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选择宏观保稳定 微观要搞活
宏观形势:增长平稳,通胀可控,就业严峻,贸易顺差加大
1—4月,经济增长基本平稳,净出口贡献加大,下行压力犹存;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中央财政收入趋降;物价水平低位波动,通胀压力略有缓解;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凸显。
从1—4月经济运行总体状况看,经济增长基本平稳,净出口贡献加大,下行压力犹存;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中央财政收入趋降;物价水平低位波动,通胀压力略有缓解;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凸显。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稳增长,产品销售率同比提高。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3%,比3月份回升0.4个百分点;环比微增0.87%。从主要产品来看,发电量39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钢材增长8.1%;水泥增长8.7%;原油加工量增长2.5%;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0.3%;乙烯增长3.0%;汽车增长18.3%。从销售情况来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5%,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06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1%。
投资增速稳中略降,消费增速趋于稳定,净出口增长明显。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131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但4月份环比增长1.63%。分产业看,1—4月份,第一产业投资1770亿元,同比增长32.1%;第二产业投资39118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投资50431亿元,增长23.9%。第二产业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3.6%,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00亿元,同比增长12.8%,比3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市场消费增长13.8%,比3月份下降1.2个百分点;餐饮业销售额1882亿元,同比增速仅为7.9%,比去年平均增速低6个百分点,比3月份增速降低0.8个百分点。
4月份,出口1871亿美元,同比增长11.7%(经季节调整),比3月增速降低1.8个百分点;进口1689亿美元,同比增长7.9%(经季节调整),比3月增速降低15.8个百分点;净出口182亿美元,同比下降1.4%。1—4月,累计出口6959亿美元,同比增长17.4%;累计进口6349亿美元,同比增长10.6%;贸易顺差609.8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中央财政收入趋降。4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431亿元,同比增长6.1%。财政支出9308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中央财政收入5357亿元,同比下降2.2%。中央财政支出1588亿元,同比增长10.6%。1—4月份,全国累计公共财政收入43465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8%,地方财政收入(本级)同比增长13.9%。财政支出36345亿元,同比增长13.6%。总体来看,财政收入增长慢于财政支出增长。中央财政收入减少,是财政收入增长放慢的主要原因。
PMI综合指数趋于稳定,价格类指数明显下降。4月份,制造业PMI继续保持在50%之上,为50.5%,比3月份低0.1个百分点,表明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其中生产量、新增订单、采购量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指数高于50%,说明国内生产在稳定增长;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产成品库存、进口量、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等指数低于50%,说明进出口状况、国内销售和就业前景不乐观。尤其是购进价格指数仅为40.1%,从3月份的50.6%直降10.5个百分点。从非制造业PMI来看,除了收费价格指数从3月份的50%降到47.6%,其他各项指数均在50%以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更是高达62.5%。说明非制造业总体状况比较乐观。
CPI相对稳定,PPI持续走低,未来两月总体趋势不变。4月份,CPI同比上涨2.4%,比3月份略高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1%,其余六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涨幅均在3%以内。1—4月,CPI同比增长2.43%。我们预计,2季度CPI同比指数在2.9%以内,上半年平均涨幅为2.7%左右。
4月份,PPI同比指数为-2.6%,比3月份数据继续下降0.6个百分点,延续了自去年3月以来的价格下跌态势。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指数为-8.3%,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指数分别为-8.3%和-5.8%,为降幅最大的三个行业。1—4月PPI同比下降2%。我们预计,2季度PPI同比指数为-2.4%左右,上半年平均为-2.1%左右。
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面临“最难就业年”。进入5月,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基本明确,但总体就业情况并不乐观。据教育部数据,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创记录的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加上2009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累计未就业和失业人员,使得2013年成为中国大学生“最难就业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政策建议:宏观政策不变,激发微观活力,以创业促就业
应保持宏观政策的相对稳定,同时通过搞活微观市场,释放经济活力。
鉴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基本稳定可控,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连续负增长和“惠民生”的基本政策取向,财政政策用来保增长的可能性已不大;货币政策前期已经充分运用,现在已出现流动性过于宽松的迹象。因此,我们应保持宏观政策的相对稳定,同时通过搞活微观市场,释放经济活力。
1.搞活中小微企业
