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徐留平长安这六年

发布时间:2013-10-25 16:35: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浏览: 【字体:

    周和双

  徐留平“升官”了。上周,来自企业内部的消息证实,今年刚满49岁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安)董事长徐留平,即将升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兵装集团)总经理,属副部级央企干部。在行业里,能坐上这个级别“领导岗位”的车企高管中,徐留平是最年轻的一位。

  实际上,早在10月中旬,长安内部就传出消息称,中组部已于当天宣布了兵装集团新的人事任命: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徐留平升任兵装集团总经理,兵装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唐登杰不再兼任集团总经理。同时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现任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邓智尤接替徐留平执掌中国长安。

  “徐留平是幸运儿,也是实干家。”长期关注长安发展的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告诉经济观察报,作为有着150年军工背景的老牌国企,长安在汽车领域无论是自主板块还是合资板块,都是最近三年才出现爆发式增长。“一个是尹家绪(徐留平前任)底子打得好,另一个是徐留平做得出色。”

  中国很多“军转民”涉足汽车的国有企业,因转型过程中背负过多历史包袱而难以为继,比如贵航云雀和昌河哈飞等,但长安却是为数不多的突出重围者。在徐留平时代,长安扩大了与福特合资合作,且跨区域重组哈飞并牵手标致雪铁龙壮大合资板块,通过“五国九地”的国际化研发布局重整自主品牌业务。

  尽管在跨区域重组中航旗下汽车资产国产中遭遇挫败,且中途一度曝出了“昌河停工”甚至是脱离长安独立等尴尬事件,但长安内部人士坚持认为,在动机上徐留平只是希望能让被重组的企业真正融入长安的整体发展战略,“在(徐留平)那个位置上,谁也不希望重组出现失败案例。”

  “守业”十载

  2004年1月,39岁的徐留平从兵装集团发展计划部副主任调任汽车部主任,正式踏上兵装汽车业务的管理岗位,距今刚好十年。两年后的2006年,徐留平接替尹家绪履新长安汽车总裁。2009年1月,尹家绪辞任长安董事长,仍由徐留平接任。当时,长安已经晋升国内第四大汽车集团。

  作为奠定长安近年来发展基础的重要人物,年长徐留平8岁的尹家绪在今年5月升任同属军工系统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兵工集团)董事长。

  在尹家绪担任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长安)一把手期间,徐留平和邓智尤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其中,徐留平留守重庆,并自2006年起担任长安汽车总裁,邓智尤则在北京负责南方汽车(即后来的中国长安)的资本运作和零部件企业管理。

  作为集合中国长安大部分优良汽车资产的上市公司,长安汽车(000625)亦是兵装集团体系内业绩最好的上市公司。

  2007年年底,尹家绪调任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长安汽车董事长一职由徐留平接替。而邓智尤则于2012年6月开始担任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在接任长安汽车董事长时,43岁的徐留平“长安少帅”之名广为流传,坊间甚至流传着徐留平是国内最帅的“车企一把手”。

  一路走来,徐留平在兵装体系内也十分闪耀,属于重点培养对象。他不仅是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级高工,还曾荣获2009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改革开放30年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

  2010年,在徐留平主政下的长安汽车,不仅签订了长安标致雪铁龙的合资协议,还先后与黑龙江、景德镇、南京、定州、合肥、北京等地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长安的官网上显示,长安在全国拥有重庆、黑龙江、河北、江西、江苏、安徽、山西、山东、广东、北京、云南等11大整车生产基地, 27个整车(发动机)工厂和34家直属企业,整车及发动机年产能力230万辆(台),并在马来西亚、越南、美国、墨西哥、伊朗、埃及等6个国家建有海外生产基地,是生产基地布局最广的中国汽车企业。这还不包括正在兴建的长安福特杭州工厂。

  虽然近两年,长安的规模化扩张势头已明显减弱,甚至不如后起之秀北汽,但不可否认,在2010年前后,长安是国内规模化扩张最凶猛的车企

  规模突围

  总结徐留平的十年,亦是兵装汽车业务规模化扩张的十年。虽然并无具体业务线经验,但徐留平一直扮演着“规划师”的角色,并为长安规划了2020愿景。

  作为长安汽车“2020愿景规划”的执行者,祖孙三代均供职于长安的现任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为徐留的规划给出一个量化标准:“2016年,长安汽车要达到产销400万辆的规模,力争在2020年前达到600万辆,其中60%-70%是自主产品。”

