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国务院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发布时间:2013-2-21 7:50: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字体: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部署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规划和指导性文件终于出台。

  昨日,《“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就《规划》答记者问。

  《规划》从创新基础条件建设、重点领域创新能力、创新主体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布局、创新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到“十二五”末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其中,要求农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和综合交通运输等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和公共安全等社会领域创新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创新体制需创新

  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发展条件发生改变,劳动力成本上升,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企业衰退,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加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农业、制造业等产业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对于科研发展经费投入不断提高。2012年10月26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显示,2011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 (R&D)经费投入总量为8687亿元,比上年增加1624.4亿元,增长23%,R&D经费投入强度为1.8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以来,中国R&D经费投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R&D经费投入强度从2006年的1.39%持续提高到2011年的1.84%。

  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预计,2012年,中国研发投入有望达到1万亿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但是目前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有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近期发布的《自主创新2012年度报告》指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突出;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还不能完全符合创新的规律;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多方面的问题制约着科技创新。

  陈及则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环境不同于国外。在中国,一个创新平台有能力为一个重大项目的尽早攻关,动用全社会力量,提供系统性支持。创新体制需要深化提及改革,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发展。”

  强化企业带动创新

  国家将在多方面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各项重点任务和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在政策措施方面,要求进一步完善促进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与创新能力建设的衔接协调;完善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在保障资金投入方面,要求发挥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鼓励和吸引全社会加大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推进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企业、个人以及国外投资者参与高水平的研究开发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西方国家的自主创新主要依赖企业与市场,没有国家行政手段支持也发展很好,国家创新工程存在着制度僵化,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带动创新,大力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