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龄人口曲线的异动与应对
本报记者 王南
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1979年,上海市6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总人口7.2%,符合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的国际通用标准,与中国平均水平相比提早了20年。
然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上海市65岁以上常住老人占常住总人口10%,65岁常住老年人口系数不仅低于重庆市的11.56%,而且比2000年五普上海市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系数11.46%降低了1.46个百分点。
为什么上海老龄人口曲线会出现这种“异常”变化?这种趋势能否持续?上海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和模式能否推广?
老龄化: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上海老年人口为2329840人,占全市人口的10.2%,即每10个上海人中就有超过1个的老年人。
考虑到197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历史因素,上海老龄人口曲线似乎出现了“异常”的变化,老年人口系数不仅低于2000年五普时的上海,而且低于重庆市的水平。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基数不同。
统计数据表明,上海市15—59岁户籍劳动年龄人口数在2006年就开始了负增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上海市20—34岁外来常住人口数已经达到了422.03万,占全市该年龄段常住人口数57.7%,也就是说,20到3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外来常住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户籍人口数量。
即便涌入了大量劳动年龄人口,上海依旧无法阻挡老龄化的步伐。在2012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暨老年友好城市建设论坛上,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感叹,上海已经进入“银发时代”。
和老龄化并存的是少子化:60岁以上的老者占上海户籍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而0到14岁只占8.6%,对照前者低于20%,属于人口不利再生产的“减少型”。
到2015年,专家预测上海的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400万,平均每3个上海人中,就将有一名老人。尤其严峻的现实是,80后的父母也开始步入老年,从2013年起,上海市新增老年人口中,80%以上将为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处境最值得关注的是“失独户”,目前上海失独家庭7000多户,伤残家庭1600多户。
人口政策已经出现了变动的信号。从2004年开始,上海已经取消了4年的生育间隔,鼓励符合生育二胎政策的夫妇生育二胎,但独生子女奖励政策目前没有变动。
根据人口专家预测,如果上海未来户籍迁入速度没有很大变化的话,随着户籍劳动年龄人口减少,2020年末,外来劳动人口变成主体。这就意味着,户籍人口红利期的机会窗口将在2020年左右关闭。
2010年上海市本级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为107.8亿元。补助多的一个原因,就是2002年9月起,对外来从业人员实施了综合保险,将用人单位为外来从业人员缴纳的用于老年补贴的综合保险费,委托商业人寿保险公司运作和支付。
这个模式在运行中也出现了问题:由于个人不缴纳综合保险费,企业为外来从业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足以弥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赤字。
2011年,上海市已依据《社会保险法》的要求进行了调整,不仅维护了外来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而且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有利于上海市减轻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赤字。
但上海市常住人口红利期的机会窗口在2030年也会关闭。因为2012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已经减少了345万人。上海像以前一样大规模引进外来务工人员的局面,也难以持续了。
沈先生在上海经营一家颇具规模的饭店,他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感叹:“以前打开门,来求职的年轻人一拨一拨的,只要能留下,什么工作都干,什么待遇都行。现在不行了,招工难,来了就问待遇、工种,不如意扭头就走,或者干几天,有更好的单位,甚至招呼都不打就走了。”
