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遇上国际化五大障碍成并购难题
“国际化”像一个困在潘多拉魔盒里的梦想,不断困扰着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拥有全世界最强、最持久的全球梦想。根据埃森哲最新调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是10年前的20倍。”埃森哲管理咨询部门董事总经理杨葳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根据埃森哲经济学人信息部2012年亚洲企业国际化调研,中国表达“走出去”意愿的企业高达43%。而同期,有同样意愿的印度公司占38%,日本公司占16%,韩国公司占32%。
“其中,37%的中国企业计划加速国际化脚步,1.35万多家中国的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4247.8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近2万亿美元。”杨葳指出,尽管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巨大,但收效甚微。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仅有37%的中国企业认为自己公司过去三年在国际市场的收入和利润达到了预先的期望。”杨葳表示。
“五大障碍”
服装企业是中国制造亟待转型的排头兵。“国际市场收入将成为我们未来新的增长动力。”某国内服装品牌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尽管国内市场仍需开拓,过去几年中,该品牌仍不遗余力开拓海外市场。虽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但海外营业额已经逐渐超过集团总收入的10%。
和服装企业同样急于突破国界的还有房地产企业。国内最大的房地产集团万科目前已经开始在海外布局,今年4月,万科宣布将通过子公司出资1.355亿新元(约合6.78亿元)现金,收购新加坡吉宝置业在新加坡东部丹那美拉一个726套公寓的住宅项目的30%权益。这是万科在新加坡的第一笔投资。此前,万通、万达、中坤等企业也都开始了海外“试水”之旅。
“我们在2010年做调研时发现,中国企业到海外扩张发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今年我们再做调研的时候,海外开拓市场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同时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提升整个价值链布局,从价值链转型帮助企业在业务上的转型。”杨葳表示。但事实上,仅有20%的企业表示了解海外市场的潜力,仅有26%的企业认为自身具备了实施海外战略的运营能力。
在埃森哲新报告《中国企业,全球梦想》中提到,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大的问题是“大而不强”,与此同时,“五大障碍”阻碍着中国企业的扩张道路。
第一是战略困境,大部分企业还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缺乏对海外市场、客户细分和偏好的深入了解,无力应对海外市场运营的复杂性,包括当地政府监管、政策手续等;第二是执行力困境,仅有43%的中国企业认为他们具有落实和执行海外战略的能力,在全球市场的管理上,大部分中国企业缺乏精细化手段;第三是管控困境,高度集权的中国企业管理方式简单粗放,仅有29%的中国企业建立了支持国际化的IT基础架构,仅38%的企业认同国际化运营的正确流程;第四是人才困境,目前中国企业缺乏多元和包容的人才管理机制,缺少国际化管理人才和无法吸引和保留海外市场人才成为最大瓶颈;第五是难以在全球建立一致的“价值观”,导致文化融合问题成为并购后的最大问题。
向“邻居”学习走出去经验
“以往中国企业比较关注的是欧美企业的全球化路径。但实际上,在亚洲国家中,日本走得最早,日本走全球化道路不是特别的成功,或者说成功的企业不是特别多。而韩国近几年整个国际化发展非常迅速。他们的文化与中国接近,可以学习一些能避免的经验教训。”杨葳表示。
日本的迅销集团(优衣库)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杨葳向记者举例说。仅仅在中国,我们就不难看到优衣库本土化的成功,相比美国快时尚品牌Gap,优衣库更平价,适合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优衣库保持了日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所以优衣库这个企业才得以在全球快速复制,敞亮的店铺环境,依色彩摆放的商品,微笑着服务的店员。无论在东京、上海,还是纽约,走进优衣库门店,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标准化是优衣库非常成功的全球战略。
在优衣库,英语是通用语言,从硬性推行英语作为工作语言、高调提出在海外开设3000家店铺的雄心计划,到推行“海外员工同享日本待遇”,优衣库近年在应对“全球化”上下足了功夫。
“同工同酬,给海外员工合理的晋升机会,是海外吸引人才重要的一点。”杨葳评价。
台湾地区的宏达电(HTC)同样是一家拥有超过1.6万名员工的国际企业,但值得借鉴的是,虽然公司总部位于亚洲,但却建设性地把设计团队放在美国。适当的人才分配,让公司同时获得了美国潮流与亚洲廉价生产力。
埃森哲同时指出,对任何企业来说,跨境并购最难的不是交易成功,而是并购能否实现整合,创造价值。“管理文化差异、整合跨国业务以及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对于跨境并购的成功至关重要。”
“中国企业拥有全世界最强、最持久的全球梦想。根据埃森哲最新调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是10年前的20倍。”埃森哲管理咨询部门董事总经理杨葳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根据埃森哲经济学人信息部2012年亚洲企业国际化调研,中国表达“走出去”意愿的企业高达43%。而同期,有同样意愿的印度公司占38%,日本公司占16%,韩国公司占32%。
