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我国经济加速转型 连续两年不提“保八”

发布时间:2013-3-6 4:36: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字体:
每经记者 胡健 万敏 李彪 金微 发自北京

  温家宝总理昨日向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2013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十大数字引人注目,凸显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走向——经济增速7.5%左右,重在调结构;物价指数3.5%左右,警惕上涨冲动;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老目标背后有压力;赤字1.2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M2增长13%,释放控物价信号;18亿亩耕地,坚持不变的红线;养老金提高10%,“九连涨”彰显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30元,难点在于如何更好覆盖流动人群;保障房新开工630万套:助力改变房地产结构;教育经费支出超过2万亿元,一分钱也不能打水漂。

GDP锁定7%~8%增长区间已成新常态

关键词1
经济增长▲

    “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左右,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继续抓住机遇、促进发展。”

    “另一方面,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综合权衡,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5%左右是必要的、适宜的,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昨天(3月5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董事长傅成玉在政协小组讨论时有些激动。

    他说,应当将扩大就业、稳定物价等当作最主要的目标来抓,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表面上还能红红火火延续几年,但却不可持续。举个例子,我们国家乙烯年产1000万吨,成本是每吨1000~1200美元,而中东和美国的成本大约只有每吨500~600美元。

    “长期下去,就意味着未来我们的乙烯产能都要关掉,依靠进口。等到那个时候,外国再涨价,我们啥办法都没有。”

    傅成玉对乙烯落后产能的担忧正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而这场政协经济界别的小组讨论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外界普遍预期今年经济增速会超过去年的7.8%时,政府工作报告依然把速度目标设定在7.5%,连续两年低于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主要经济指标设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对此温家宝总理解读说,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左右,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继续抓住机遇、促进发展。这些年,我国制造业积累了较大产能,基础设施状况大为改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储蓄率较高,劳动力总量仍然很大。

    另一方面,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过去30多年GDP平均增速达到9.8%,基数已经很大,再保持两位数的发展,也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更重要的应该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经济增长应该把稳中有进放在第一位,过去那种依靠投资拉动的模式,会造成经济大起大落的现象,最终还是要回归至消费拉动。

    除消费外,发改委提交的报告中指出,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8%,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4376亿元。

    厉以宁认为,投资当然十分重要,但是我国现在产能过剩现象已经十分严重,需要面对产能过剩的问题,其中包含产业配置的不均匀,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可以降低成本,进而降低产品价格以扩大消费。

    “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国家应该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予以关停并转,防止其死灰复燃。”厉以宁说,而在新兴产业上,要在金融、信贷等方面用政策予以倾斜。

    尽管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连续两年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为负,但张晓强表示,还是要看到外贸对经济的重要作用,它解决了千万人的就业,而且扩大进口也满足了我国在原油、铁矿石等方面的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的GDP增速目标应该可以完成,中国总体的通货膨胀也不会太严重,因为总体上讲市场还是供过于求。

    相比以往侧重经济增长速度,今年经济的关注重心已经逐渐转移至长期增长动力以及力促改革上。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要拉动消费,拉动消费就需要增加居民收入,而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则是最重要的步骤。在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同时,要稳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