上海模式的特点和缺陷
上海黄浦区的贾老先生患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人5年前把他送到了养老院,当时每月费用2000多元,现在涨到3000元了。老贾的儿子探望回来,对中国经济时报诉起了苦衷:“(老爸)根本不认识我了,看见我只会傻笑。不送去也没办法呀,他在家里其他人都无法安宁,我们也得上班呀……”
“小贾”的另一个尴尬是,自己和妻子也马上就到退休年龄了,加上妈妈、岳父母,家里很快就有6位老人了,虽然家里有些积蓄,但想到未来的生活,还是不禁黯然神伤。
这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如何养老的阴云笼罩在不少人心头。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目前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十二五”期间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老年人口总量急剧增加,高龄人口总数继续增长。据预测,至2015年年末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30万,比例将接近30%,户籍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将达到70万。
“十一五”期间,上海养老格局概括为“9073”,即90%的老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的老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人在机构养老。
90%在家庭养老,街道或居委会为老人建活动室或活动场所,配备适合老人活动的各种器械,开办各种电脑班、钢琴班、书法班等。上海现已建有各类老年活动室近5000家,在郊区农村计划再建300家。
7%的老人,约有21.9万老人享受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上海计划到“十二五”末,还将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100家,老年人社区助餐点200家。
上海现有养老机构660家,自2005年起每年“新增1万张养老床位”。截止到2011年年底,上海市养老床位总数为10万张,占户籍老年人口的3%。2012年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新增养老床位2.5万张。在600多家养老机构中,300多家由社会力量所办,床位数占53%,机构数占43%。为鼓励老人选择市郊养老机构,中心城区纷纷推出补贴政策,逐步扩大养老机构医疗部门医保联网结算范围,目前已有72家养老机构被纳入医保联网结算,解除了老人对郊区养老“看病难”的后顾之忧。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的养老院有多种模式,从政府和机构出资兴办、证照齐全的,到草根阶层“自生自灭”的“野店”,设施、收费和服务差异很大。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兴办的连锁养老院,发展速度迅猛,已悄然占据市场主体地位。民营养老院也有高端、中端、低端几个层次,价格差异也很大,有每月上万元的,也有几百元的。
地处浦东新区康桥镇秀沿路2999弄的“亲和源”是实施会员制的一种养老模式,坐落于环境幽雅的上海亲和源老年社区内,可容纳的老人规模为2000人左右。护理院和社区医院连在一起,房间有2至5人间,收费为每月2000元至4500元不等,餐费另算,大约900元左右。但工作人员说,他们不收失智、失能老人。如果买了他们开发的“老年公寓”,每月可免2500元的床位费。从外观看,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但“入门费”也不菲,需花45万至88万元买个会员资格,拥有房屋使用权,每年还要缴纳3.5万至6.99万元的年费。这个房子没有产权,使用权也不能转让。可以转让使用权的会员卡89万元一个,每年的会费3至7万元不等。这样的价格,对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恐怕只能“望洋兴叹”了。
上海颐天年养老院是由政府主办的,属于休闲式养老模式。它的服务对象是:归国老华侨、港澳台同胞、老干部、老教授、老专家、老艺术家、知名人士、社会贤达、老劳模、老知青等高层次人士。主楼为三层式欧式建筑,房间走廊均为实木地板、并安装木质扶手。卧室全部朝南,安装有应急呼叫系统,卫浴、空调、电扇、彩电、201智能电话、饮水器、豪华吊灯。太阳能热水器24小时供应热水。餐厅除三顿正餐外,还供应两顿点心、一顿水果的餐饮服务,对有特殊口味的需求及家庭团聚的欢宴,可提供酒店特色服务。阅览室内除各类图书、报刊、杂志外,另装备互联网宽带,以满足电脑上网需求。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另设有康复护理室,配备高级双摇护理床等住养设施。专业保健医生、护士及训练有素的专职护理员,全天候提供保健康复及起居护理服务。收费要视入住老人需要护理的程度,一般在每月3000元左右,上海本地人需交5000元保证金,而外地户籍则需交1万元。据工作人员说,目前80张床位常年住满,入住要排队预约。
