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拟扶持做大碳纤维骨干企业
□本报记者 顾鑫
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显示,到2015年,初步建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体系,聚丙烯腈(PAN)原丝、高强型1碳纤维的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碳纤维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培育3-5家骨干企业,并且大力推行节能减排,骨干企业能耗降低20%左右,促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
分析人士认为,碳纤维的技术水平较高,政策扶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的用意十分明显,而国内替代进口的空间巨大,相关公司有望迎来较快的发展阶段。
资料显示,目前A股相关上市公司有中钢吉炭、大元股份、博云新材等。
准入门槛有望提高
征求意见稿提出,制定碳纤维行业准入标准,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新建、改扩建的高强型碳纤维产业化生产装置单套能力应不低于1000吨/年,限制新建丝束小于12K的生产项目;吨聚丙烯腈原丝产品消耗丙烯腈不高于1.1吨、水耗不超过45吨,吨碳纤维产品聚丙烯腈原丝消耗不高于2.1吨,碳化生产线能耗不高于4.1吨标准煤;新建原丝生产装置应配备单体、溶剂回收系统,新建预氧化炉、碳化炉、焚烧炉等碳化生产装置应配备热能回收综合利用、脱硫脱硝装置。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提高产业集中度。按照市场化运作,积极推动企业间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促进碳纤维上下游产业集约、协调发展,形成若干个特色鲜明、服务平台完备、原辅材料配套齐全、知识产权比较优势显著的产业集聚区。
为了从需求端更好地拉动产业发展,该文件鼓励生产企业、研究设计机构与应用单位联合开发、生产碳纤维下游产品,加快培育和扩大应用市场。重点围绕民用航空、汽车、建筑工程、海洋工程、电力输送、油气开采和机械设备等领域需求,开发各种形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间材料及零部件。
替代进口空间巨大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目前国产碳纤维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难以较好地满足国内市场,国内市场主要依赖进口产品,但随着国内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产业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替代进口的空间巨大。
宏源证券分析师表示,预计到2015年国内碳纤维总需求量将达到13500吨/年,未来几年碳纤维市场将出现快速扩张态势,年均增速将达18.41%。当前国内碳纤维自给率不足30%,受益于政策扶持,碳纤维行业发展长期看好。根据有关规划,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2万亿元总产值,其中碳纤维被寄予厚望。
为应对进口产品的冲击,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进一步规范碳纤维产品进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及加工贸易政策,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依法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公平贸易秩序;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倾销、补贴等不正当竞争,维护行业安全。
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显示,到2015年,初步建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体系,聚丙烯腈(PAN)原丝、高强型1碳纤维的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碳纤维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培育3-5家骨干企业,并且大力推行节能减排,骨干企业能耗降低20%左右,促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
分析人士认为,碳纤维的技术水平较高,政策扶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的用意十分明显,而国内替代进口的空间巨大,相关公司有望迎来较快的发展阶段。
资料显示,目前A股相关上市公司有中钢吉炭、大元股份、博云新材等。
准入门槛有望提高
征求意见稿提出,制定碳纤维行业准入标准,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新建、改扩建的高强型碳纤维产业化生产装置单套能力应不低于1000吨/年,限制新建丝束小于12K的生产项目;吨聚丙烯腈原丝产品消耗丙烯腈不高于1.1吨、水耗不超过45吨,吨碳纤维产品聚丙烯腈原丝消耗不高于2.1吨,碳化生产线能耗不高于4.1吨标准煤;新建原丝生产装置应配备单体、溶剂回收系统,新建预氧化炉、碳化炉、焚烧炉等碳化生产装置应配备热能回收综合利用、脱硫脱硝装置。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提高产业集中度。按照市场化运作,积极推动企业间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促进碳纤维上下游产业集约、协调发展,形成若干个特色鲜明、服务平台完备、原辅材料配套齐全、知识产权比较优势显著的产业集聚区。
为了从需求端更好地拉动产业发展,该文件鼓励生产企业、研究设计机构与应用单位联合开发、生产碳纤维下游产品,加快培育和扩大应用市场。重点围绕民用航空、汽车、建筑工程、海洋工程、电力输送、油气开采和机械设备等领域需求,开发各种形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间材料及零部件。
替代进口空间巨大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目前国产碳纤维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难以较好地满足国内市场,国内市场主要依赖进口产品,但随着国内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产业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替代进口的空间巨大。
宏源证券分析师表示,预计到2015年国内碳纤维总需求量将达到13500吨/年,未来几年碳纤维市场将出现快速扩张态势,年均增速将达18.41%。当前国内碳纤维自给率不足30%,受益于政策扶持,碳纤维行业发展长期看好。根据有关规划,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2万亿元总产值,其中碳纤维被寄予厚望。
为应对进口产品的冲击,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进一步规范碳纤维产品进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及加工贸易政策,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依法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公平贸易秩序;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倾销、补贴等不正当竞争,维护行业安全。
标签:工信部碳纤维行业骨干企业
上一篇:PM2.5治理系列技术规范将发布
下一篇:能源局新批近3000万千瓦风电项目
·欧洲央行Nowotny我们希望塞浦路斯留下2013.03.20
·否决存款税后 塞浦路斯存在七大选择2013.03.20
·经济学人评塞浦路斯事件担保意味着什么?2013.03.20
·分析师预计上证将呈现两位数下跌2013.03.20
·10国家地区存巨大风险敞口 瑞士最高2013.03.20
·唯品会增发公司将融资9192美元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