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撕开瑞士银行保密制度的口子?
赵灵敏
瑞士的银行保密制度已走向终结?10月15日,瑞士政府在法国巴黎签署了《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成为全球第58个会员国。该公约由经合组织与欧洲委员会共同发起,旨在借助国际税收征管协作和信息交换,打击跨境逃避税行为。这意味着瑞士银行有义务将相关信息和其他缔约国分享,将钱匿名存在瑞士以图逃税已没有意义。而最近一两年里,瑞士已经分别与美国、英国、德国等签署了新修订的双重征税协定,承诺将对外国居民在当地银行的账户实施税收扣缴,然后转交给该国政府。显然,瑞士的银行保密制度已走向终结。
2010年5月,由于瑞士禁止清真寺建尖塔,当时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骂瑞士是一个匪帮,应该被肢解,并呼吁全世界的穆斯林抵制瑞士的商品,封锁通往瑞士的港口和机场。一年之后,因为镇压国内人民,瑞士宣布冻结属于卡扎菲及其亲信的4.15亿美元,卡扎菲在海外的巨额财产开始曝光。显然,这位独裁者虽然口头上义正辞严,处理财产时却再理智不过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因为行之有效的银行保密制度,瑞士成了全世界独裁者、恐怖分子和黑帮隐匿不义之财的避风港,也成了有意避税逃税的各国富人存放离岸资金的绝佳去处。从本·拉登到投资大师罗杰斯,瑞士银行的客户遍布全世界。据今年年初瑞士方面的估计,瑞士金融业所管理的资产占全球私人总资产的1/3。但很快,这一盛景可能成为昨日黄花。
瑞士的银行保密制度正式开始于1934年,当时纳粹逼迫德国公民将在瑞士银行的存款全部转回德国。为了避免这类存款流失事件的再次发生,瑞士政府制定了《银行保密法》,规定任何储户都可选择自己认为妥当安全的方式在瑞士的银行开户存储款项。储户被允许使用化名或数字来代替真姓实名,甚至用虚拟的办事处、公司、代理机构等形式开户。不但开户存款时可以由代理人委托办理,而且取款或转账时银行也会完全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章程办理,财产的真正拥有者可做到永不露面。
《银行保密法》还明确规定:任何银行职员,包括雇员、代理人、清算人、银行委员会成员、监督员、法定审计机构人员,都必须严格保守其与客户往来情况及客户财产状况等有关机密,上述人员一旦泄密,将面临监禁和最高5万法郎的罚款。同时,无论银行职员是离职、退休还是被解雇,这样的保密协议终身有效。
《银行保密法》使存在瑞士银行里的财富像进了保险箱般可靠。但是另一个问题随即产生:如果某人在瑞士银行以匿名方式存入一笔巨款,而他本人突然去世,生前既没有交给银行一份遗嘱,临终时也没有机会把取钱的密码告诉家里人,那他的这笔存款就将永远待在瑞士银行里取不出来。这就是“纳粹黄金案”产生的前提。
“纳粹黄金案”包括两个部分,即犹太人的存款与纳粹的赃款。二战爆发前,许多犹太人在瑞士银行有大笔存款(国际犹太人组织后来认定金额高达100亿美元左右),这些钱的账号和密码随着存款人惨遭杀害而成了永久的秘密。至于这些存款人的后代们,用一个为他们做代理的律师的话说,“他们通常既不知道银行的名称,也不知道账号。有些人只知道他们的父亲有财产并且常到瑞士去。”因此二战结束后,瑞士银行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了部分赔偿,却把大多数存款隐匿起来。另外,二战期间纳粹疯狂敛财,为了掩人耳目,把掠夺来的大部分黄金重新浇铸成每块近400盎司的金锭,一部分藏在德国各地和帝国银行,另一部分藏在瑞士银行,估计价值有5亿多美元。战争结束后,由于死无对证,瑞士坚持金子没有那么多,最后只赔偿6000万美元了事。
1989年,“纳粹黄金案”被彻底揭发,瑞士银行业此前精心经营了几个世纪的良好形象不复存在,人们开始更多注意到瑞士银行和马科斯这类独裁者的联系,瑞士人对银行保密制度的信心也开始动摇,很多人质疑这一制度已经成了银行业助纣为虐、藏污纳垢的保护伞。瑞士媒体也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离开《银行保密法》就不能维持,那它和一个公司离开了黑工就不能维持有什么区别?瑞士未来金融市场 的出路是透明与高效,而不是那些偷偷摸摸的勾当。
瑞士的邻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也开始发现,由于本国实行高个人所得税制以维持福利制度,有钱人往往将钱存进瑞士银行,以此来逃避本国的高税收。这引起了这些国家的强烈不满。但是瑞士政府坚决否认“偷漏税”的说法。为了保卫银行保密制度,瑞士提议向欧盟国家居民在瑞士银行的存款征收收入税,按比例交给欧盟国家,但是这些国家不得过问缴税者的情况。各国最终勉强接受了,因为他们深知,如果不让那些未完税资产进入瑞士,它们就只会转向海外,这对欧洲来说更糟糕。
对瑞士的银行保密制度构成最大威胁并最终造成其解体的,是来自美国的压力。9·11之后,美国怀疑瑞士协助恐怖分子洗钱,开始不断对瑞士施压。由于瑞士很多银行在美国都有庞大的业务,因此不得不妥协。2004年7月1日起,凡在瑞士银行利用匿名账户向国外汇款超过一定数额的客户,银行都必须公开其真实身份。保密制度被撕开了一个口子。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加大了对公民海外资产的追查力度。2009年2月18日,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为了避免被美国起诉,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做出妥协,被迫向美方支付7.8亿美元的罚款并提供250至300名美国客户的信息。保密制度就此名存实亡。这一年,瑞士损失了1/4 的银行存款。
而从大环境看,在全球政治民主化和金融危机后“仇富”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客观上为各种不义之财提供庇护的瑞士银行保密制度已经难以为继。而且瑞士身处欧洲,又是多个联合国机构的所在地,其处境和开曼群岛这样的避税港有根本性的不同。这些都意味着瑞士银行业必须告别对保密制度的依赖,另寻其他揽客之道。好在瑞士政局稳定,是联合国认可的永久中立国;国家整体竞争力多年来名列世界第一;而且瑞士有大量历史悠久的合伙制私人银行,愿意为客户存款承担无限责任。这些都保证了,即便没有保密制度,瑞士银行业仍然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zhengfu/13670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质疑上市公司竟充满危险让人不可理解
下一篇:由星巴克咖啡谈及美国物价
·首富王健林力驳外界三大质疑我们有的是钱2013.10.28
·BDI七连跌 船东造船冲动不止2013.10.28
·资金“失血” 种粮大户借高利贷种地2013.10.28
·安徽煤城淮北转型成效渐显2013.10.28
·国家电网深入田间保秋收用电安全2013.10.28
·中石油四大气区积极备战迎峰度冬201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