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2014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二季度“雄起”?

发布时间:2014-4-15 7:52: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浏览: 【字体:

  2014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二季度“雄起”?中国经济自贸区微刺激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p5w.netjsjquery-1.9.1.js charset=utf-8

  CFP图

  “连总理都说出‘背水一战’、‘壮士断腕’之类的强烈措辞,你想想改革已经难到了什么程度?”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理事长王世豪数次长叹,“习主席也说,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你想想我们面临的压力有多大。”

  4月10日,王世豪在一个国际研讨会上,面向买方、卖方众多金融人士发出感叹。在王世豪感叹的同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在发表演讲,李克强特别强调,“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虽在不同时空,但李克强和王世豪指向的,都是同一个问题——2014年开年后中国经济减速引发的改革担忧。这正是从3月下旬开始,令市场尤其神经紧张和严重担忧的问题。

  当然,也并非全是坏消息。传统强刺激政策没有,但“微刺激”提供的弹药也不少;地方政府18万亿的项目规划,一边稳增长,一边推动国企改革;4月降准呼声再起,上海自贸区改革第二季启幕,这些都是第二季度经济雄起的有力期待。

  安抚市场

  一季度的经济表现,让各方都捏了把汗。正如专家总结,当下中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为什么第二季度恢复信心?这首先要从第一季度说起。

  李克强说指的“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正是对市场严重关切的回应。从3月开始,各大金融机构大幅调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其中尤其需注意的细节是,苏格兰皇家银行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Louis Kuijs,他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坚定信仰者,以前即使在全球对中国经济最悲观的时候,他仍然坚定地对中国GDP增速给出乐观预测,但即使是如此坚定乐观的Louis Kuijs,也在1-2月经济数据公布后,也大幅调低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对中国经济一向乐观的瑞穗证券董事总经理沈建光,形容其为“三驾马车竞相失速”。中国2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速转为负数,为-18.1%,贸易差额从1月份的319亿美元顺差变为2月份的230亿美元逆差。中国上一次出现月度的贸易逆差是在2013年3月份。

  而令王世豪尤其强调的是李克强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定义。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王世豪把“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反复读了几遍,又一字一顿地向会场中的金融人士强调,“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强调改革面临“难啃的硬骨头”。他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王世豪说,“接下来每一步都异常艰难,背水一战啊!”

  沈建光则进一步,将中国经济与改革当前面临的重要历史关卡,总结为“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他认为“只有适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与释放改革红利,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回归合理区间。”

  刺激待发?

  尽管高层一再强调,强刺激政策不会出台,但“微刺激”呢?市场总结发现,铁路、棚改、减税等三个方面的进展,已经构成了“微刺激”的诸多元素

  因此,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市场认为,“微刺激”的稳增长信号已经发出,铁路总公司、国开行和财政部也已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具体的推进路线图,铁路、棚改、减税三箭齐发。

  4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同时还研究了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部署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

  近日,铁路总公司上调了今年的全国铁路固定投资和新线投产里程,国开行称力争4月底发放1000亿元左右棚改项目贷款,财政部和国税总局也公布了拟议减税计划的细节。

  具体来看,铁路方面,固定投资上调。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盛光祖表示,铁路总公司上调了今年的全国铁路固定投资和新线投产里程。原本在2014年初,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7000亿元,其中包括地方和社会独立投资700亿元,新线投产6600公里。

  但目前铁路总公司调整增加了今年铁路建设的目标:一是新开工项目由44项增加到48项;二是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由7000亿元增加到7200亿元;三是新线投产里程由66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以上,其中约80%的新铁路线将建在中西部地区;四是33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必保10个项目在年内完成可研批复。

  除了铁路建设,国开行将力争4月发千亿棚改贷款。4月8日,国开行董事长胡怀邦表示,下一步开行要做好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的衔接,加快棚改项目评审和贷款发放,力争4月底实现贷款发放1000亿元左右,以保障各地棚户区改造工程的资金需求。今年第一季度,该行进一步加大棚改项目开发评审和贷款投放力度,新增承诺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1401亿元,为去年同期10.2倍;发放贷款3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

  小型微利企业减税也被市场认为是政府微刺激的重要步骤。财政部、国税总局4月8日发布通知称,为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对应纳税额不高于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采取税收优惠政策: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现行的标准是人民币6万元。

  “微刺激”意义

  “微刺激”计划将是通过财政预算来支持的,而不是通过之前传统的借贷方式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微刺激”与传统的刺激政策完全不一样,且承担了一边刺激一边改革的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此番措施不再是历史的重演,而是一边改革一边刺激。例如,铁路投资中最值得关注的改革之一,是会议承诺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比如,将设立铁路发展基金,旨在基金总规模达到每年2000亿—3000亿元,同时创新铁路建设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今年计划向社会发行1500亿元,并且引导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支持铁路建设。

  而棚户改造也不再是简单的刺激而已,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专门机构,向其他金融机构出售住宅金融专项债券,以支持棚户区改造及其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IMF世界经济研究部主任赫尔布林认为,中国“微刺激”计划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他认为,“微刺激”计划将是通过财政预算来支持的,而不是通过之前传统的借贷方式来实现的,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有所帮助的。但是,一个不应该有的做法是,要求这些(微)刺激计划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完成,通过适度的方式和时间来推动这些微刺激计划会对中国的经济有所帮助。

  尽管第一季度数据令人失望,但第二季度数据可能令人恢复信心。刚公布的3月PMI数据显示,PMI已经结束了此前连续3个月的下滑趋势。李克强称,“我们已经确定的方针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国企挑大梁

