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房企再融资定局

发布时间:2013-7-29 16:04:00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字体:

  本报独家获悉,分管融资的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已批准了有关恢复房企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决议。但受制于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此次的房企再融资解冻会优先向保障房或城镇化等概念房企打开。

  虽然因多方原因不便明确表态,但一系列迹象表明,持续了近3年的A股房企融资禁令,已悄然松绑。

  “分管融资的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已在内部的会签材料上签字,批准了有关恢复房地产企业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决议。”知情人士对中国房地产报透露。

  一位投行人士还透露了另一个重要动向:近期证监会有关部门已开始接收房企的材料,并将此前提交的材料封卷打开。

  这意味着,牵动着整个市场神经的房企再融资开闸传言成真,“实际上,监管层明禁暗许。”上述知情人士说,但由于更高层面未给出明确指示,房企再融资开闸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更多被访人士认为,虽然股权类融资被寄予厚望,但受制于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此次的房企再融资解冻会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方式:优先向保障房或城镇化等概念房企打开。

  官方表态微妙调整

  中国房地产报从多个渠道获悉,近期,有关恢复房地产企业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决议已在证监会内部获得通过。

  “房地产再融资有条件放开正在推进中。”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透露,“我与他们沟通过,银监会和央行都赞成推动房地产直接融资。”

  7月初,金丰投资、宋都股份、新湖中宝、中弘股份、荣丰控股等一批涉房企业先后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若部分房企的申请能够顺利成行,则意味着这项冻结许久的政策将真正解冻。

  A股房企融资政策开闸的消息,早在6月底就在一些券商和房企中传播。针对此消息,在6月28日和7月5日的两场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均做出了疑似否定的表态,又使事态开始变得扑朔迷离。但在7月17日,新华社连发4篇文章关注房企再融资,再次将市场预期拉回。

  7月下旬,内房股铁岭新城(000809.SZ)尝试发债。其高管虽表示意在试探监管层态度,但这一行动无疑表明,此时的整体市场预期,已向融资政策开闸的方向倾斜。

  事实上,从证监会对此事表态上,不难看出口径的微妙变化。6月28日,证监会负责人在回答有关“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政策有望放开”的提问时指出,对存在闲置土地、炒地以及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暂停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而在该项政策出台伊始的2010年10月,证监会的表态称,为坚决贯彻执行“新国十条”精神,已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组申请。

  “‘我会将进一步完善部门协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这句话很能说明问题。这就是证监会在加快再融资开闸工作的风声。”国信证券房地产分析师区瑞明针对6月28日证监会的表态如此表示。

  “证监会实际上已经放开了这一禁令,但出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考虑,加之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不久,该部门不便明确表态,而只能通过措辞的变化来传递信息。”一位券商人士对中国房地产报表示。

  此外,这样隐蔽的表态还有另一层考虑:目前高层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思路并不明朗,此次政策调整虽得到首肯,但若作出过于肯定的表述,恐难以为此后的再调整留出余地,并容易使政策陷入反复的尴尬。

  实际上,记者了解到的一个案例也透露出了这种明禁暗许的原因所在:证监会曾酝酿许久、本拟于7月底推出的IPO开闸政策,最近正因某位高层领导的反对而暂缓推出。

  “囤地”的悖论

  融资政策的松动,无疑对房地产业是重大利好消息,但从短期来看,并非所有房企都能因此而获益。

  为规范房企融资行为,证监会与国土部自2009年便建立了一套信息共享的内部系统,国土部将房地产企业的拿地、付款、开工等信息实时上传至该系统中,从而作为证监会批复企业融资的重要依据。在该项制度建立之初,国土部还需向证监会发布确认函,从而作为批复房企融资的书面依据。

  按照两部门的联动机制,土地违法情况是制约房企获得资本市场融资的重要因素。其中,两部门对囤地行为尤为重视。2010年年中,国土部曾公布一批囤地房企的名单,以示警示。