浦东新区日月星养老院,则是一家非营利专业养老机构,属于“医养一体”模式,拥有床位300余张。入住老人按不同状况,分为全护理区和住养区。郁郁葱葱的室外绿化园区亭台长廊,鲜花绿地,健身场地交相辉映。院内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并有执业医师、护士24小时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针灸、推拿、理疗、康复等,医护人员服务到床前。老人们可以疗养一段时期出院,也可以终身养老。护理费用根据老人健康评估情况而定,大致在每人每天20元到35元左右,床位费50至60元,再加上伙食费,总共每月需要3300元左右。前台梁姓服务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这里也需要排队预约,要等多久不好说。
上海还有一种托老式的养老模式,主要收住家中无人照料及偏瘫、残疾、有慢性疾病的自费寄养老人,虽也配有一些专业服务人员,但主要是起托老作用,解决老人的吃饭、睡眠、洗衣等日常生活问题。这类养老机构的规模、内部设施区别很大。高档的,如民革上海市委会设立的上海逸仙敬老院,据称是市区规模最大的敬老院,自2002年开办至今已开设了5所分院。院内有绿地花园,充分满足老人娱乐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室内设计既满足现代生活便利,又蕴含传统的中式古典风格,并借鉴美国、德国、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地养老院的优秀元素,带给老人身心愉悦的居住空间。全护理房间,则专门为有特殊护理需求的老人提供全面养老护理服务。户籍如果不在上海,需要当地有担保人,押金1万元;日常收费在3500至6000元不等,视需护理的程度而定。
在上海的地盘上,还散落着大量居民自办的养老院,条件因陋就简,但收费也相对低廉。在上海奉贤区青村镇唐家村,记者见到了一家由夫妻两人开办的养老院。他们租了一幢农民自建的两层楼,稍微进行了改造,入住老人多数来自附近乡村,高峰时30多名,目前也有20多名。经营者告诉记者,养老院收费标准为每人每月800元至1100元,收费高低和老人的自理程度有关。为什么有人愿意到这里来?经营者称,附近的正规养老院,政府每月每床有400元补贴,每月至少还得1500元,一些老人承受不起。记者问养老院无证经营是否有风险时,经营者称她曾到民政部门咨询过,答复是“至少拥有250万元固定资产和50个床位”才能给予“准生证”,她的养老院显然不够条件。
像这样的民间无证养老院并非特例。民政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在农民别墅或者比较宽敞的自建房内自建简陋养老院的情况不少,由于不符合养老院设置的门槛,都没有资格登记。但这些养老院政府也不是放任不管:“我们十分关注这一块情况,消防措施、疾病防疫等工作平日都在监管中。”如果直接取缔,会带来经济和社会问题,一批老人将面临无处可去的尴尬境地。
谈到上海养老格局的走向,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透露,政府将把推进养老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完善“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举措,其中崇明将成为上海的 “全生态养老社区”。马伊里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崇明养老规划图:陈家镇养老社区项目今后将是养老产业集聚区,东滩将打造幸福“长者社区”,而光明集团的崇明农场将成为休闲养老的生活乐园。“既不同于传统养老院,也不同于面向高端人群的房地产开发,而是面向全体老年人群。”马伊里认为,这将是一个按照节能、环保、低碳和无障碍、无污染、高科技的要求,为老年人营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多元共生的社会生态,一个分年龄和服务层次、并保障终老整个过程的养老生活支持系统。
养老模式改革的政策建议
上海由于吸收大量外地年轻劳动力,常住人口老龄化的增速 “指标”有所降低,但这种模式其他地方无法模仿,对上海而言也不可持续。现有上海养老模式运行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业内人士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政府有初步回应。
首当其冲的是,能否把“9073”作为凝固比例?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管理者表示,“9073”的构想是“十一五期间”提出的,随着条件的变化,已经显示出不足:从上海目前人口的状况和发展的趋势来看,近十年内居家养老的比重将下降,达不到90%的水平。老人的寿命延长了,生存到90岁及以上的老人大幅度增加,但老年痴呆等疾病却还无法根治。这种老人要由家属来养,许多家庭是难以做到的;另外不能忽视的原因是,传统观念的淡薄,所以居家养老能达到85%就不错了。
一些专家建议,增加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比重,前者将由7%提高到10%,后者将由3%增加到5%:上海养老公式由“9073”变为“85105”,即居家养老在85%左右,社区养老占10%,机构养老在5%左右。
但政府方面的回应是:“9073”的养老格局不会改变。“这个格局是按照国际经验、结合上海老龄人口调研数据科学制定的。”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周静波在民政服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覆盖人群、设施床位的持续增加,要保持动态的“9073”养老格局,到2015年年末养老床位将达到12.5万张左右,但机构养老的比例不会从3%调到4%。
开办养老机构门槛是否需要调整?
