经空荡荡了。以前还有老弱妇孺,现在,凡是在城里能稍微站住脚的大人都将孩子带出去了,老人是被遗忘的群体。平常,集镇或主干道上还有一些热闹,但走进村落,静悄悄的。
安徽近两年虽有农民工“回巢”,但仍是劳务输出大省。我们村这第一家工厂,能否留住外流的劳务大军呢?阿隆快60岁的父亲盼着儿子能回来,又担忧收入会下降。老人也担心,将来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工厂搬来之后,他待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还能像现在这样干净吗?
上次回老家,附近的服装厂还在打地基。这次,不到半年的功夫,两栋三层高、近5000平方米使用面积的厂房已经拔地而起。厂房的围墙也已建成,院子里甚至已经移植进去十几棵香樟树,整体快竣工了。
这是村子里的第一家工厂。纺织业虽然是家乡的主打产业之一,但是纺织类工厂一直在市区或镇上,离乡下还是有段距离。村子里世代务农,从未有过什么工业。现在冷不丁来了一个工厂,村民还觉得有点稀罕。来来往往经过时,总要多瞅上一眼。
服装厂的老板是江苏人,但其实是本地人的女婿,在江苏有多家公司。据说因为在我们老家有不错的销售网络,建厂成本也低,便在这里开了这家厂。
厂房占地20亩,都是附近庄子的,这些庄子也属于我们村。这里的“村”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村落,而是指包含了若干村落的行政区域。
这不是村民们知道的唯一一家工厂。早在前年,十几公里之外的一个村子便引进了一家服装厂。与那家工厂类似,我家附近的服装厂交通很便利。厂房门前就是齐整宽阔的马路,直通县城。去年下半年,路上更是装上了路灯。这里治安虽然一向被称道,但是夜幕降临时,昏黄的灯光还是增加了一些安全感,呼啸而过的车辆也能更安全地行驶。
服装厂刚进来时不乏反对声,村民们虽远离都市,但也慢慢有了环保的概念。他们担心工厂建起之后,会出现类似“毒大米”之类的污染,但打听清楚之后,觉得不是染色,只是加工成衣,污染不会那么严重,也就乐意了。
服装厂计划招工三四百人。这个规模不算大,但也能稍稍带动一些产业。厂房附近的一些村民家已经准备开杂货店或小餐馆。我的二爷甚至已经盘算好店面怎么布置,卖什么价位合适了。
周边庄子的妇女也跃跃欲试。表妹之前是江浙一带服装厂的熟手,现在结婚生子了,孩子才1岁。丈夫还未能在城里立住脚,如果该服装厂的工资待遇跟在江浙的差不多,她希望能待在老家,顺便照顾孩子。
但是,对于本地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来说,该服装厂几乎没有吸引力。大年初六,虽是阴雨绵绵,一大批年轻人已经拎着大包小包候在街上的汽车站了,其中就有隔壁家的阿隆。他30多岁,在省城接活做装潢,一年能挣十几万元人民币。
他说,在服装厂做工一月也就三四千元,虽是离家近,但是哪能养活一家老小?作为家庭经济顶梁柱的男人还是得进城做些活络的生意,多挣些钱。
我的表弟是90后,更是从未想过在家门口干活。外面的世界对他而言,五彩斑斓,有着巨大的魔力,“至少能增加一些见识。”
如果不是过年,村子应该已经空荡荡了。以前还有老弱妇孺,现在,凡是在城里能稍微站住脚的大人都将孩子带出去了,老人是被遗忘的群体。平常,集镇或主干道上还有一些热闹,但走进村落,静悄悄的。
安徽近两年虽有农民工“回巢”,但仍是劳务输出大省。我们村这第一家工厂,能否留住外流的劳务大军呢?阿隆快60岁的父亲盼着儿子能回来,又担忧收入会下降。老人也担心,将来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工厂搬来之后,他待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还能像现在这样干净吗?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5618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村里来了服装厂服装
上一篇:企业文化是心智程序而非模式
下一篇:不惧调控连续20个月 房地产究竟还要牛多久
·儿子为赚钱 父母闹翻天2014.07.17
·7月第二周投资方向2014.07.11
·中德“牵手”概念股2014.07.08
·7月第一周投资方向2014.07.04
·6月4周投资方向2014.06.27
·给六代财富核心信息平台客户的第一封信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