我国的中小微企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它们对于一个国家GDP的贡献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可以增加就业。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微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占全部就业的80%以上,是吸纳新增就业人口的重要力量。二是增强了经济的活力,通过竞争提高了市场效率。中小微企业意味着真正的商业精神。尤其是微型企业,作为最贴近寻常百姓的市场“细胞”,其生长和繁衍带动了民间经济的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是进一步降低税费负担。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目前对于一些小微企业来说,各类费用负担比较沉重。据统计,一家小企业每年需上交各类费用十多种,包括教育附加费、公共设施费等。有些还存在较多的临时性和随机性,令企业叫苦不迭。通过“放水养鱼”,小微企业继续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将会维持就业和增加就业,全社会仍将受益。
二是降低物流成本。目前,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总量比重约为18%,几乎相当于欧美水平的两倍之多。这对不少小微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一些制造行业的小企业几乎无力承担。有必要把物流成本降到更低水平,包括降低公路收费标准,简化物流环节等。
三是落实产业放开。我国小微企业大多处于技术低端的行业,在低端产业链上激烈竞争,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研发的投入,在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上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在于我国还存在较为突出的产业垄断,电力、电信、民航、石油、金融等重要行业,对于民间资金的进入还存在较为严重的限制。教育、医疗、出版等服务性行业的开放程度也很不够。应把产业放开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国资民资平等对待,实现合作共赢。
四是鼓励新的商业模式。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商业模式和业态。有机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以前农业生产利润低的局面,使得农业投入也可能带来高回报。页岩气的发现以及开发,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在能源依赖度过高的局面。而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将在不长的时间内超越传统零售行业。另外,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互联网信贷,使得长久没有改观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破解。对于这些商业模式创新,政府部门应积极鼓励但不干预,帮助相关企业排忧解难。
2.搞活金融市场
首先是通过金融创新来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我国目前金融领域存在较为突出的供需脱节现象。一方面是中小微企业、城投公司等出现突出的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是民间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缺乏满意的投资渠道。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应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包括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信托贷款、动产抵押贷款等。另外,应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直接为中小微企业服务。我国当前城镇化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应该推出与城投公司特点相匹配的长期企业债券产品。
其次是搞活股票市场。我国股票市场自从金融危机以来一直不尽如人意,股指表现与GDP的增长严重脱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制度设计存在严重缺陷,导致长期以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进而带来突出的信任危机。因此要搞活股票市场,使之充分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必须从保护投资者权益,重建市场法治秩序出发,完善IPO制度、退市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同时,积极发展各类区域性的股权交易市场。
3.以创业促就业
针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鼓励自主创业,增加就业机会。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百人拥有4—5个企业,发展中国家为2—3个,而我国仅仅为1.2个企业。通常,1人创业平均可以带动3—4人就业。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至30%,而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在我国适龄劳动人口中,希望创业、愿意创业、敢于创业的人数也比较少,城镇居民创业意愿不到5%。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包括对新办企业注册资金和经营场所的限制,制定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优惠政策;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严格规范收费行为,简化审批、办证手续;全面落实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同时,在扶持政策上积极向文化创意、信息技术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新兴产业倾斜,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一是建立创业培训平台,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为创业者提供培训,并根据创业者的需求组织开展项目推介、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二是搭建对口龙头企业对接平台,鼓励实力较强的企业将一些配套业务外包给小微企业,使其进入大企业的产业链;三是提供创业场所平台,建立小微企业的孵化园和创业基地等。
最后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创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使劳动者不仅有创业观念,也有创业精神。逐步形成全社会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1—4月,经济增长基本平稳,净出口贡献加大,下行压力犹存;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中央财政收入趋降;物价水平低位波动,通胀压力略有缓解;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凸显。
