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合资模式给国有车企 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3-7-11 10:13: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本报记者 刘晨曦

  自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成立,合资模式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8年。那么这些年过去了,合资模式又给国有汽车企业带来了什么?面对已经发生了巨变的市场环境和自身条件,国有汽车企业改革将如何推进呢?合资模式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

  汽车营销专家张志勇认为,首先,合资公司在当时中国汽车工业底子非常薄弱的情况下,有效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合资模式为国有汽车企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利润和资金,以便其反哺自主品牌的发展;其次,某种程度上的技术合作给国有汽车企业打造自主品牌提供了一定支持;再次,合资模式使中国汽车企业学习到了一流品质汽车的打造过程、构建了基本配套。

  此外,合资企业为中国汽车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合资企业人才反哺自主企业也是这两年汽车圈高管流动的一大支流。越来越多的外企、合资企业人才流向自主品牌。比如张晓军离职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就任一汽轿车销售公司总经理。他认为这是一汽集团希望张晓军能够利用创造奥迪辉煌的经验,把一汽轿车打造成高端自主品牌。这种人才交流的大背景就是希望合资公司培养的人才能为自主品牌发展提供帮助。

  当初政府成立合资公司的目标之一是希望以市场换技术。眼下有一个很热的观点是:18年过去了,我们给出了市场却没有换来技术。当然,这个技术指的是核心技术。张志勇认为,我们一直对于合资模式存在误区——我们一直把合资公司看做是换技术模式。他说,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合资模式的本质是代工,这种代工不可能取得技术突破。从历史角度比较,我们在合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技术,只是不是核心技术。我们发展自主品牌希望得到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但是这方面是跨国公司最先进的技术,一旦取得,对它的市场存在威胁,它怎么可能给我们?

  当然他认为合资模式带给国有汽车企业的并不全是好处,他认为合资公司给一些国有汽车企业带来了大量利润,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企业产生了惰性,反而成为其发展自主品牌的障碍。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没有参与合资的国有自主品牌发展势头也不错。

  入世之后汽车业已成为国内竞争最充分、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主干行业之一,汽车国企不仅无法像石油、通讯其他行业一样形成垄断,反而面临困境。而且近两年车市增幅大幅放缓,许多过去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矛盾开始凸显,汽车国企改革迫在眉睫。

  张志勇说,同样是由中国人来运营、中国人来生产,为什么合资品牌做得更好?这值得我们在国有汽车企业改革过程中深入思考。

  他认为,这其中不单单是核心技术的问题,国有汽车企业最迫切需要进行的是体制改革。这主要体现在由双轨制改革成为单轨制。这并不是指国有企业需要激烈改革,而是顺应市场潮流的形势变动。

  现在国有汽车企业有两个目标——行政目标和市场目标。行政考核目标往往和市场有重叠,但也有冲突。而对于汽车国企领导人,当税收、产销数字、自主、品牌形象等这些考核指标被打上 “行政化”标签之后,他就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经营者。他首要完成的目标,也是行政目标。因此,国有汽车企业经营者身份的“去行政化”是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向合资公司学习的第一步。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caijingyaowen/11280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