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有保证 不担心无人种地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牛盾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粮食安全有保证 不担心无人种地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今年全国“两会”,由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政协“一号提案”最终锁定绿色农业,重点关注了目前农业发展中的污染、粮食安全等问题。
而这样的声音也得到全国人大代表们的共鸣。在3月9日的湖北代表团小组讨论上,全国人大代表毛日峰就表示,忧虑未来农业可能面临“无人可种”的现实困境。
该如何扭转农业空心化的趋势,怎样保证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在吃得饱的同时如何吃得放心?
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就这些问题接受了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的独家专访,表示对中国粮食的安全很有信心。
对于当下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牛盾认为在这方面必须要实行一体化管理,但短期内要做到非常理想的状态也不现实。
能确保粮食安全/
NBD:目前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牛盾:保证粮食安全是我们的国策,也有能力保证粮食安全,现在我国生产的谷物占到全球产量的25%,不仅解决了我们的问题,还给世界作出了贡献。粮食安全有两个不平衡: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极大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消费水平极大不平衡。主要原因是,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下。另外,严重的气候变化使得极端天气频发,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受到的损害更大。
现在全球粮食年产量约有20亿到22亿吨,按全球70亿人计算,每年人均基本能达到300公斤粮食的标准,这可以保证一个较好的生活水平。但实际情况却恰恰不是这样,由于消费水平失衡,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远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不仅如此,发达国家为了解决能源问题大量生产生物燃料,也是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的要素之一。
粮食安全在全球面临的风险比以前更大,那么应该怎么解决,很多国家都提出了措施,我认为一定要使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现在不可能依靠少数发达国家来解决全球粮食问题,更不能靠几个跨国粮商来解决,客观讲他们解决不了,要解决也充满了风险。
农民需从农村转移出来/
NBD:您曾说过要将农民的数量降下来,为什么这么讲?
牛盾:现在人们都说,农村的年轻人念书,或者出去打工,新一代留在农村的越来越少,以后还会不会有人愿意种地,不过这样讨论问题有点失之偏颇。目前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它们的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只有5%。而从事农业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数的3%以下。
但回到我国国内,现在还有大约40%多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作为一个农业工作者,我的理解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工作是要把农民数量降下来——要实现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必须要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我们还拿近一半的人口来搞农业,农业永远实现不了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永远没有规模效应,我们怎么可能用千家万户的分散的小农经济跟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去竞争,这是不行的。
那么只有同时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最终才能让更多的人去城里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但这需要消除一个误区——以前在我们的概念里,城市和城镇往往代表一个消费的中心,是没有效益的地方,这是以后发展城镇化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现在理解的城镇不仅仅是消费中心,而是要具备拉动服务业勃兴的功能,要建成生产力的中心,是创新的中心,也是创造效益的中心,是可以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中心。这样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才有可能转移出来,在城市里享受到较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服务,同时又能提高就业和改善生活质量,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农村的人才能合理地减少,才能有更多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空间。
NBD:那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将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
牛盾:我们有70所农业高校,有大约400所农业中专,可以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农学、畜牧、水产、农业机械化等等的专业人才,他们是真正的现代的职业农民。
我有信心,不担心未来会不会没有人种地,我觉得是不会出现的。今后农业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化的劳动,农业工作人员懂得培育什么样的优良品种,懂得如何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知道怎样使用先进的农业装备,同时明白与世界标准的接轨,到那个时候应该是一个比较乐观的状况。
食安监管须无缝连接/
NBD:我国粮食产出最终的消费体系是怎样的?
牛盾:当你拥有了充足的农产品,你在消费的时候还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方式,但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消费水平仍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处于下风的是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占据了全球人口的绝大多数。
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让农村经济制度持续创新,并对农村生产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力争在现有人均消费年400公斤粮食的基础上再增加。我们现在是全世界人均消费蔬菜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蔬菜生产接近7亿吨,水果有1亿多吨,还有8000万吨的肉类产品,3000万吨的禽蛋,4000万吨的液态奶,还有5900万吨的水产品。
我们有一个合理的粮食分配结构,大约有六成用作口粮,还有至少18%的粮食用于储备,这也高于国际上一般通行的红线,另外的粮食用在了饲料、药品、酿酒以及其他一些添加剂等方面。
NBD:怎么重塑目前的食品安全信心?有没有理想的办法?
牛盾:食品安全必须实现一体化管理,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之间关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应该实现无缝连接。农业部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只是生产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完了之后进入流通、加工、餐饮、进出口等很多环节。
就像城乡结合部往往是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一样,在食品安全领域,两个职能部门、两个行业交叉的区域,就是管理上较弱的地方。所以要实现食品安全的无缝连接必须体现在具体的职责上,就是责权要一致,这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之间不能有模糊地带。
不过,短期内要达到这样一个理想状况是不现实的,但群众都有这样的愿望,希望它能达到最好的水平,这可能有个过程,我们希望这个过程短一点,实现的步子再快一点。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今年全国“两会”,由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政协“一号提案”最终锁定绿色农业,重点关注了目前农业发展中的污染、粮食安全等问题。
而这样的声音也得到全国人大代表们的共鸣。在3月9日的湖北代表团小组讨论上,全国人大代表毛日峰就表示,忧虑未来农业可能面临“无人可种”的现实困境。
该如何扭转农业空心化的趋势,怎样保证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在吃得饱的同时如何吃得放心?