从1—4月经济运行总体状况看,经济增长基本平稳,净出口贡献加大,下行压力犹存;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中央财政收入趋降;物价水平低位波动,通胀压力略有缓解;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凸显。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稳增长,产品销售率同比提高。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3%,比3月份回升0.4个百分点;环比微增0.87%。从主要产品来看,发电量39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钢材增长8.1%;水泥增长8.7%;原油加工量增长2.5%;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0.3%;乙烯增长3.0%;汽车增长18.3%。从销售情况来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5%,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06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1%。
投资增速稳中略降,消费增速趋于稳定,净出口增长明显。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131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但4月份环比增长1.63%。分产业看,1—4月份,第一产业投资1770亿元,同比增长32.1%;第二产业投资39118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投资50431亿元,增长23.9%。第二产业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3.6%,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00亿元,同比增长12.8%,比3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市场消费增长13.8%,比3月份下降1.2个百分点;餐饮业销售额1882亿元,同比增速仅为7.9%,比去年平均增速低6个百分点,比3月份增速降低0.8个百分点。
4月份,出口1871亿美元,同比增长11.7%(经季节调整),比3月增速降低1.8个百分点;进口1689亿美元,同比增长7.9%(经季节调整),比3月增速降低15.8个百分点;净出口182亿美元,同比下降1.4%。1—4月,累计出口6959亿美元,同比增长17.4%;累计进口6349亿美元,同比增长10.6%;贸易顺差609.8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中央财政收入趋降。4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431亿元,同比增长6.1%。财政支出9308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中央财政收入5357亿元,同比下降2.2%。中央财政支出1588亿元,同比增长10.6%。1—4月份,全国累计公共财政收入43465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8%,地方财政收入(本级)同比增长13.9%。财政支出36345亿元,同比增长13.6%。总体来看,财政收入增长慢于财政支出增长。中央财政收入减少,是财政收入增长放慢的主要原因。
PMI综合指数趋于稳定,价格类指数明显下降。4月份,制造业PMI继续保持在50%之上,为50.5%,比3月份低0.1个百分点,表明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其中生产量、新增订单、采购量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指数高于50%,说明国内生产在稳定增长;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产成品库存、进口量、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等指数低于50%,说明进出口状况、国内销售和就业前景不乐观。尤其是购进价格指数仅为40.1%,从3月份的50.6%直降10.5个百分点。从非制造业PMI来看,除了收费价格指数从3月份的50%降到47.6%,其他各项指数均在50%以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更是高达62.5%。说明非制造业总体状况比较乐观。
CPI相对稳定,PPI持续走低,未来两月总体趋势不变。4月份,CPI同比上涨2.4%,比3月份略高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1%,其余六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涨幅均在3%以内。1—4月,CPI同比增长2.43%。我们预计,2季度CPI同比指数在2.9%以内,上半年平均涨幅为2.7%左右。
4月份,PPI同比指数为-2.6%,比3月份数据继续下降0.6个百分点,延续了自去年3月以来的价格下跌态势。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指数为-8.3%,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指数分别为-8.3%和-5.8%,为降幅最大的三个行业。1—4月PPI同比下降2%。我们预计,2季度PPI同比指数为-2.4%左右,上半年平均为-2.1%左右。
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面临“最难就业年”。进入5月,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基本明确,但总体就业情况并不乐观。据教育部数据,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创记录的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加上2009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累计未就业和失业人员,使得2013年成为中国大学生“最难就业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政策建议:宏观政策不变,激发微观活力,以创业促就业
应保持宏观政策的相对稳定,同时通过搞活微观市场,释放经济活力。
鉴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基本稳定可控,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连续负增长和“惠民生”的基本政策取向,财政政策用来保增长的可能性已不大;货币政策前期已经充分运用,现在已出现流动性过于宽松的迹象。因此,我们应保持宏观政策的相对稳定,同时通过搞活微观市场,释放经济活力。
1.搞活中小微企业
我国的中小微企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它们对于一个国家GDP的贡献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可以增加就业。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微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占全部就业的80%以上,是吸纳新增就业人口的重要力量。二是增强了经济的活力,通过竞争提高了市场效率。中小微企业意味着真正的商业精神。尤其是微型企业,作为最贴近寻常百姓的市场“细胞”,其生长和繁衍带动了民间经济的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是进一步降低税费负担。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目前对于一些小微企业来说,各类费用负担比较沉重。据统计,一家小企业每年需上交各类费用十多种,包括教育附加费、公共设施费等。有些还存在较多的临时性和随机性,令企业叫苦不迭。通过“放水养鱼”,小微企业继续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将会维持就业和增加就业,全社会仍将受益。
