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宏观调控方式谋变成型:简政放权成为“先手棋”

发布时间:2014-6-27 9:20:4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字体:

  每经记者 原金 发自北京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去宏观调控很大程度上是在需求方面进行调节,特别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如今,这一政策导向已经开始发生转变。

  新一届政府在总结发扬以往需求侧调控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大胆、精准地在供给侧做文章。比如,通过简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让市场活起来,让企业愿意去生产。这种宏观调控着力激活微观活力,在减税、金融改革等方面,努力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利于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增加有效供给。

  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转变是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行的事。

  6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英国期间,向英国两大智库演讲时称,“我们有能力进行定向调控,而且不采取强刺激,实现今年以经济增长7.5%左右为代表的诸多主要经济目标,而且会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实现长期中高速增长。”

  当前宏观调控与过去思路不同之处,重点体现在对市场的简政放权上,这方面最先体现的就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今,各项简政放权以及意在增强市场活力的微刺激政策正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什么是宏观调控。

  微调控开启新调控模式

  总理所指的定向调控,已经十分明确的说明了当前宏观调整思路转变的一种趋势。

  实际上,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已经出现了转变,特别是今年,微刺激政策已经逐渐取代了过去的强刺激政策,成为宏观调控一种新的方式。

  在今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对于宏观经济发展的态度转变为只要让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就可以。这个合理的区间指的就是上下两条线,也就是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

  从2013年开始,这种宏观调控的效果就已经开始显现。2013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大幅波动,经济持续下行,中央财政收入一度出现多年少有的负增长,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一度异常升高,国际上出现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声音。

  这时,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而是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潜在需求,沉着应对市场短期波动,保障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

  进入2014年,中国经济依然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此时宏观调控政策适时推出了一系列有别于过去的“微刺激”政策,通过个别领域的政策调整来稳定经济增长。

  简政放权力度逐步加码

  自从新一届政府执政之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渐被大众所熟知。李克强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要以简政放权稳增长。

  在当前经济运行承担过多压力时,简政放权力度的加码有助于经济的企稳向好,成为宏观调控方式转变的“先手棋”。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本届政府执政之前,国务院已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9.3%。

  仅在2013年,国务院共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21项。新一届政府执政之初,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1700余项。李克强总理向社会承诺本届政府至少要取消和下放其中的1/3,即567项。

  而到今年全国两会前,几乎所有的国务院部委都晒出了自己的简政放权后所保留的行政审批权力清单。

  在本月初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有52项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和下放,其中有34项关系投资创业,这被认为有利于优惠政策落地,释放市场活力。

  根据发改委日前公布的消息,目前,国家发改委行政审批的项目仅保留有包括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在内的25个。

  当前,简政放权所引发的放权市场、增加市场活力等方面的效益已经逐步显现,简政放权着实为宏观调控思路的转变打下基础。

  注册登记激活企业活力

  提及对企业的减负,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就不得不提,这也是简政放权的一部分。

  从今年3月1日起,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这项改革取消了企业法人注册资金最低限额、经营场所限制和年检等规定,大幅降低了市场主体准入“门槛”。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赵旭东表示,这次改革主要是资本制度的改革,简政放权从事前控制转向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将公司的行政管理从原来的严进宽出监管模式改为宽进严出的监管模式。

  取消年检制度,建立年报制度,不仅降低了年检的成本,也取消和终结了工商局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信用背书的历史。同时,放松政府管制,强化当事人的自治,从而促使公司资本运营更加便利快捷,适应投资者对公司资本规模的设计和资金筹措安排的灵活需要。

  针对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下一步还是要实现各种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和无缝对接,这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改革关系的重要措施。

  工商总局统计显示,自2014年3月1日工商部门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激发了市场活力,市场主体呈现快速增长。3~5月,全国共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5.83%,注册资本(金)总额同比增长99.78%。

  由此可见,在宏观政策鼓励下,让市场活起来,让企业愿意去生产的局面已经逐步建立。

  定向调控成今年主基调

  市场活力的激发,对于供给端来讲是巨大的利好。

  今年4月份以来,各项政策频出,涉及经济增长各个方面,清晰地勾勒出下半年的政策蓝图,从中可以看出,今年的宏观调控就是在定向发力,而且力度渐大。

  梳理4月份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涉及的多项减税政策,其中包括对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促进创业就业、平稳外贸、清理涉企收费等。

  而激活微观活力方面最近的一次,那就是从今年7月1日起,将自来水、小型水力发电等特定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6%、5%、4%、3%四档征收率合并为一档,统一按现行简易计税办法,执行3%的征收率。

  专家认为,此举不仅为中小企业减轻税负,同时更简化征收手续。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靳东升指出,把4%和6%的征收率都并为3%,相当于国家为小企业让利。此外,此次通知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征收手续上的简便。

  海通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姜超认为,结构优化通过定向宽松推进。今年以来央行两次定向降准惠及了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商行,并再贷款数千亿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及保障房等,体现了“加大定向降准力度”政策精神。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484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