  徐留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到2020年,也就是10年以后,中国汽车市场最起码有4000万辆销量规模,能够养活5到6家400万辆至500万辆企业。能够进入前6名的企业,就能活得比较滋润。

  不过,数年前并购来的“中航系”汽车资产,包括哈飞、昌河,销量持续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拖住了长安快跑的步伐。

  据长安内部人士介绍,当时为了挽救比昌河亏损更厉害的哈飞汽车,长安汽车做出了很大牺牲,在长安重庆工厂产能放空的情况下,依然给哈飞汽车提供了每月7000辆的悦翔V3代工合同,“虽然代工没什么利润,但起码保证了哈飞有事情可做。”

  今年,长安重庆生产自主品牌的轿车基地刚达到盈亏平衡。“去年自主轿车亏了9个多亿,2011年亏了12亿多,亏损减少了3亿,少亏当赢,所以整体合并报表在往上走。”一位长安内部人士如是说道。

  在徐留平看来,挽救哈飞、昌河,并在适当时机将其盈利导入上市公司的可行办法,就是导入新研发体系的产品。不过,等不及长安研究院新研发体系的产品爆发,昌河便提出脱离长安体系了。

  徐留平认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总的发展规划,二是要有好的研发水平。而支撑长安规模化扩张的,就是在产品研发上的突围。

  这也是徐留平坚持研发先行的重要原因。目前,长安研究院的诸多专家学者,都是徐留平亲自多次前往国外邀请的,从工作到生活,徐留平都亲自过问。长安研究院的NVH专家庞剑就是其中一位。

  在圈地建厂、扩大规模的同时,长安汽车还建立起了一套“五国九地”的研发布局。这一当初不被看好的布局,却帮助长安在自主轿车业务上实现了逆袭,无论是销量数字和利润指标都十分可观。

  资料显示,在2010年年底,长安在研发上累计投入160亿元,建成涵盖振动噪声、碰撞安全、制动性能、底盘试验和驱动系统等14个领域的国际先进实验室。目前,长安研究院每年的运营费用都在10亿元以上。

  去年年中,经济观察报记者曾造访长安汽车,当时,长安在研发上近200亿元投入的数据库框架已初步形成,按照长安研究院工程师的说法是,已经具备了“数据库框架体系,剩下的就是丰满骨架和出成果了”。

  徐留平用DNA基因来描述长安形成的这种数据库框架,但当时还拿不出足够的量产新车,他理想中的研发成果与规模扩张同步赛跑的局面尚未出现。

  自主蜕变

  在执掌长安期间,徐留平一直试图让研发跑在规模扩张的前头。只是仍处“婴儿期”的长安研究院与国外百年积累的研发实力在短时间内无法相比,走路亦不稳,说那段时间的赛跑是一场龟兔赛跑亦不为过。

  两年前,徐留平和长安的决策层也见到了这场竞赛的实际困局,因此,近两年长安几乎都没有新的工厂项目上马,也停下了并购扩张的步伐。显然,徐留平让产能规模扩张这只兔子暂时停了下来,等一等研发的小龟慢慢前进。

  这既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是其迫于形势的无奈。正是因为这种产能扩张的暂停,最近两年,在徐和谊执掌下的北汽集团开始咄咄逼人,四处并购、大举扩张,颇有赶超长安汽车的势头,而将从长安剥离的昌河也被传即将纳入北汽集团。

  2012年,北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169.11万辆。长安汽车同期累计销量为175.6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57%。

  不过,如今的长安研究院再用乌龟形容已不太合适。目前,长安汽车研究院的精品车型推出速度已经在国内自主品牌中属于佼佼者。

  目前,基于新研发体系的逸动、CS35、睿骋、致尚XT、CS75等产品都在业界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并且前两款产品已经取得市场的认可。而在今年法兰克福车展上,长安作为中国车企连续两次登台亮相,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种种迹象显示,长安汽车在研发方面已经跨过婴儿期,开始成熟,并且已在加速推新产品。不过,长安在产品研发上的后劲如何发挥,将是下一任掌舵人要面临的课题。

  对于徐留平而言,长安研究院如同拉动整个长安集团的发动机,现在终于开始以足够的马力牵引长安乘用车起步。对于新任接替者而言,长安研发与规模扩张的赛跑还将继续。

  中国长安庞大而复杂的资产需要重新整合,而通过整体上市这一动作来完成这一目标,无疑是一箭双雕的动作。目前,中国长安旗下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如何利用手中上市公司资源对现有资产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整合将是对新掌舵人的考验。

  后徐留平时代的长安,会比现在更好吗?■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3636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