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专家呼吁加快IPv6部署 规模商用存应用匮乏短板

发布时间:2013-9-4 15:10:00 来源:通信信息报 浏览: 【字体:
本报记者 于贵丽

  IPv4地址早已告罄,加快向IPv6过渡迫在眉睫。在近日举行的第36届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会议会议上,IPv6相关技术、部署经验成为此次大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专家指出,亚太地区IPv6的部署并不是同时、同步启动的,行业参与者要更加主动地推进部署和应用,加快IPv6部署,同步启动服务。

我国IPv6部署待加快

  截至今年7月份,我国网民数量已达5.91亿,是全球网民第一大国。而有数据显示,全球基于IPv4设备的网络地址有40亿个,我国仅拥有约3.32亿个地址(不含港澳台地区),人均仅为0.24个。近年来,3G、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发展迅猛,促使我国对IP地址的需求量激增。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IP地址需求量为10亿,物联网需求量为100亿,固定互联网为5亿,IP地址需求总量高达345亿。
  与巨大的IP地址需求量相反,IPv4地址已经告罄。2011年2月份,全球最后5组IP地址分配完毕;2011年4月,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宣告IPv4地址发罄。中国作为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联网区域最广的国家,IP地址匮乏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制约可想而知。IPv6是目前唯一能解决IP地址短缺的可行途径,在IPv4地址告罄的背景下,IPv6商用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出来。
  与IPv4相比,IPv6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能够连接几乎无限数量的设备。据了解,IPv6能够在现在40亿个IPv4的网络地址的基础上增加大体上340万亿的IPv6网络地址。其次,IPv6可以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病毒和互联网蠕虫在IPv6网络中将不再适用,因为IPv6的地址空间太大了,这些病毒或蠕虫还想通过扫描地址段的方式来找到有可乘之机的其他主机犹如大海捞针。此外,网络实名管理更可行。目前基于IPv4的网络之所以难以实现网络实名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IP资源的共用。但IPv6的出现使得IP资源将不再紧张,用户均可分配一个固定IP地址,这样实际就实现了实名制。
  IPv6的规模商用意味着IP地址的无限量供应,给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应用拓展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国IPv6的部署速度还有待加快。

IPv6引产业链持续发力

  经过多年的讨论,IPv6已经得到了国家和产业链各方的支持。2011年1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2012年3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七大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5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研究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重点工作是研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芯片、设备、软件和系统,推动产业化。
  据了解,我国IPv6的推进分三步走,其中2011年至2013年为试商用阶段,启动网络和平台支持IPv6的改造,确定网络及业务过渡方案、现网商业化试点,基本具备引入IPv6业务的网络条件;2014年至2015年为规模商用阶段,IPv4、IPv6网络和业务共存,网络和平台规模改造,业务逐步迁移,新型应用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至2020年为全面商用阶段,新型应用占据主导,IPv4网络和业务平台逐步退出。
  随着IPv6的有序推进,产业链上的各方也在持续发力。作为IPv4向IPv6过渡主力军的运营商,早已开始积极部署IPv6。据了解,中国移动在今年5月份着手IPv6移动终端的集采;中国联通集团技术部副总经理马彦称,联通对IPv6需求强烈,将分步实施推动IPv6平滑部署,到2015年实现IPv4和IPv6无缝互联互通;而中国电信IPv6宽带业务将于年底对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城市开放。
  在产业链其他环节上,许多公司已建立起兼容IPv6的网站,Facebook等顶级互联网公司均陆续开放IPv6协议支持;国内主流厂商如中兴、华为等的产品已经支持IPv6;一些软件厂商和服务提供商也已做好了准备。很明显,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持续加码,已经激活了IPv6产业。

商业模式有待明晰

  虽然对IPv6的需求迫切,IPv6也已经发展了多年,但其在国内的商用却一直难以实现规模化。实际上,IPv4向IPv6演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快IPv6应用以及商业模式的培育才是未来发展重点。
  IPv4向IPv6过渡涉及包括终端、应用、网站、软件等各个环节的改造迁移,IPv6产业步入良性循环,需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驱动,科研机构、芯片生产商、终端生产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等产业链各方探索各司其职、各取所取、深度融合的共赢商业模式。
  而目前来看,国内市场碎片化严重。虽然产业链各方围绕IPv6都已做好了相关准备,但各方又都或多或少地提前布局,在无形中造成了标准不一、各自为战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Pv6的规模推进。
  此外,IPv6大规模商用的驱动力还在于市场。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云计算、物联网、WEB 2.0应用的普及,大量需要IPv6技术的应用出现后,商用市场才会真正被唤醒。但目前的事实是,我国尚未出现必须采用IPv6的应用。终端与应用作为联系用户的前沿对于推动市场起着重要作用,而内容应用的匮乏、移动终端对IPv6的支持薄弱,都使得用户需求不足,这是IPv6发展如此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从运营商的角度看,推动IPv6意味着网络升级改造,需要花费大量成本,而在没有相关应用、内容推出的背景下,如何实现赢利成为难题。IPv6能否快速实现规模商用,商业模式是关键。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2607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