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河南浚县一边保护一边破坏

发布时间:2013-2-27 4:51: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河南省浚县“因保护工作不力,致使名城历史文化遗存遭到严重破坏,名城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巡视员吴建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历史名城保护处处长付殿起等组成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检查组(下称“检查组”),是在2011年11月14日到浚县实地检查后,做出上述结论的。

  检查组成员之一的付殿起在一份发言中说,作为被国务院批准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已不具备历史名城的条件,存在先天不足、后天不为等问题。

  被检查组如此严厉地批评,浚县不少官员的脸上很有些挂不住。在一份以浚县县委、县政府名义提交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整改方案”中,当地官员说,“我们完全接受这次的通报批评”。

  环境失治

  “历史文化名城”的光环,曾给浚县带来过不少荣光。

  这座位于河南省鹤壁市的小县城,是河南省8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个县城。

  以一县之城跻身于名城之列的浚县,其实县域面积不过966平方公里,却保存了300余处名胜古迹。

  即使是检查组成员也承认,作为中国古代郡县制的实证,浚县保存有明清中国北方县城规划建筑的优秀案例,是目前国内已公布的100多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里为数极少的县级历史名城。甚至每年正月的庙会,都能追溯到1600多年以前的东晋后赵时期。

  但昔日浚县之荣光,却最终成为今日之过失。

  一位曾到浚县参观的游客说,本以为浚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县容、县貌应该不错,可事实则截然相反。

  “一早出门去古城墙、(文庙)云溪桥和文治阁,就看到路边有清洁工在烧打扫的塑料袋等垃圾,气味难闻之极,极其影响心情。”

  检查组成员之一的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规划师朱嘉广就在一份发言中称,虽然浚县的古城墙遗址能保留下来十分难得,但遗憾的是,这些城墙迄今仍没有一个管理状态。古城墙上面杂草丛生,还经常有人在上面制造垃圾,如果再继续放任,将会对古城墙的损坏更加厉害。

  另一位检查组成员陈雍也对在这些古城墙上开洞装门、搞一些伪造的东西等破坏城墙的做法没有得到有效制止表示不满意。

  老房换新屋

  位于浚县古城的南山街,是当地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明、清时期民用建筑的典范。为了保护这些传统街区,浚县政府专门出台了一份针对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并为此列出了1375万元的投资预算,以完成该街区的排水、高低压线路等道路设施及其附属工程。

  虽然新铺设的水泥路面让整个街区整洁了不少,街道两边的传统民居却被破坏得支离破碎,不少明、清年间的传统民居已被彻底扒掉,转而以钢筋、水泥建成的楼房所取代。

  一位居住于该街区的居民告诉本报记者,整个街区内的传统民居,均是居民私人房屋,政府也没有什么保护措施。

  这位居民最终将自家这栋原本建于明清年间的民居拆除,转而以新式的两层小洋楼代替。说起以旧换新的原因,她说,之前的老房子都旧了,成了危房,不能住人了。但自家的俩孩子都已先后长大,等着人说媒、结婚。“要是还住在那样的旧房里,没女孩愿意嫁过来的。”

  出于各种现实考虑,该街区内的不少居民均将这些明清民居拆除了。

  南山街上这些融合明清两代风格、结合北方四合院之古朴和南方四合院之娟秀的建筑艺术,最终成了东一栋西一栋的小洋楼群。

  作为检查组成员,朱嘉广同样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他说,历史文化街区的存在才是证明我们古城确实曾经存在的最好佐证,但现在,街区的保护状况不容乐观,规划过于粗糙和没有指导性,达不到保护的目的。

  检查组另一位成员付清远也在发言中建议,应将这些民居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抢救。

  “边保护边破坏”

  同为检查组成员的付殿起则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浚县是我今年查的第30个城市,但把文物局、旅游局放在一起,还是头一次见到。”付殿起在关于历史文化名城检查评估反馈意见的一次讲话中说,作为浚县文物旅游局,一方面承担着文物保护的职责,另一方面又承担着旅游开发的责任,这就很容易造成“你一边在保护,一边在破坏。”

  付殿起还说,他们并不反对把良好的文化遗产作为旅游产品向外界推介、宣传。但是,保护第一,过度的开发就是破坏。

  2012年2月该县公布的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当地借助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资源,2011年实现了旅游直接收入5132.6万元,年均增速18.9%。

  付殿起认为,浚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被破坏得如此严重,是由于浚县在申报之初就没弄清楚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保护什么、后天没有作为造成的。

  “现在看来,从申报到现在历史文化名城一直在恶化。在文物保护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但是名城保护工作是不力的。究竟什么是城,保护什么,思路不清。”付殿起说,这么多年来,浚县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上存在误区,错把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建筑混为一谈,并未将各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保护重点。

  被通报批评之后,1月20日,浚县县委、县政府向上级部门提交了一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整改方案”。

  当地政府在这份方案中表示,要在2013年3月之前,继续组织人员深入查阅历史资料,深入街道社区,对古建筑和古树名木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同时,还将组织和发动建筑、规划、文物、历史等方面的专家和市民代表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国家级专家为顾问,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管理和实施等方面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走向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同时,浚县政府还在这份整改方案中表示,要在当地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台账,按照类别、属地逐项分解到相关单位,责任到人,纳入年终考核目标。并在以后每年拿出30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用于文物、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协调建筑的修缮补助。积极争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项目资金和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用于改善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设施和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