  据了解,作为监测企业土地违法行为、批复房企土地融资的重要依据,上述系统还将继续运作。但若房企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政策开闸,被两部门视为敏感问题的“囤地”,就将成为最难拿捏的部分。

  “房地产企业要想上市,手中必须有一定的土地储备,从而作为估值的根据。同样地,企业要实现融资,土地储备也必不可少。”北京某上市房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不少房企手中握有大量超过两年的土地储备,一旦上述政策开闸,这些土地的认定便成为棘手的问题。

  他表示,若将此认定为合理的土地储备,则有纵容“囤地”之嫌;若认定为囤地,政策的开闸就变得无意义。

  按照这位人士的观点,在两难的选择下,主管部门有可能避开这一敏感问题。即A股融资政策并非对所有涉房企业放开,而是从特定的企业入手,渐进式放开。其中,带有保障房建设、城镇化等概念的房企可能成为受益者。据悉,近期停牌的新湖中宝,便带有棚户区改造的性质。

  “现阶段不太可能大范围地放开房企再融资,如果放开的话,也是针对那些涉房业务占主营业务比例较小的上市公司。”复地集团财务总监叶剑生也据此认为。

  最近3年来,房地产企业在A股的上市之路几乎被堵死,融创、卓尔、旭辉等房企均在此间选择港股上市。期间成功登陆A股的涉房企业,只有华夏幸福等少数几家。但该公司的主业在于园区开发,而非纯粹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上市更多得益于“城镇化”概念。

  分析人士认为,若A股融资政策真正开闸,可能继续遵循上述思路,给予特定的概念以支持。而商品住宅开发在业务中占比较大的企业,可能难以获得政策青睐。

  “此种方式的好处显而易见。调控楼市的‘新国五条’出台尚不足半年,房价上涨压力仍较大,呼吁强化调控的声音仍在。为维持政策的连续性,A股融资的渐进式开放要比全面开闸稳妥得多。”上述上市房企负责人认为。

  或难一蹴而就

  “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房地产业始终享有特殊的地位。近期公布的半年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国民经济恐难以继续维持高增速。但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局面凸显,供应端的相关数据也呈回暖之势。”一位分析人士介绍。

  一方面是维持经济增长的各种努力,另一方面则是日益增大的房价上涨压力。在决策层面前,保增长和控房价的矛盾又一次凸显。在不少专家看来,前者需要市场化改革得以推进,而后者仍需在一段时间内依靠行政之手,这也决定了未来的经济政策复杂多变。

  7月初,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7月19日,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被认为走出了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7月下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宣布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税费。

  有观点认为,本届管理层在多个领域强调市场化、规范化,这种思路应尽快延伸到饱受调控之苦的房地产领域,其中便包括放开股权融资等房地产融资的市场化手段。

  但事实果真如此?

  一位接近国土部的专家认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思路并无不妥。但在房地产业利润率高企的情况下,若任由资金自由流动,恐将再次造成房地产投资过热的局面,并强化房地产业对地方经济的绑架。这种观点也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

  实际上,这正是决策层所担心的,上述实例中提到的某位高层领导反对即在于此。而高层的态度将对房企再融资以怎样的方式推出及何时推出,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按照上述专家的观点,为引导资金流动,必须对房地产业实施一定程度的政策压制。也即,持续多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很快退出,包括限购、限贷等行政化手段,以及对股权融资的各种限制。

  “事实上,在经过长期的关闸和资金市场挖潜后,房企的融资渠道已经有了新的格局,不仅有港股的上市机会,对再融资的渴求也已经下降。因此,即便此轮政策未能全面开闸,对房地产业的资金状况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上述分析人士认为。

  但从长远来看,房地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仍是大势所趋。据悉,国家发改委正会同住建部、国土部等部委,共同研究制定房地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其中包括金融、财税、信贷和保障房等制度建设。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caijingyaowen/11874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