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资源政治将主导全球议事日程

发布时间:2013-3-27 4:31: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 全球议事日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既不是环境保护,也不是正统经济学,而是资源政治。贸易争端、气候谈判、市场操纵战略、强势产业政策、争相控制前沿地区的过程中,资源政治无所不在 ]
  “尽管将会面临各种风险,主要资源的需求增长至少还会持续到2030年。”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本月18日发布报告《资源未来》称。
  “资源价格震荡将是影响全球稳定的主要因素,资源价格不稳定将成为常态。”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能源环境与资源治理研究主任李永怡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也在此间表示,资源紧张是未来全球事务的主要议题之一,资源政治无处不在。
  资源短缺严峻
  “资源问题导致不安全的局面再次重演,以更加严峻的姿态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资源未来》报告称,很多情况下,提高投资率、改进技术能够暂时解决问题,然而却通常会伴随着额外的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全球经济的低迷,一些分析人士尤其是采掘行业认为,过去十年出现的资源价格暴涨的情况将会接近尾声,资源相关的紧张局势也将得到缓解。
  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造成过去十年市场供应紧张的最根本的原因依然存在。
  “就拿粮食市场来说,只消再经历一两次收成欠佳的状况,全球就会又一次陷入危机之中。”李永怡说。
  据介绍,目前全球谷物库存使用比率低于20%,处于危机水平。而全球谷物需求正在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全球粮食需求预计将增长70%~100%。相比之下,全球谷物平均产出率仅以0.9%的速度增长。
  目前,大规模资源开采依然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农作物、木材、化石燃料、化肥等19种资源中,产量最高的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生产国平均占到全球产量的56%。
  其他一些国家则主要出产一到两种主要资源。棕榈油、特种金属等一些产量较小的资源,集中度甚至更高。
  在国外大规模投资的推动下,一批新的重要出产国也应运而生。眼下,秘鲁已经成为铜矿和锌矿的重要产出国,而安哥拉则成为石油的重要出产国。蒙古(铜和煤炭)和莫桑比克(煤炭和天然气)宣称也要跟进。巴拉圭成为世界第四大大豆出口国。
  报告分析,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受市场、贸易、全球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影响。某种资源未来所面临的生产瓶颈不仅仅取决于该资源的价格和生产难易程度,还取决于该资源在生产过程中所需其他资源的成本和生产难易程度。其中包括资源储备开采难易程度、运输线路、环境因素、技术及(水和能源等)投入资源成本等。
  城镇化加剧生态压力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主要、迅速发展的资源、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是报告的重点关注之一。
  报告显示,中国是占有主导地位的金属消费国。尽管目前增速有所放缓,但到2020年,中国的金属消费占全球金属消费的比例将从目前的40%增至50%左右。
  包括澳大利亚、印度、秘鲁、巴西、智利在内的许多矿产国都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对中国的出口。世界金属交易总量中,有45%被出口到了中国,超过了其余20个最大的金属进口国进口量的总和。
  尽管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采矿业,但绝大多数的金属仍越来越依赖于进口。以铜矿为例,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铜生产国,但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铜,74%要依靠进口。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新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12月美国石油净进口量创出近20年来新低,而中国去年12月石油净进口量反而超过美国暂时成为全球最大石油净进口国。英国《金融时报》称,这一变化将改写自然资源的地缘政治格局。
  国家发改委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6.4%。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今年初公布的《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则预测,2013年,中国油气需求将继续上升。石油和原油净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59.4%和58%。
  新兴经济体已经对全球资源政治产生重大影响,资源的供求矛盾会导致资源价格的波动,随之而来的是价格的上涨和供给的不安全性增加。
  世界自然基金会《201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则显示,自1966年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了一倍,需要1.5个地球来支撑。如果继续以超出地球资源极限的方式生活,到2030年,人类将需要相当于两个地球来满足每年的需求。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说,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迅速改变了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结构。
  李迅担心,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生态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他提供的测算数据显示,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将新增城市用水17亿立方米,新增能耗6000万吨标准煤,新增建材总重量达6亿吨。
  博弈规则改变
  在一个全球经济无比依赖资源贸易的时代,贸易正逐渐成为资源冲突的前沿阵地。
  上述报告指出,如今,全球议事日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既不是环境保护,也不是正统经济学,而是资源政治。贸易争端、气候谈判、市场操纵战略、强势产业政策、争相控制前沿地区的过程中,资源政治无所不在。
  很多政治、经济的调整措施已经开始实施。在这个资源潜在稀缺的时代,中东粮食进口国和亚洲原材料进口国都积极与主要产区建立经济贸易联系,从而确保资源的供给。
  据介绍,未来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计划年均增长将在17%左右,特别是资源能源类投资将处于迅速增加的时期。
  能源类企业中,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企业纷纷提速海外并购。2012年,“三桶油”所完成的海外并购额达到了258.71美元。其中,中海油对尼克森公司的收购已经完成。中石油、中石化也分别与美国康菲石油、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法国道达尔等国际大企业签署了股权合作协议。
  中国石油大学专家王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对于此前中国油气企业的并购主要集中在非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最近几年的收购已经开始涉足发达国家的市场。
  李永怡说,如今,全世界不仅需要与气候变化、水源短缺等日益严峻的环境威胁进行斗争,还要应对消费实力从西到东转移、资源所有权集中、国家资本主义冒头等变化。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的因素改变了资源博弈的规则。
  对长期全球资源安全而言,投资于提高发展中经济体的环境和社会承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报告建议,由世界主要资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成立一个新的联合组织,弱化资源市场和贸易中过于浓厚的政治因素,促使各国放弃出口限制,共同应对价格震动,帮助其他各国解决资源进出口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报告以粮食为例称,以谷物和油菜籽为原料的主要生物燃料生产国可以共同购买本国生物燃料行业的看涨期权,这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全球虚拟粮食储备。期权合同可以根据价格指数设定一个特定的启动价格。一旦触动该价格,生产商便不得不将原料释放回粮食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