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世界规模企业与世界级企业
不少人习惯于认为,中国企业大而不强,和世界级企业相差甚远。他们忽略了一些事实:在Fortune 500排行榜上,2012年中国已有79家公司上榜(含台湾和香港9家);在BrandZ 100(品牌100强)排行榜上,2012年中国已有13个品牌上榜。
但为什么人们对中国出现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企业家的前景还缺乏信心呢?可能有以下原因:
在中国大陆的70家世界500强企业中,主要为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其中央企55家,地方国企11家,此外只剩平安、华为、魏桥、沙钢四家,即使加上联想集团(中科院为其第一大股东)和绿地集团(国资比重过半)这两家国企色彩不浓的企业,也无法改变一种印象:中国不少大企业的规模与全行业整合、行政性垄断分不开,许多央企领导人即使有优秀管理才能,却经常调来换去,无法成为职业化企业家。这和世界500强较为普遍的多元持股结构与较为稳定的领导人任期有较大区别。
类似的,中国位居世界100大品牌的13个品牌,除百度、腾讯、茅台、平安,其余是规模前四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两大石化企业、两大电信公司和中国人寿,无一例外前面都有中国字样。
由于在相当程度上依靠了国家之力和政策之力,所以上述企业的业务范围集中于国内,它们已是世界规模的企业,但在除中国之外的世界的业务开展还很有限。而且越是全球化程度高的竞争市场,中国企业的表现和世界级企业相差就越大,如信息技术、娱乐、零售、制药、汽车等等。
但笔者对源自中国的世界级企业的前景仍持乐观态度。一是中国市场和新兴市场在全球市场的比重将越来越高,从这里出发的企业成长性可以看好;二是中国市场竞争激烈,迫使企业竭尽全力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类型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不少跨国企业现在是把在中国研发的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并能取得成功,这说明在充分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三是中国公司可以依托充沛的资金市场,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和对跨国品牌的注资、并购、重组。
不过这里仍然有一个前提,就是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的治理需要变革与优化。全球市场更欢迎的是那些股权明晰、治理优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
上一篇:林采宜2013是新一轮改革元年
下一篇:没有了
·美银美林下调中国GDP增速预期2013.03.21
·3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初值51.7 创近两个月新高2013.03.21
·中国对美出口“失速” 前两月出口仅增长15%2013.03.21
·澳大利亚执政党换帅传闻再起2013.03.21
·美参议院放弃重启攻击性武器禁令2013.03.21
·美国“两房”将更快偿还政府救助201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