“其中,37%的中国企业计划加速国际化脚步,1.35万多家中国的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4247.8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近2万亿美元。”杨葳指出,尽管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巨大,但收效甚微。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仅有37%的中国企业认为自己公司过去三年在国际市场的收入和利润达到了预先的期望。”杨葳表示。
“五大障碍”
服装企业是中国制造亟待转型的排头兵。“国际市场收入将成为我们未来新的增长动力。”某国内服装品牌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尽管国内市场仍需开拓,过去几年中,该品牌仍不遗余力开拓海外市场。虽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但海外营业额已经逐渐超过集团总收入的10%。
和服装企业同样急于突破国界的还有房地产企业。国内最大的房地产集团万科目前已经开始在海外布局,今年4月,万科宣布将通过子公司出资1.355亿新元(约合6.78亿元)现金,收购新加坡吉宝置业在新加坡东部丹那美拉一个726套公寓的住宅项目的30%权益。这是万科在新加坡的第一笔投资。此前,万通、万达、中坤等企业也都开始了海外“试水”之旅。
“我们在2010年做调研时发现,中国企业到海外扩张发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今年我们再做调研的时候,海外开拓市场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同时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提升整个价值链布局,从价值链转型帮助企业在业务上的转型。”杨葳表示。但事实上,仅有20%的企业表示了解海外市场的潜力,仅有26%的企业认为自身具备了实施海外战略的运营能力。
在埃森哲新报告《中国企业,全球梦想》中提到,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大的问题是“大而不强”,与此同时,“五大障碍”阻碍着中国企业的扩张道路。
第一是战略困境,大部分企业还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缺乏对海外市场、客户细分和偏好的深入了解,无力应对海外市场运营的复杂性,包括当地政府监管、政策手续等;第二是执行力困境,仅有43%的中国企业认为他们具有落实和执行海外战略的能力,在全球市场的管理上,大部分中国企业缺乏精细化手段;第三是管控困境,高度集权的中国企业管理方式简单粗放,仅有29%的中国企业建立了支持国际化的IT基础架构,仅38%的企业认同国际化运营的正确流程;第四是人才困境,目前中国企业缺乏多元和包容的人才管理机制,缺少国际化管理人才和无法吸引和保留海外市场人才成为最大瓶颈;第五是难以在全球建立一致的“价值观”,导致文化融合问题成为并购后的最大问题。
向“邻居”学习走出去经验
“以往中国企业比较关注的是欧美企业的全球化路径。但实际上,在亚洲国家中,日本走得最早,日本走全球化道路不是特别的成功,或者说成功的企业不是特别多。而韩国近几年整个国际化发展非常迅速。他们的文化与中国接近,可以学习一些能避免的经验教训。”杨葳表示。
日本的迅销集团(优衣库)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杨葳向记者举例说。仅仅在中国,我们就不难看到优衣库本土化的成功,相比美国快时尚品牌Gap,优衣库更平价,适合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优衣库保持了日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所以优衣库这个企业才得以在全球快速复制,敞亮的店铺环境,依色彩摆放的商品,微笑着服务的店员。无论在东京、上海,还是纽约,走进优衣库门店,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标准化是优衣库非常成功的全球战略。
在优衣库,英语是通用语言,从硬性推行英语作为工作语言、高调提出在海外开设3000家店铺的雄心计划,到推行“海外员工同享日本待遇”,优衣库近年在应对“全球化”上下足了功夫。
“同工同酬,给海外员工合理的晋升机会,是海外吸引人才重要的一点。”杨葳评价。
台湾地区的宏达电(HTC)同样是一家拥有超过1.6万名员工的国际企业,但值得借鉴的是,虽然公司总部位于亚洲,但却建设性地把设计团队放在美国。适当的人才分配,让公司同时获得了美国潮流与亚洲廉价生产力。
埃森哲同时指出,对任何企业来说,跨境并购最难的不是交易成功,而是并购能否实现整合,创造价值。“管理文化差异、整合跨国业务以及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对于跨境并购的成功至关重要。”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9081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中国仍是最吸引外资国家之一
下一篇:企业应洞悉真正的差异化防止越做越错
·公开市场多翻空 本周锁定资金350亿元2013.05.17
·600多家跨国公司参展渝洽会 投资总额超5000亿元2013.05.17
·外汇局4月份新批RQFII额度63亿元2013.05.17
·新版中西部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发布 鼓励领域拓宽2013.05.17
·新监管框架出炉 食药监总局将简政放权2013.05.17
·全球贸易保护“围猎”中国企业201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