《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对设置养老机构规定了8个条件,其中如:床位数要达到50张以上;建筑设计要符合养老机构的设计标准,有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无障碍设施,有食堂、厕所、浴室等基本用房和室内外活动场地;有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护理人员要符合民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并需配备一定数量的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务人员;需有规定数额的资金等等。而从上海现有的养老情况来看,有需要调整的余地。因为上海现有的养老机构中,有不少是居民个人办的家庭式养老院,显然无法满足规定的要求。直接取缔也不行,市场有需求,老人需要,家属需要。
“野鸡”养老院能够生存,背景是符合条件的养老院,远远无法满足现实老人们的需要。据有关机构调查,上海老人要求入住养老院的占老人总数的近10%,而能满足养老的床位数不到1.5%。一些地段较好的养老机构,则更为紧张,如上海第一福利院,有床位数约190张,但排队等候进院的老人却有500多位,许多老人等候数年,有的老人直到去世也没轮到。杨浦区福利院等,也是这样,预约登记入住的老人多达数百人,市中心区的敬老院大都住满了。
面对这种情况,专家建议,上海当务之急是怎样使要求入院的老人能尽早入院,满足需求。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固然是好,暂时不很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也要。只有高、中、低的,符合条件的、不很符合条件的各种养老院纷纷涌出,多元化的养老机构,才能满足现实老人们的需要。
公办与民办关系是否错位?
在上海目前600多家养老机构中,公办机构数略少一点,床位数略多一点。从现有情况看,政府主要投在大型的、豪华型养老设施上。公办与民办的位置没有摆正。从养老事业办得好的国际经验来看,民办的应是抓住大、小两头,大型的、豪华型的由民间资本办,微型的、简单的也由民间资本办。因为它们既适合于抓大,又适合于抓小。政府部门则应是抓中间的,大与小的养老机构,一般都可以是盈利性的。而政府部门该做保障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中间型养老机构。
政府如何补贴?
政府重视和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机构,但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尚需完善整。例如有的养老机构可以与医保挂钩,有的则不行;有的每张床位可以享受几百元的补贴,有的则没有。还有水、电、煤、房屋租赁等费用,该不该有一定的优惠,都没有统一明确的法律文本。
记者结束上海采访之前,又去了一趟南京路。摩肩接踵依旧,但不论健身的当地居民,还是络绎不绝的游客,老年人的身影俨然多了起来。这个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未来中国的缩影?
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1979年,上海市6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总人口7.2%,符合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的国际通用标准,与中国平均水平相比提早了20年。
然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上海市65岁以上常住老人占常住总人口10%,65岁常住老年人口系数不仅低于重庆市的11.56%,而且比2000年五普上海市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系数11.46%降低了1.46个百分点。
为什么上海老龄人口曲线会出现这种“异常”变化?这种趋势能否持续?上海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和模式能否推广?
老龄化: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上海老年人口为2329840人,占全市人口的10.2%,即每10个上海人中就有超过1个的老年人。
考虑到197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历史因素,上海老龄人口曲线似乎出现了“异常”的变化,老年人口系数不仅低于2000年五普时的上海,而且低于重庆市的水平。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基数不同。
统计数据表明,上海市15—59岁户籍劳动年龄人口数在2006年就开始了负增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上海市20—34岁外来常住人口数已经达到了422.03万,占全市该年龄段常住人口数57.7%,也就是说,20到3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外来常住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户籍人口数量。
即便涌入了大量劳动年龄人口,上海依旧无法阻挡老龄化的步伐。在2012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暨老年友好城市建设论坛上,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感叹,上海已经进入“银发时代”。
和老龄化并存的是少子化:60岁以上的老者占上海户籍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而0到14岁只占8.6%,对照前者低于20%,属于人口不利再生产的“减少型”。
到2015年,专家预测上海的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400万,平均每3个上海人中,就将有一名老人。尤其严峻的现实是,80后的父母也开始步入老年,从2013年起,上海市新增老年人口中,80%以上将为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处境最值得关注的是“失独户”,目前上海失独家庭7000多户,伤残家庭1600多户。
