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李述德两岸合作基础扎实 适时推出人民币产品

发布时间:2013-4-11 9:21: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体:
  本报记者 黄莹颖 
  “大陆需要经验,台湾需要市场”,在这种内在需求推动下,近些年两岸间合作逐步加深。资本市场方面,双方合作空间非常大。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李述德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通过一步步改进,使监管和相关法规不断完善,市场中出现的问题将大幅减少。
  两条思路实现资本市场功能
  中国证券报:去年以来,大陆证监会从IPO等方面,彻查各项违规行为。从交易所的角度看,你认为应从哪几个方面规范市场?
  李述德:这个问题很好,怎么去实现资本市场的功能呢?有两条路,一是帮助企业上市,让它筹资更便捷,同时让它的财报透明,产品要永续等,通过辅导、审查等手段帮助企业达到一定水准。二是要保证投资大众的利益,要防止内幕交易、不可以掏空上市公司等,这些都需要依靠监理来完成,这也是台湾近几年做得相对较好的地方。
  台湾在刚刚发展的时候,也出现很多诸如内幕交易、上市公司造假等问题,但我觉得这是必然。在发展初期,很多机制甚至企业本身,都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进,之前出现的问题都得到很大改进。
  中国证券报:台湾上世纪80年代开放外资投资,直到2003年全面开放证券市场。而目前大陆A股正逐步放开外资投资,从台湾的发展经验看,有哪些经验教训借鉴?
  李述德:资金“活水”到位,自然对经济实体有促进作用。这里面又分两个层次,一是发行市场,长期持有变成股东;二是交易市场,纯粹在二级市场交易。两者有较大区别,总之持有股份越久代表投资者对产业越有信心,愿意长期持有作为资产配置。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时间都比较长,从常态来看,外资留在台湾资本市场的资产一直都在增加。
  从台湾的经验看,外国投资者愿意来,说明市场好、资产好。资金是在全世界流动的,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会寻找好的投资标的,这也正好验证了台湾的资产比较好,目前台湾市场外资投资比例已经占到3成以上。大陆开放QFII是好事,可以把饼做大,但需要一步一步来完成。
  中国证券报:台湾从2001年开始就采取混业经营,你认为从推动金融业角度看,有哪些经验值得大陆借鉴?
  李述德:这主要是与台湾内在和外在的环境相关。比如以前台湾是单独的一个银行,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保险、期货、证券等。不管是分业也好,还是混业也好,重要的是看有没有商机存在。为什么要分呢?是管理上的需要。为什么要合呢?是从综合绩效上的考虑,现在主要是依靠金控来统筹,侧重于不同行业的结合、成本的管控、资金的调度。总体来看还是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都有专门的监管部门,最后由金控来统筹。
  大陆企业赴台上市无特别限制
  中国证券报:大陆企业是否可以到台湾证交所上市?相对于其他市场,台湾证交所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李述德:现在在某个程度上使用F股的概念,台商通过第三地的途径,变成外资进来,但是它的资本有没有陆资,这个说不清,也没必要在意。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密,这也无从分开。事实上,交易所有很多F股,这中间有从大陆过来的台商,也有一些外国公司通过离岸地(维京群岛等)过来。不管如何,我们都希望资本市场越国际化越好,让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
  资本市场是一个平台,只要企业符合一定标准,不管是来台交所作为第一上市,还是第二上市,基本上与台资企业的要求标准是一致的。作为交易所,主要考虑的是财报是否透明、公司未来是否有成长的可能性,能不能拥有永续产品,这是最重要的。
  台交所一方面是可以帮助企业筹资,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投资大众获得更好的回报,这是台交所的职责所在。为什么台商愿意到台湾筹资呢?主要是台湾有产业的群聚效应,容易让企业的产品获得更高的产品知名度。
  此外,企业为什么要选择台北,而不选择香港或者选新加坡呢?企业肯定会计算筹资成本是否合理,程序是否快速,以后筹到资金后,对于投资大众的服务是不是很好。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在评估,从台北在全球交易所的评比来看,处于中上游的位置,最近这几年台交所各项指标都相当不错。
  台交所的上市公司中,IT、绿能等企业比例较大,具有明显的产业群聚效果,假设这些行业的企业要到台交所来集资上市,不管是资利率还是成功率都比较大。
  中国证券报:目前大陆资金投资台湾股市情况如何? 
  李述德:现在还没有这样一个目标,任何事情只要客观条件足够,就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如果放开大陆居民直接投资台股,自然可以活跃台湾市场。如果市场有需要,其他客观条件也具备,在保护企业和投资大众的前提下,主管部门做这个事,大众都可以认同。
  台湾或成第二个
  离岸人民币中心
  中国证券报:人民币清算业务在台湾已有三个月有余,从你了解的情况看,业界接受程度如何?这对于两岸间的合作有哪些好处?
  李述德:今年一月份开始可以吸收人民币存款,截至现在的几个月时间就冲到几百亿。这实质上反映了两岸间的合作需求与空间都非常大,大众持有人民币的意愿也相当强,包括支付和理财。
  过去两岸的经贸合作是量的积累,现在是质的飞跃,质的内容越来越多。比如以前是银行分行、子行的设立,证券公司的投资,更进一步是人民币业务的服务,从银行的存款、银行理财都可以看出来。
  中国证券报:在全球争夺离岸人民币业务的背景下,台交所会不会发行类似人民币货币期货、人民币股票等产品?
  李述德:在具体时间上还没有安排,不过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这都是必然。至于快到什么程度,做到什么内容,要看后续发展的状况,主要是看市场的实际需要。金融毕竟要服务实体,等到需求到了一定量,市场自然就产生了,相应的产品也会水到渠成。比如前段时间发行的宝岛债,也就是人民币债券,基本上是一个必然趋势,后续会衍生出更多的金融商品。从投资、理财甚至避险的需求来看,这都是一个必然趋势。
  相对香港来说,台湾在离岸人民币业务方面推进的速度会更快,主要是量比较大。1600多亿美金的经贸总量可以衍生出很大的人民币需求,这后面相应的产品就会应声而起。从各个方面考量,尤其是两岸的经贸量远大于其他地区,这就使得台湾具有成为第二个离岸人民币中心的最大可能。
  中国证券报:你认为在资本市场方面,两岸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推动双方的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李述德:到目前为止,两岸的经贸关系非常紧密,两岸间的贸易额去年已经达到1600亿美金,规模相当大。经贸往来、人流、物流、资讯流等,这后面带动了很多资金流,带动了很多资金活动,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基金、理财等。
  最近这几年大家都可以看到,两岸合作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比如银行设立分行、设立子行,参股的比例、规范,甚至人民币的业务最近都有所成果。人民币的存款、放款、理财,每一项后面的东西都非常多,这都说明两岸经贸往来的必要。两岸间也有一个重要的互利基础,有足够的动力把饼做大,创造足够多的商机,一起互利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