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污染监管信息公开度提升乏力

发布时间:2013-4-10 4:47: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环保组织评估:污染监管信息公开度提升乏力
  
  环境领域的“污染成灾”背后,往往是“数据成谜”。
  在3月26日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称,要及时主动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信息。
  这被认为是中国环境公开将面临的一个新机遇。
  吁求公众监督
  PM2.5监测开启之后,中国在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但仅仅是空气污染信息还远远不够。
  3月28日,阿拉善SEE公益机构、自然之友、自然大学、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23家民间环保组织共同发出倡议,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全面公开污染源信息,呼吁对企业监管信息和排放数据进行系统、及时和完整地公布。
  相对城市居民最易察觉的空气污染,困扰更广大地区的水污染、垃圾污染,以及更具隐蔽性的土壤、地下水和近海污染,则可能给民众带来更长期的损害。
  上述23家民间环保组织发出的倡议书指出,扭转灰霾频发的局面,不能停留在被动应对,必须全力监督减排。而要保证有效监督,就必须从PM2.5信息的公开,延伸到污染源信息的公开。
  “扭转这样的被动局面,需要实现污染物大规模减排。”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也认为,要减排,首先要识别污染的源头,并借鉴欧美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将污染源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我们痛恨环境污染的结果,但是,这个结果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一个个已经发生的具体的环境污染行为构成的。与其对环境污染的结果义愤填膺,不如实实在在对具体污染行为进行纠正。”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主任何春银说。
  信息披露仍有限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上周发布的“2012年度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评价”(下称“评价报告”)结果显示,尽管113个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的平均分连续第三次增长,但年度增幅却呈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显示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正遭遇瓶颈。
  “进展放缓的一个原因,在于一些城市不进反退。2012年度的评价中,出现退步的城市所占的比例是3年来最高的,达到了35%。”马军说,一直引领环境信息公开的东部地区,在此次评价中乏善可陈;而多数城市日常监管、企业排放和环评文件等关键信息的公开无实质进展。
  环保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12年度报告》也承认,“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范围需进一步拓宽,公开的载体需进一步丰富,申请公开办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进一步提升。”
  我国环境保护受制于三大难,即环境执法难、环境诉讼难、社会监督难。在环境执法难背后,是一些地方政府依然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GDP增长;在环境诉讼难背后,是司法体制有待完善;在社会监督难背后,是治理机制尚待健全。
  上述环保组织认为,通过落实污染源监管信息的全面公开,能够将环境执法的权力放到阳光下运行,突破对污染企业的地方保护,遏制寻租和数据造假行为;能够为环境诉讼提供数据基础,突破举证难的技术障碍。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协助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和管理,将排污企业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评价报告认为,“PM2.5信息公开的成功经验,可以有很多的启示。”PM2.5信息公开在四个方向上取得了突破:系统公开,包含所有监测点位,涵盖全年监测数据;及时公开,实现各主要污染物的每小时报告;完整公开,不仅有指数,也有各个污染物的具体浓度值;用户友好公开,监测点结合电子地图发布,同时用颜色凸显污染程度。
  需推进“全面公开”
  我国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逾30年,在环评的技术环节,中国与发达国家并无本质差别,但在程序上却有着重大的不同。
  “最核心的差别,在于缺乏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马军分析说,排放数据的公开,在主要工业化国家已经成为惯例。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企业,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布其排放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中国虽有2003年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和2008年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部分企业的排放情况披露作出了要求,但执行相当有限。
  “回应公众遏制污染的强烈诉求,必须大幅度扩大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项目主任钱京京说,公开环境污染信息,公众才能更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对全社会来说,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益实现环境管理。
  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亚洲项目主任白兰(Barbara Finamore)介绍,美国已经建立了“有毒物品排放清单制度”。这一制度有三大目标:让公众了解到底有什么样的有毒物质排放到社区当中;通过这一制度,帮助政府、公司以及社区做出知情的选择;帮助公司通过信息的收集,决定应该把钱投资在哪些更加清洁的技术上。
  “因为通过这一制度,公司会了解到其竞争对手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生产情况,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白兰说,每年相关组织也收集这些信息,形成年度报告,报告会公布排放量、排放源等信息,这也有助于开展综合性治理。
  一些省市已着手探索。江苏省环保厅自2013年3月1日上线的1831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国控840家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在线监督,每日依据在线监测数据,公布多家国控重点污染源的超标记录,列明超标次数。
  2012年1月,浙江省环保厅网站增设“污染源在线监测日报”栏目,发布前一日国控重点污染源废水和废气基于在线监测得到的日平均值、日报表。用户可以按污染类型(废水/废气)和城市-区县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