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中国经济正处消费驱动取代投资驱动转折点

发布时间:2013-2-19 10:37: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访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华强森

  ■跨国公司在中国·CEO专访■本报记者张娜

  中国正在开启新的发展篇章,同时也正在经历由消费取代投资,成为GDP增长驱动力的转折点。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华强森(JonathanWoetzel)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预测,今后5年,投资占GDP的比重将持续下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将由过去长期下滑的趋势转变为增长并逐步加速。

  他预计,个人消费增长会持续加速,消费将在2020年以前成为GDP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因素。到2025年左右,个人消费将代替投资成为GDP的最大贡献者。

  提高家庭收入是原动力

  中国经济时报:投资在GDP中的占比下滑,出口占比是否也如此?未来消费的驱动力是什么?

  华强森:尽管出口将仍然作为经济的重要动力,尤其在沿海省份。但不可忽视的是贸易对GDP的贡献率已经从2008年的顶峰开始下滑。提高家庭收入和大力发展服务业将是驱动消费的两大原动力。今后5年内,中国家庭收入占GDP的比重将可能开始回升。

  中国经济时报:家庭收入增长加速的动力从哪里来?

  华强森:三大动力。首先是政府政策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有可能提高工资水平;其次是金融市场改革有可能进一步刺激就业增长,从而产生新增收入;第三是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的经济领域可鼓励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成本和增加家庭收入。

  中国经济时报:具体阐述一下,比如提高工资水平、金融改革等。

  华强森:以工资水平为例,中国政府已经设定了明确目标,即在“十二五”期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至少应保持与GDP同样的速度。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参考工资标准。中国4/5的省及自治区在2012年上半年已采取行动,比如16个省及自治区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了19.7%。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与政府政策保持同向: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从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减少,中国的劳动力供应正在减少。而这些因素正在给工资带来上行压力。

  金融改革方面,中国政府开放金融市场和鼓励竞争的措施可以促进私人部门发展,从而增加就业并加速家庭收入增长。

  利率市场化可能是第一步,可以说,这是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举措之一。为什么呢?利率市场将加大银行间的竞争、增加获得银行信贷的企业数量、引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并帮助降低存贷利率差。提高存款利率将提高家庭收入,而企业的贷款融资利率也将下降。

  金融业目前缺乏竞争的局面限制了民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几率,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有形资产极少的服务业企业。为银行业引入市场化激励机制可帮助民营企业更轻松地从中小银行、外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引入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出台更加市场化的监管法规,可令融资交易更加便利和高效。由此导致的更活跃的经济活动可以提高回报,从而增加收入。

  另外开放封闭和垄断的市场以扩大竞争,将有助于将收益中较大的一部分从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转移出来,并随着价格的下降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此项收益转给居民家庭。

  如果这些动力如期发挥作用,到2030年,中国家庭平均收入可能翻番。我们预测,在2012—2030年期间,家庭收入增长将超过GDP增长,即在GDP年增长率预测为6.5%的情况下,城市家庭收入年增长率将达到7.7%、全国平均家庭收入年增长率将达到6.9%。

  消费将进入快车道

  中国经济时报:这是否意味着家庭消费的增长速度将有可能超过同期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

  华强森: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镇家庭的储蓄率预计将从占收入比例的42%分别下降至2020年的36%和2030年的29%,与亚洲其他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的模式类似。收入增长提振了消费者信心,预计将成为推动消费增长超过收入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当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并且对收入持续增长抱有信心,中国家庭将更愿意消费,而不是一味储蓄。其他因素也将强化这种消费意愿。

  经济转型需大力发展服务业

  中国经济时报:如果家庭收入的增长和消费取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服务业的发展势必与时俱进,与之相匹配。

  华强森:没错。服务业发展不但需与之相匹配,而且还将逐步扩大并超过工业的规模。随着社会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政府为创造就业而必须考虑的一项政策。

  中国经济时报:你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有何评价?

  华强森:自1990年以来,中国重工业占名义GDP的比重从20%上升到35%,服务业则增长缓慢,仅从39%增长到44%;同时,农业所占比重有所下滑。这反映了以大规模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征的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

  形成对比的是,政府并不支持服务业发展,因而获得的投资较少,产生的回报自然也较少。在21世纪初期,服务业实现了加速增长,主要是房地产和金融服务业的扩张以支持城市化。服务业会持续发展,而且并不会局限在这两个行业。

  服务业和工业将平分秋色

  中国经济时报:创造就业的担子是否将落到服务业的肩上?

  华强森:虽然过去20年的投资主导型发展模式使得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就业增长放缓(最重要的问题)、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国有企业垄断资源类行业、效率低下以及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增长乏力。

  就业增长放缓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将变得更加严峻。中国生产率对GDP增长的贡献已超过投资贡献,尽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劳动生产率基数较低。在此情况下,创造就业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中国政府希望对工业结构实施重大改革,以应对今后5年间将出现的挑战。比如计划推广现代农业、优化主要产业的产业结构,最为重要的是,将服务业发展为能够促进收入和就业增长的产业。我们的预测显示,在今后5年,服务业和工业将平分秋色,而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将略下滑至8%。

  中国经济时报:政府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发展服务业?

  华强森:政府实施的措施可能将包括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服务业、提供基础设施以及融资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数据服务。在金融、物流和IT等商业类服务业,政府着力推动创新。在零售、房地产和法律服务等与消费者和家庭相关的服务业,推动流程优化和服务水平的完善等。

  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30年,服务业将占到GDP的53%,而工业则为42%。就业方面,到2030年,服务业就业比重可能从2012年的36%提高到52%。而农业的比重可能从34%下滑至19%。同时,工业就业比重将保持相对稳定,从2012年的30%略降至2030年的29%。
  
每日推荐
相关图片信息
今日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