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就这些问题接受了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的独家专访,表示对中国粮食的安全很有信心。
对于当下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牛盾认为在这方面必须要实行一体化管理,但短期内要做到非常理想的状态也不现实。
能确保粮食安全/
NBD:目前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牛盾:保证粮食安全是我们的国策,也有能力保证粮食安全,现在我国生产的谷物占到全球产量的25%,不仅解决了我们的问题,还给世界作出了贡献。粮食安全有两个不平衡: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极大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消费水平极大不平衡。主要原因是,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下。另外,严重的气候变化使得极端天气频发,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受到的损害更大。
现在全球粮食年产量约有20亿到22亿吨,按全球70亿人计算,每年人均基本能达到300公斤粮食的标准,这可以保证一个较好的生活水平。但实际情况却恰恰不是这样,由于消费水平失衡,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远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不仅如此,发达国家为了解决能源问题大量生产生物燃料,也是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的要素之一。
粮食安全在全球面临的风险比以前更大,那么应该怎么解决,很多国家都提出了措施,我认为一定要使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现在不可能依靠少数发达国家来解决全球粮食问题,更不能靠几个跨国粮商来解决,客观讲他们解决不了,要解决也充满了风险。
农民需从农村转移出来/
NBD:您曾说过要将农民的数量降下来,为什么这么讲?
牛盾:现在人们都说,农村的年轻人念书,或者出去打工,新一代留在农村的越来越少,以后还会不会有人愿意种地,不过这样讨论问题有点失之偏颇。目前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它们的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只有5%。而从事农业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数的3%以下。
但回到我国国内,现在还有大约40%多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作为一个农业工作者,我的理解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工作是要把农民数量降下来——要实现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必须要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我们还拿近一半的人口来搞农业,农业永远实现不了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永远没有规模效应,我们怎么可能用千家万户的分散的小农经济跟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去竞争,这是不行的。
那么只有同时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最终才能让更多的人去城里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但这需要消除一个误区——以前在我们的概念里,城市和城镇往往代表一个消费的中心,是没有效益的地方,这是以后发展城镇化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现在理解的城镇不仅仅是消费中心,而是要具备拉动服务业勃兴的功能,要建成生产力的中心,是创新的中心,也是创造效益的中心,是可以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中心。这样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才有可能转移出来,在城市里享受到较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服务,同时又能提高就业和改善生活质量,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农村的人才能合理地减少,才能有更多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空间。
NBD:那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将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
牛盾:我们有70所农业高校,有大约400所农业中专,可以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农学、畜牧、水产、农业机械化等等的专业人才,他们是真正的现代的职业农民。
我有信心,不担心未来会不会没有人种地,我觉得是不会出现的。今后农业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化的劳动,农业工作人员懂得培育什么样的优良品种,懂得如何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知道怎样使用先进的农业装备,同时明白与世界标准的接轨,到那个时候应该是一个比较乐观的状况。
食安监管须无缝连接/
NBD:我国粮食产出最终的消费体系是怎样的?
牛盾:当你拥有了充足的农产品,你在消费的时候还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方式,但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消费水平仍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处于下风的是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占据了全球人口的绝大多数。
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让农村经济制度持续创新,并对农村生产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力争在现有人均消费年400公斤粮食的基础上再增加。我们现在是全世界人均消费蔬菜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蔬菜生产接近7亿吨,水果有1亿多吨,还有8000万吨的肉类产品,3000万吨的禽蛋,4000万吨的液态奶,还有5900万吨的水产品。
我们有一个合理的粮食分配结构,大约有六成用作口粮,还有至少18%的粮食用于储备,这也高于国际上一般通行的红线,另外的粮食用在了饲料、药品、酿酒以及其他一些添加剂等方面。
NBD:怎么重塑目前的食品安全信心?有没有理想的办法?
牛盾:食品安全必须实现一体化管理,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之间关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应该实现无缝连接。农业部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只是生产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完了之后进入流通、加工、餐饮、进出口等很多环节。
就像城乡结合部往往是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一样,在食品安全领域,两个职能部门、两个行业交叉的区域,就是管理上较弱的地方。所以要实现食品安全的无缝连接必须体现在具体的职责上,就是责权要一致,这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之间不能有模糊地带。
不过,短期内要达到这样一个理想状况是不现实的,但群众都有这样的愿望,希望它能达到最好的水平,这可能有个过程,我们希望这个过程短一点,实现的步子再快一点。
标签:两会绿色农业
上一篇:易纲落实好铁路债权债务关系
下一篇:中央编办中国铁路总公司将不改变现有铁路运营体系
·饮料包装业遭遇“黑天鹅”附股2013.03.11
·环保行业项目释放正在加速 重点推荐3只股2013.03.11
·家电行业电视销售数据亮丽 关注黑电龙头2013.03.11
·皖通科技吹响进军智慧城市业务号角2013.03.11
·上海新梅再遭大股东减持5%2013.03.11
·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空间巨大 驰援A股201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