二是降低物流成本。目前,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总量比重约为18%,几乎相当于欧美水平的两倍之多。这对不少小微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一些制造行业的小企业几乎无力承担。有必要把物流成本降到更低水平,包括降低公路收费标准,简化物流环节等。
三是落实产业放开。我国小微企业大多处于技术低端的行业,在低端产业链上激烈竞争,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研发的投入,在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上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在于我国还存在较为突出的产业垄断,电力、电信、民航、石油、金融等重要行业,对于民间资金的进入还存在较为严重的限制。教育、医疗、出版等服务性行业的开放程度也很不够。应把产业放开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国资民资平等对待,实现合作共赢。
四是鼓励新的商业模式。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商业模式和业态。有机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以前农业生产利润低的局面,使得农业投入也可能带来高回报。页岩气的发现以及开发,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在能源依赖度过高的局面。而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将在不长的时间内超越传统零售行业。另外,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互联网信贷,使得长久没有改观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破解。对于这些商业模式创新,政府部门应积极鼓励但不干预,帮助相关企业排忧解难。
2.搞活金融市场
首先是通过金融创新来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我国目前金融领域存在较为突出的供需脱节现象。一方面是中小微企业、城投公司等出现突出的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是民间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缺乏满意的投资渠道。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应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包括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信托贷款、动产抵押贷款等。另外,应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直接为中小微企业服务。我国当前城镇化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应该推出与城投公司特点相匹配的长期企业债券产品。
其次是搞活股票市场。我国股票市场自从金融危机以来一直不尽如人意,股指表现与GDP的增长严重脱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制度设计存在严重缺陷,导致长期以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进而带来突出的信任危机。因此要搞活股票市场,使之充分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必须从保护投资者权益,重建市场法治秩序出发,完善IPO制度、退市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同时,积极发展各类区域性的股权交易市场。
3.以创业促就业
针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鼓励自主创业,增加就业机会。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百人拥有4—5个企业,发展中国家为2—3个,而我国仅仅为1.2个企业。通常,1人创业平均可以带动3—4人就业。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至30%,而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在我国适龄劳动人口中,希望创业、愿意创业、敢于创业的人数也比较少,城镇居民创业意愿不到5%。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包括对新办企业注册资金和经营场所的限制,制定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优惠政策;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严格规范收费行为,简化审批、办证手续;全面落实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同时,在扶持政策上积极向文化创意、信息技术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新兴产业倾斜,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一是建立创业培训平台,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为创业者提供培训,并根据创业者的需求组织开展项目推介、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二是搭建对口龙头企业对接平台,鼓励实力较强的企业将一些配套业务外包给小微企业,使其进入大企业的产业链;三是提供创业场所平台,建立小微企业的孵化园和创业基地等。
最后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创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使劳动者不仅有创业观念,也有创业精神。逐步形成全社会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9228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选择宏观保稳定 微观要搞活当前经济形势宏观保稳定围观要搞活
上一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下一篇:我国区域产业转移 呈现四大趋势
·四直辖市和谐指数偏低 一线城市过度聚集带来挑战2013.05.21
·“十三五”拟实施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2013.05.21
·中部减速 一季度六省经济增速趋缓2013.05.21
·中国城乡一体化水平东高西低2013.05.21
·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突破5万亿元2013.05.21
·上海自贸区试点激发改革红利201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