人口政策已经出现了变动的信号。从2004年开始,上海已经取消了4年的生育间隔,鼓励符合生育二胎政策的夫妇生育二胎,但独生子女奖励政策目前没有变动。
根据人口专家预测,如果上海未来户籍迁入速度没有很大变化的话,随着户籍劳动年龄人口减少,2020年末,外来劳动人口变成主体。这就意味着,户籍人口红利期的机会窗口将在2020年左右关闭。
2010年上海市本级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为107.8亿元。补助多的一个原因,就是2002年9月起,对外来从业人员实施了综合保险,将用人单位为外来从业人员缴纳的用于老年补贴的综合保险费,委托商业人寿保险公司运作和支付。
这个模式在运行中也出现了问题:由于个人不缴纳综合保险费,企业为外来从业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足以弥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赤字。
2011年,上海市已依据《社会保险法》的要求进行了调整,不仅维护了外来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而且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有利于上海市减轻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赤字。
但上海市常住人口红利期的机会窗口在2030年也会关闭。因为2012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已经减少了345万人。上海像以前一样大规模引进外来务工人员的局面,也难以持续了。
沈先生在上海经营一家颇具规模的饭店,他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感叹:“以前打开门,来求职的年轻人一拨一拨的,只要能留下,什么工作都干,什么待遇都行。现在不行了,招工难,来了就问待遇、工种,不如意扭头就走,或者干几天,有更好的单位,甚至招呼都不打就走了。”
上海模式的特点和缺陷
上海黄浦区的贾老先生患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人5年前把他送到了养老院,当时每月费用2000多元,现在涨到3000元了。老贾的儿子探望回来,对中国经济时报诉起了苦衷:“(老爸)根本不认识我了,看见我只会傻笑。不送去也没办法呀,他在家里其他人都无法安宁,我们也得上班呀……”
“小贾”的另一个尴尬是,自己和妻子也马上就到退休年龄了,加上妈妈、岳父母,家里很快就有6位老人了,虽然家里有些积蓄,但想到未来的生活,还是不禁黯然神伤。
这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如何养老的阴云笼罩在不少人心头。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目前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十二五”期间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老年人口总量急剧增加,高龄人口总数继续增长。据预测,至2015年年末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30万,比例将接近30%,户籍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将达到70万。
“十一五”期间,上海养老格局概括为“9073”,即90%的老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的老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人在机构养老。
90%在家庭养老,街道或居委会为老人建活动室或活动场所,配备适合老人活动的各种器械,开办各种电脑班、钢琴班、书法班等。上海现已建有各类老年活动室近5000家,在郊区农村计划再建300家。
7%的老人,约有21.9万老人享受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上海计划到“十二五”末,还将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100家,老年人社区助餐点200家。
上海现有养老机构660家,自2005年起每年“新增1万张养老床位”。截止到2011年年底,上海市养老床位总数为10万张,占户籍老年人口的3%。2012年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新增养老床位2.5万张。在600多家养老机构中,300多家由社会力量所办,床位数占53%,机构数占43%。为鼓励老人选择市郊养老机构,中心城区纷纷推出补贴政策,逐步扩大养老机构医疗部门医保联网结算范围,目前已有72家养老机构被纳入医保联网结算,解除了老人对郊区养老“看病难”的后顾之忧。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的养老院有多种模式,从政府和机构出资兴办、证照齐全的,到草根阶层“自生自灭”的“野店”,设施、收费和服务差异很大。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兴办的连锁养老院,发展速度迅猛,已悄然占据市场主体地位。民营养老院也有高端、中端、低端几个层次,价格差异也很大,有每月上万元的,也有几百元的。
地处浦东新区康桥镇秀沿路2999弄的“亲和源”是实施会员制的一种养老模式,坐落于环境幽雅的上海亲和源老年社区内,可容纳的老人规模为2000人左右。护理院和社区医院连在一起,房间有2至5人间,收费为每月2000元至4500元不等,餐费另算,大约900元左右。但工作人员说,他们不收失智、失能老人。如果买了他们开发的“老年公寓”,每月可免2500元的床位费。从外观看,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但“入门费”也不菲,需花45万至88万元买个会员资格,拥有房屋使用权,每年还要缴纳3.5万至6.99万元的年费。这个房子没有产权,使用权也不能转让。可以转让使用权的会员卡89万元一个,每年的会费3至7万元不等。这样的价格,对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恐怕只能“望洋兴叹”了。