  相比国家的“微刺激”政策,地方的手笔其实更大。但与过去传统的稳增长不一样,地方政府的项目规划,有一个明显的指向:国企。地方政府这一轮投资的目的也不仅仅是稳增长,更是国企改革

  在稳增长的信号发出后,十余省市已经公布了重点投资计划,15省区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总计18万亿元,投资方向集中在交通、能源、水利、环保、民生等领域。这18万亿也被市场认为,是继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之后,从地方政府投资方面做出的稳增长措施,而其中涉及的国企改革,更是关注的重点。

  但国家发改委不是刚说了要削减投资吗?也许这正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就在于,地方的投资都向哪了?甘肃省近日计划投资2600亿元,在白银市打造煤电化冶材、军民结合化工两个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安徽省近日公布,重点发展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全省已入库服务业项目近3000个,总投资6200亿元。广西近日决定,投入13亿元,加快北部湾重大产业发展。黑龙江省今年将投入7.66亿元,实施25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

  此外,广东、海南、天津、江西、贵州近日公布今年的重点项目清单,投资额分别达36658亿元、17950亿元、8231亿元、6000亿元、249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工业项目仍是这些地方的重点投资领域。其他已公布今年重点项目的省份仍在推出新的投资项目。各地更加强调提质增效、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各省公布投资本是每年的平常事,但在此改革的重要关卡,尤其其中的国企改革备受瞩目——因为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大部分金额都分给了国企,而国企改革正是习近平强调的“硬骨头”之一。

  国企已成“保增长”的主力。国资委在3月28日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明确,国资委和央企要切实发挥好央企在稳增长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的作用,全力实现今年的保增长目标。

  具体来看,在各地稳增长的行动中,国企承担“挑大梁”的角色。例如,为了落实省政府稳增长的决策部署,陕西省国资委日前召开省市国企战略合作签约大会,共有42家国企签订战略合作项目54个,签约资金167亿元。山西省国资委近日也召开省属企业2014年投资工作衔接会。

  财政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265.4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中央企业2642.7亿元,同比增长3.9%,而去年同期的增幅达17.4%。

  国企改革的关键正是,如何一边承担保中国经济增长的重担,一边强力推进国企改革,一边实现中央与地方政策的协调,以及各部委之间的协调。这三者之间,稳增长仍是主要任务。接近国资委人士的表示,央企1-2月的利润数据并不乐观,稳增长的巨大压力促使央企兼顾改革与稳增长。在国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出台之前,稳增长是央企目前的主要任务,后续将陆续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尤其是基础建设项目。

  4月降准?

  改革与增长,就当下而言,政府和市场都期待增长目标的实现。有预计认为,第二季度降准的可能性较大,而这一更为积极信号的释放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最早或发生在4月

  李克强在论坛期间,再次强调了“有弹性”的经济目标和就业问题。“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个上下幅度,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

  尽管李克强强调不需要短期刺激,但政府出台的上述措施仍被市场理解为“刺激”。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曾对改革提出建议称,“应该彻底摆脱依赖政府刺激的模式,而更多让市场自由运行。经济患上‘刺激依赖症’,改革无法深入推进。”

  市场也分析,“只要GDP仍然是政府重要考核指标,银行的贷款方向必然是大企业、大项目,政府必然有借地方债的冲动。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就永远不能获得真正的扶持,更谈不上转型升级。至于GDP之后的民生目标,也难以实现。”

  然而,就目前改革与增长的矛盾之间,保增长仍超过改革,成为政府和市场的首要期待。沈建光认为,“预计第二季度降准的可能性较大,而这一更为积极信号的释放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最早或发生在4月。而且4月开始有望呈现积极财政政策与改革加速的双驱动格局,以使经济回归到合理区间运行。”他在3月市场担忧最盛之时,强烈建议政府“两会后各地加快安排今年财政预算的下放,并加快财政支出投入保民生、调结构领域,以发挥积极财政稳增长的作用”。

  不过,相比较于松动货币政策,例如出台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等“重招”放水,沈建光更强调财政政策,他说“虽然稳增长政策十分急迫,但相比于面临稳增长与降杠杆双重压力的货币政策而言,降准并非首要任务,财政政策放松意义更大。未来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并且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大有可为,积极财政应尽快体现。”因为当前财政虽然名为“积极”,实则偏紧,例如,当前财政支出的速度慢于往年,显示财政下放明显落后。

  除了货币政策,更让人期待的则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第二季的到来。

  此前市场期待李克强强调的“壮士断腕”改革,改革标志之一就是上海自贸区。央行行长周小川、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先后调研上海自贸试验区,掀起业内对自贸区金融改革第二季启幕的期待。

  4月9日,周小川赴上海自贸区调研,要求继续推进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要在总行指导下,继续加紧制定出台有关实施细则。4月10日,汪洋调研上海自贸区,要求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体制机制,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努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分析称,被视为自贸区最核心的一项金融创新举措——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有望在第二季度正式推出。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10日透露,“围绕着资本项下逐步开放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很快将正式推出。”

  自贸区账户体系被业界视为金融创新落地的基石。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民在海南博鳌表示, “上海自贸区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自由账户体系,账户体系推出之后马上投入投融资便利化的措施。账户体系市场期望值很高,但是难度比较大,因为牵涉到金融风险的防范,我们会尽快推出。”


原标题:二季度“雄起”?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306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