上海颐天年养老院是由政府主办的,属于休闲式养老模式。它的服务对象是:归国老华侨、港澳台同胞、老干部、老教授、老专家、老艺术家、知名人士、社会贤达、老劳模、老知青等高层次人士。主楼为三层式欧式建筑,房间走廊均为实木地板、并安装木质扶手。卧室全部朝南,安装有应急呼叫系统,卫浴、空调、电扇、彩电、201智能电话、饮水器、豪华吊灯。太阳能热水器24小时供应热水。餐厅除三顿正餐外,还供应两顿点心、一顿水果的餐饮服务,对有特殊口味的需求及家庭团聚的欢宴,可提供酒店特色服务。阅览室内除各类图书、报刊、杂志外,另装备互联网宽带,以满足电脑上网需求。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另设有康复护理室,配备高级双摇护理床等住养设施。专业保健医生、护士及训练有素的专职护理员,全天候提供保健康复及起居护理服务。收费要视入住老人需要护理的程度,一般在每月3000元左右,上海本地人需交5000元保证金,而外地户籍则需交1万元。据工作人员说,目前80张床位常年住满,入住要排队预约。
浦东新区日月星养老院,则是一家非营利专业养老机构,属于“医养一体”模式,拥有床位300余张。入住老人按不同状况,分为全护理区和住养区。郁郁葱葱的室外绿化园区亭台长廊,鲜花绿地,健身场地交相辉映。院内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并有执业医师、护士24小时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针灸、推拿、理疗、康复等,医护人员服务到床前。老人们可以疗养一段时期出院,也可以终身养老。护理费用根据老人健康评估情况而定,大致在每人每天20元到35元左右,床位费50至60元,再加上伙食费,总共每月需要3300元左右。前台梁姓服务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这里也需要排队预约,要等多久不好说。
上海还有一种托老式的养老模式,主要收住家中无人照料及偏瘫、残疾、有慢性疾病的自费寄养老人,虽也配有一些专业服务人员,但主要是起托老作用,解决老人的吃饭、睡眠、洗衣等日常生活问题。这类养老机构的规模、内部设施区别很大。高档的,如民革上海市委会设立的上海逸仙敬老院,据称是市区规模最大的敬老院,自2002年开办至今已开设了5所分院。院内有绿地花园,充分满足老人娱乐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室内设计既满足现代生活便利,又蕴含传统的中式古典风格,并借鉴美国、德国、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地养老院的优秀元素,带给老人身心愉悦的居住空间。全护理房间,则专门为有特殊护理需求的老人提供全面养老护理服务。户籍如果不在上海,需要当地有担保人,押金1万元;日常收费在3500至6000元不等,视需护理的程度而定。
在上海的地盘上,还散落着大量居民自办的养老院,条件因陋就简,但收费也相对低廉。在上海奉贤区青村镇唐家村,记者见到了一家由夫妻两人开办的养老院。他们租了一幢农民自建的两层楼,稍微进行了改造,入住老人多数来自附近乡村,高峰时30多名,目前也有20多名。经营者告诉记者,养老院收费标准为每人每月800元至1100元,收费高低和老人的自理程度有关。为什么有人愿意到这里来?经营者称,附近的正规养老院,政府每月每床有400元补贴,每月至少还得1500元,一些老人承受不起。记者问养老院无证经营是否有风险时,经营者称她曾到民政部门咨询过,答复是“至少拥有250万元固定资产和50个床位”才能给予“准生证”,她的养老院显然不够条件。
像这样的民间无证养老院并非特例。民政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在农民别墅或者比较宽敞的自建房内自建简陋养老院的情况不少,由于不符合养老院设置的门槛,都没有资格登记。但这些养老院政府也不是放任不管:“我们十分关注这一块情况,消防措施、疾病防疫等工作平日都在监管中。”如果直接取缔,会带来经济和社会问题,一批老人将面临无处可去的尴尬境地。
谈到上海养老格局的走向,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透露,政府将把推进养老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完善“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举措,其中崇明将成为上海的 “全生态养老社区”。马伊里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崇明养老规划图:陈家镇养老社区项目今后将是养老产业集聚区,东滩将打造幸福“长者社区”,而光明集团的崇明农场将成为休闲养老的生活乐园。“既不同于传统养老院,也不同于面向高端人群的房地产开发,而是面向全体老年人群。”马伊里认为,这将是一个按照节能、环保、低碳和无障碍、无污染、高科技的要求,为老年人营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多元共生的社会生态,一个分年龄和服务层次、并保障终老整个过程的养老生活支持系统。
养老模式改革的政策建议
上海由于吸收大量外地年轻劳动力,常住人口老龄化的增速 “指标”有所降低,但这种模式其他地方无法模仿,对上海而言也不可持续。现有上海养老模式运行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业内人士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政府有初步回应。
首当其冲的是,能否把“9073”作为凝固比例?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管理者表示,“9073”的构想是“十一五期间”提出的,随着条件的变化,已经显示出不足:从上海目前人口的状况和发展的趋势来看,近十年内居家养老的比重将下降,达不到90%的水平。老人的寿命延长了,生存到90岁及以上的老人大幅度增加,但老年痴呆等疾病却还无法根治。这种老人要由家属来养,许多家庭是难以做到的;另外不能忽视的原因是,传统观念的淡薄,所以居家养老能达到85%就不错了。
一些专家建议,增加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比重,前者将由7%提高到10%,后者将由3%增加到5%:上海养老公式由“9073”变为“85105”,即居家养老在85%左右,社区养老占10%,机构养老在5%左右。
但政府方面的回应是:“9073”的养老格局不会改变。“这个格局是按照国际经验、结合上海老龄人口调研数据科学制定的。”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周静波在民政服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覆盖人群、设施床位的持续增加,要保持动态的“9073”养老格局,到2015年年末养老床位将达到12.5万张左右,但机构养老的比例不会从3%调到4%。
开办养老机构门槛是否需要调整?
《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对设置养老机构规定了8个条件,其中如:床位数要达到50张以上;建筑设计要符合养老机构的设计标准,有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无障碍设施,有食堂、厕所、浴室等基本用房和室内外活动场地;有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护理人员要符合民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并需配备一定数量的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务人员;需有规定数额的资金等等。而从上海现有的养老情况来看,有需要调整的余地。因为上海现有的养老机构中,有不少是居民个人办的家庭式养老院,显然无法满足规定的要求。直接取缔也不行,市场有需求,老人需要,家属需要。
“野鸡”养老院能够生存,背景是符合条件的养老院,远远无法满足现实老人们的需要。据有关机构调查,上海老人要求入住养老院的占老人总数的近10%,而能满足养老的床位数不到1.5%。一些地段较好的养老机构,则更为紧张,如上海第一福利院,有床位数约190张,但排队等候进院的老人却有500多位,许多老人等候数年,有的老人直到去世也没轮到。杨浦区福利院等,也是这样,预约登记入住的老人多达数百人,市中心区的敬老院大都住满了。
面对这种情况,专家建议,上海当务之急是怎样使要求入院的老人能尽早入院,满足需求。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固然是好,暂时不很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也要。只有高、中、低的,符合条件的、不很符合条件的各种养老院纷纷涌出,多元化的养老机构,才能满足现实老人们的需要。
公办与民办关系是否错位?
在上海目前600多家养老机构中,公办机构数略少一点,床位数略多一点。从现有情况看,政府主要投在大型的、豪华型养老设施上。公办与民办的位置没有摆正。从养老事业办得好的国际经验来看,民办的应是抓住大、小两头,大型的、豪华型的由民间资本办,微型的、简单的也由民间资本办。因为它们既适合于抓大,又适合于抓小。政府部门则应是抓中间的,大与小的养老机构,一般都可以是盈利性的。而政府部门该做保障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中间型养老机构。
政府如何补贴?
政府重视和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机构,但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尚需完善整。例如有的养老机构可以与医保挂钩,有的则不行;有的每张床位可以享受几百元的补贴,有的则没有。还有水、电、煤、房屋租赁等费用,该不该有一定的优惠,都没有统一明确的法律文本。
记者结束上海采访之前,又去了一趟南京路。摩肩接踵依旧,但不论健身的当地居民,还是络绎不绝的游客,老年人的身影俨然多了起来。这个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未来中国的缩影?
标签:人口老龄化
上一篇:如何看待7.7%?增速低于预期 政策宜趋稳定
下一篇:尚德衰败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示
·保利股东会千亿绝不是瓶颈 继续布局重点城市2013.04.17
·房企3月拿地放缓 重点回归二线城市2013.04.17
·房企“扎堆”海外融资2013.04.17
·新城发展发行3年期金额为人民币15亿元的9.75%优先票据2013.04.17
·新天地产出售天伦花园商场地库2013.04.17
·恒大14.58亿夺长沙芙蓉区商住地块 溢价21%201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